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
这个名字或许已经消失了几年,可是,同样的,身为曾经的属下,吴三桂深知这人的厉害。想到当初因为自己的失误,使得洪承畴与敌僵持,最后耗尽敌军的计划最终失败,吴三桂就感到一阵头皮发麻。难道,洪承畴真的已经投靠了楚钟南如果是那样的话,这位曾经的蓟辽督师不敢去怨恨楚钟南背后下阴手,转而来找他算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想想洪承畴当初在关内平定各地农民军的意气风发,再想到其人带领九边精锐到达辽东之后便处处缚手缚脚,一个胜仗都没打成就被生生的困在了铁岭,这股怨气,身为一方将帅的吴三桂怎么可能想不到而且,当初在三岔堡受袭,他吴某人逃得比兔子还快,虽然因此而没被东北军抓住,进而逼降,可是,北伐满清的大军之中,从洪承畴开始,除了战死的,九成以上的将领都被东北军给活捉,他吴三桂“一枝独秀”,恐怕早就被众人记恨在了心里。而且,如果他当初不是逃得那么快,而是带兵留在外围,说不定还有那么一丝机会救出被围的洪承畴等人呢可事实上,他不仅跑了,还趁机收容了许多残兵败将,独占山海关,做起了土皇帝,那些人又岂能不恨他
洪承畴说到底还只是一个文官,而这年头,文官最擅长的功夫就是把罪责推给别人。他吴某人将心比心,绝对相信洪承畴会拼了老命地找他麻烦。这人极会打仗,又是挟怨而来,万一两军交锋,再加上那政治部暗中使出手段,他想保住如今的基业恐怕真的不容易。何况,当初收容的那些残兵败将里面,恐怕还有不少是心向洪承畴,或者其他那些总兵将军的,这些人也是不容忽视的。
“姥姥,光只是这样我居然就已经没有一丝胜机如果再加上那李惟鸾的水师,东北军再给我来个两面夹击,我又怎么办”吴三桂心中懊丧已极。早知如此,还不如领兵入关呢。至少,凭着手中的兵力,在混乱不堪的关内重新打出一片基业也不难。可惜,他当初只顾着原本的家业,却忘了这山海关看似雄关漫道,面对东北军的时候却太显得不牢靠了。
“怎么样,三桂想好了没有如果没有,我还可以多给你两天的机会。不过,就只是两天。执政大人给我的时间也不太多”祖大寿又道。
“让我放弃兵权可以,可是,不知道楚王爷有没有什么别的补偿”话说到这个份上,吴三桂知道自己其实已经没有别的出路。虽然他还可以投靠李自成,可是,李自成现在只顾着去攻打北京,哪有功夫来帮他的忙而如果李自成不能马上派兵来援,东北军就会攻过来。再者说了,就算李自成会派兵过来,光从那刘宗敏的骄横之态,他吴某人又怎么放心让他们来帮忙他难道就不怕李自成趁机吞了他的吴家军当初,曹操罗汝才不就是被李自成给杀了,然后尽并其军的么如果真是那样,他还不如投靠楚钟南呢。可是,尽管如此,吴三桂还是有些不甘心。
“你想要什么样的补偿”祖大寿反问道。
“我大军数万,若是真的与楚王爷为敌,纵然难胜,恐怕也能让东北军小吃上一点儿亏。我听闻楚王爷向来爱兵如子,想来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弟兵死伤太多。如此,凭我数万大军,还有雄关峻岭,总能换个好点儿的官爵吧”吴三桂说道。
“你想当官还是为将”祖大寿问道。
“自然是为将”手里没兵,心里不牢。虽说那些兵都是楚钟南的,可是,吴三桂要防的不是楚钟南,他害怕别人找他的麻烦,就像是洪承畴再者,楚钟南虽然实力不弱,还有着必胜的信心,可李自成终究也不是什么善茬儿,万一双方的交战之中有个什么好歹,李自成人品大爆发,把楚钟南打败了,那东北军肯定会分崩离析。到时候,他吴三桂凭着手里的兵马,未尝不可再次立足。毕竟,楚钟南对军队的掌握再深,如果败了,恐怕也不会再有谁愿意听他的。
“呵呵,三桂,这个我自然可以答应你。可是”祖大寿笑呵呵地看着吴三桂,面容突然一肃:“我得提醒你一句,如果你真的想要为将,就必须先到小北荒去这一点,你可要想好了。”
“去小北荒”吴襄急了,“这不是发配么我数万大军投效,难道就只捞了这么个玩意儿”
“别急别急,两环兄,你不知道东北军的规矩。凡是投效的将领,都要先到军官培训学校去深造除了学习东北军的军略战法,还要熟悉相应的条例制度。顺便,人家也还要考察你,不光是看你是不是真的投效,还要看你本身的能力到底如何,是不是凭着裙带关系升上来的。这样也好在你毕业之后,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别说你了,就是我,还有王廷臣他们,也都去过。这是规矩”祖大寿正色说道。
“那我可是想为官呢”吴襄又有些丧气地问道。
“这倒不用去什么小北荒。可是,却必须在沈阳的东北大学学习。一方面熟悉东北六省的法令法规,另一方面学习行政,同样,这也需要经过考察而且时间可能比到军官学校培训更长”祖大寿说道。
“哼,这么多规矩,舅舅你居然也能受得了”吴三桂冷笑道。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祖大寿这些人当初袁祟焕被抓,祖大寿当即反出了山海关。而边军将帅也大多数都是这样的火爆脾气,他才不相信
这些人会那么老老实实的按照楚钟南划定的规矩来。
“受不了也得受。这也是我们大人的诚意。要不然,他先答应给予你们官职将衔,等你们投靠过去,东北军接收了山海关之后却突然再提出这些规矩,我问你,你又能上哪儿说理去”祖大寿反问道。
“可这也太过份了。”吴襄叫道。数万大军,居然只能换到这么些“规矩”自古到今就没听说过。
“那你要怎么样形势比人强,愿者服输。”说到这里,祖大寿又叹了一口气:“说真的,三桂,当初你一败而逃,弃铁岭友军于不顾,不仅洪承畴那些人气愤,就连执政大人也是非常看不顺眼。他对你可没什么好的观感,这一次若不是为了减少伤亡,你以为他会答应这些条件他只要命令水师承载大军暗中靠近山海关,再同时下令政治部的内线给你搞些内乱,到时里应外合,你这山海关能撑得住几个时辰别说为官为将任你选了,就是你的身家性命,也都别想保住”
“哼,若是楚王爷看我吴某人不顺眼,那我何必投效既然如此,舅舅请回,我在关内等着东北大军便是”
吴三桂闻言大怒。虽然他明知祖大寿说的极有可能是真的,可是,他再怎么说也是一方豪强,山海关一带的土皇帝,居然被人当着面说的这样不堪,再不发火的话,人家又会怎么看泥人都还有三分土性,何况他吴三桂方今天下,除了楚钟南和李自成,又有谁能被他吴某人放在眼里
“三桂,不得冲动。”吴襄被吴三桂的气话吓了一跳。他虽然也对祖大寿的话感到生气,可是,早就卸了兵权,一直安享晚年的他也少了几分冲动。没错,祖大寿口中的楚钟南却实让人生气,可正因为如此,也才让人感到真实。如果楚钟南真的想要灭了他们,又何必让祖大寿说出这些话来直接发动不就成了这说明,楚钟南对山海关一带的几万大军还是在意的。要不然,干嘛派出祖大寿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来劝降而刚刚祖大寿所说的那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