“这是非常平常的道理,还与老夫子相提并论了。真是有点稀奇。”李隽在心里如是想,道:“水泥不仅仅可以用来修碉堡。用在军事方面,也是很好地建筑材料,用来修房造屋可以造福老百姓。水泥造出来的房子干燥洁净,更适合老百姓居住,也更适宜健康,这样地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大宋朝要的不仅仅是一支强大的军队。还要有高素质的老百姓。要是老百姓因为没有良好的居住条件而造成身体素质低下,疾病缠身,不仅是你们这些肉食者的过错,也是朝庭的过错,也是我地错误。”肉食者是古代对做官人的代称。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国家的国民要是身体素质太差的话,还怎么做到国富兵强我们永远也不能忘了“东亚病夫”四字对中国人的伤害有多深,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历史上历代朝庭都没有把居住条件,把老百姓的健康问题列入施政之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李隽如此重视老百姓的健康实是盘古开天地以来地第一遭。
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善事,文天祥他们自然是无法反对,可是这要一大笔银子。这银子从哪里来赞成李隽的想法,却苦恼没有银子,只好来个不说话。
李隽明白他们的心思,也不点破,道:“朝庭拨出一批银子出来,向水泥生产商大量采购水泥来修建江南的道路。江南号称水乡,地面潮湿,一到了雨天,这路面泥泞不堪,很难行走。朝庭可以修建一些公路。便于交通。”
对于这一点,李庭芝他们自然是没有异议。满口赞面。
“这修建之事,就交给民间去处理,朝庭给银子,验收就是了。朝庭要规定,招收的人手地最低工钱,绝不能让黑心的奸商过于压榨老百姓。要是他招收逃难的老百姓的话,还可以从朝庭领到一笔补偿银子。”李隽在桌面上一敲,道:“一定要监管好,不能让奸商上下其手,弄虚作假。这事,就由履善负责。”
文天祥正气凛然,他自打监察百官以来干得有声有色,收效很是不错,由他来负责监管的话,那些商人可得小心了。
李庭芝非常关心地问道:“皇上,那修房子的事情呢”李隽说到现在都没有说出要如何处理老百姓居住问题,这是中书省的事务,由不得李庭芝不急。
“你也太心急了,我早想好了。”李隽在心里如是想,道:“这事还得由朝庭出银子。朝庭拨出一批银子用来购买水泥、砖头,再交给老百姓去修房子。这样一来,固然可以起到防止老百姓挪用修房子的银子,但是也会造成奸商、贪官渔利的机会,所以这监管仍然是必要,中书省一定要成立一个有效的机构进行监督、监管。对于那些坑民、害民地奸商、贪官该关就该关,该杀就杀,不用手软。”
对于商人、贪官来说,他们是无利不起早,只要有机会自然是会弄虚作假,坑害百姓,监管是必须地。
李隽在李庭芝他们赞同声中接着道:“为了更好生产出好的水泥,我会责成黄永善成立一个技术机构,制订出统一地标准,对水泥进行检测,对于那些以次充好的奸商不会手软。”
把生产技术转卖出去,要是没有一个标准的话,对于那些奸商来说肯定是如鱼得水的事情,原本可以造福于民的大好事给他们一弄就成了坑民的大坏事。我们现在用的产品有国标管着,要是没有国标的话,那后果朋友们应该想得到。
“老百姓修房子,朝庭出一半银子,另一半就由老百姓自己出。当然,老百姓现在是没有这个实力,他们拿不出钱来,朝庭给垫付了,到了三年以后就由老百姓归还银子。到时,要是着实有困难,归还不了的话,朝庭可以酌情免除。”李隽很有信心地道:“三年,我想应该是够了。”
按照李隽的计划,三年后江南已经是尽复旧观了。事实上,三年后的江南岂止是尽复旧观,而是远胜从前,其富裕繁华程度让人吃惊。
要是推行李隽的计划的话,马上就要一大笔银子,可李隽说了半天都没有说出这银子的出处,负责中书省的李庭芝头大了,心想该不会是又要着落在我头上吧他念头还没有转完,李隽接下来的话让他眼睛放光,都快冒出星星了。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十七章 重建计划下
李隽终于说出了让在座之人最为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负责中书省事务的李庭芝最爱听到的一句话:“我们要实行重建计划,马上就需要一大笔银子,这银子可以从两个方面筹措,一个是出卖朝庭掌握的一些技术,比如水泥的生产技术、钢铁的生产技术、以及军备产品的生产技术。为了不使这些技术控制在一个或者少数人手里,我决定可以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来出售,可以多卖几家。
“这些技术不仅仅可以用于军队的装备,还可以用于民生事业,全部掌握在朝庭手里在现阶段虽是必要,但是除了使我们的军队的战斗力获得长足发展以外,起不到其他的作用。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固然是我们的目标,但不是我们的唯一目标,在强大的军队以外,朝庭还要老百姓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的生活,安居乐业。正是从这些方面的考虑,我决朝庭把水泥、钢铁、蒸汽机、机床、轮船、橡胶、造船、自行车的生产技术以及矿山的开采权全部转为民间生产与开采。”
李隽的计划是想把由国营转为民营,朝庭不再经营管理这些行业的生产,也不再参与技术的开发。其实,这是一个庞大的发展工业的计划,要是把这些在目前很赚钱的行业转为民营的话,自然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出现。
对于中国人来说,国营与民营之间的好与坏。我想朋友们应该是记忆深刻地事情。别的不说,就汉武大帝大破匈奴之时,由于财政枯竭,起用桑弘羊理财,把盐铁收归国有,“与民争利”,给老百姓造成的不便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这些行业都转为国营了。谁还敢跟他叫板完全可以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坐吃山空,倒霉的还不是老百姓,所以汉武大帝这一举措备受后世的讥讽。当然,也有一个积极的后果,那就是汉武帝筹措到了大批的资金,可用于对外战争,打出了中华民族地第一个盛世。
与民争利。不如与民分利,争夺民间有限的资源,不如与民间一起发展,把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进行最佳利用,这样地话就可结出硕果。套用一话现代非常有名的话来说就是与老百姓争一个不大的馍,不如把馍做大点,让大家都有得吃。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李隽决定把这些行业转为民营,再通过其他的一些措施刺激技术革新、通过管理出效益,要不了多久时间,南宋就会从现阶段的手工作坊进入到工厂时代,具备一定的工业能力,再适时催生一些新地行业。可以想象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条就会出现在南宋,到那时南宋百业并举,必然是一副欣欣向荣景象,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