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2 / 2)

批准,纵算是章邯能同意,这来来回回请示的时间就不短了,军情紧急,又岂是能耽误得起的,想来想去,尉缭只觉得希翼越来越渺茫,若不是上一次傅戈说的那句话,若不是临别前的一番真诚提醒,甚至于他都开始怀疑自己实在多此一举了。

但很快的,尉缭就发现根本不必要再费神去想这个问题了。

正南方,突然传来了雷鼓震天的声音。

疾奔回来的斥候惊惶失措,回报说有满山遍野的楚军正越过漳水畔的低矮丘陵,往主战场快速推进。

项羽带着楚军的主力终于赶到了战场,现在,战场上的情势已经变成了帝国军五万对楚军七万,苏角的北方军团明显处于不利形势,加上项羽的部队属于生力军,而北方军团士兵却已力战半天,早呈疲惫。

胜与负,在倾刻间已划上了句号,尉缭能够做的,也只是率领自己的二千士兵奔赴死亡的战场。

注:激动人心惊心动魄的巨鹿大战开始了,总共七节左右,偶写的热血沸腾,呵呵。这方面资料挺多的,若是有什么失误的话,大家一定指出呀另外,前一节作了部分改动,读起来有不通顺的地方还请回看一下,谢谢

第七十二节 势如破竹

开阔的平原让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起来。

英布将临时阵地故意设在无险可守的地方,就是要将苏角死死的拖在这里,然后等待项羽带领着楚军主力以泰山压顶的气势猛冲过来。

突然间被南北夹击,又无可以据守的险隘,苏角兵团的士气全面崩溃。

尉缭的决死冲锋并没有为苏角赢得多少喘息的时间,二千士兵在庞大的楚军锥形冲锋阵前只溅起了一朵小浪花就消失了。

尉缭亡。

他死在一员敌将的矛下。

随即,一面绣着钟离两个大字的火红旌旗踏过他的尸体继续前进,钟离昧,是楚军中年轻一代将领中的翘楚,项羽最看得起的后起之秀。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苏角军团中的一员,尉缭无法逃避成为苏角轻敌牺牲品的现实,他的价值也应该随着他的死亡而终结,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战场上,任何微小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巨大的震动,而这变化又来自哪里呢是棘原、巨鹿或者是昌邑

以势如破竹之势击溃了尉缭的小股部队后,项羽的楚军以骑军为先锋,开始猛冲部署在平野上的帝国军队,而这时,听到援军杀到的英布和蒲将军也组织起最后的一点兵力反击,已成强弩之末的苏角兵团顿时崩溃。

很快的,如利矢般的一支支红色刺箭就穿透黑色云阵,驻阵观望的项羽能见到的,就是红色的圆圈越挤越紧,到最后将圈中的黑云支解破碎。一小团、一小团的北方军团士兵在失去联络后,斗志全失,他们居然开始弃械投降,这在帝国的历史上是绝不多见的。

苏角的中军也被困在其中,对于一个以常胜为荣耀、从来不知道败仗是什么滋味的将领来说,苏角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完全傻掉了,甚至都忘掉在被歼灭前,应火速派特使通知友军。

五万大军很快只剩下苏角近卫部队的五千余人,眼见大势已去,作为战败的主将,苏角只能以身殉职。

当然,一个帝国的军人就算是死,也要战死在前进的路上。

于是,苏角下令残余的兵士组成五百敢死队,他要亲自率领他们冲向山丘上的楚军的中军所在地,他要去会一会那个让他一败涂地的对手。

然而,洞悉他的意图的楚军由四面八方围拢了过来,苏角的冲锋在进抵山丘脚下时力竭了,楚军用箭雨连续攻击,不到一刻钟,苏角这员北方军团的猛将和他的敢死队,就全部死在箭丛中。

失去主将指挥的帝国军队更加的混乱,投降的部队竟然超过了二万余人。

“传令:俘虏由英布和吕臣看守,其它部队跟我杀奔巨鹿”取得大捷的项羽没有停歇,歼灭苏角军团的战斗进行得很顺利,现在,巨鹿平野上的敌军还有王离军团五万余、涉闲后勤部队二万左右,更远的一点是部署在棘原的十余万章邯主力部队。

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苏角迅速崩溃的情况王离、涉间和章邯应该还不会知道,如果能火速击溃王离军团而解开巨鹿之围,再会合陈余的赵军及其它来援的各诸侯军团,章邯在棘原的主力部队就算再强,也无用武之地了。

英布的部队连续征战,损失很大,一通整合下来能够拿起武器的也不过四千来人了,留下来看守二万多的俘虏勉为其强了点,不过,项羽相信英布的能力,他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的,至于吕臣,在彭城出征之时,他可是楚军中仅次于宋义的第二号人物,作为人数最多的苍头军的首领,现在也只有他还能够威胁到项羽的地位。

项羽崇信武力,不喜权谋,能够想出这等釜底抽薪计策当然是范增。

此时,楚军连获大捷,项羽的威信已经得到士兵们的公认,吕臣心里纵是不舒服,也断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