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里沙赫的冒进给了秦军分割吃掉塞琉西人的机会,当然,如果秦骑军还只有五千兵力的话,对付一倍于己的塞琉西军还比较吃力,可是,当骑军的总兵力达到一万三千骑的时候,古斯里沙赫的恶梦也就到来了。
在秦骑军的强力突击下,甚至于,苦苦支撑的古斯里沙赫都没有机会等来安条克三世的援军,他的首级已经被一员年轻的秦军战将擒在手中,他的名字叫李广。
当枪林阵被破时,惊惶失措的古斯里沙赫清楚,他的最后时刻到来了,当然,如果他这一时逃跑的话,或许还能保得一条性命,可是,那样又有什么意义,就算安条克三世顾念兄弟之情赦免了自己,他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
败给敌人一次,那可以说大意。
但二次的话,那只能说明自己无能。
目睹战场上一片惨淡的情形,古斯里沙赫绝望之极,他握着战刀的双手颤抖着,他想要自杀,但却没有勇气。
而就在这时,一柄锋利的寒光利刃及时的伸了过来,结束了他痛苦的挣扎。
第三百五十一节 胜利属于大秦
秦军大获全胜
小李广第一次上阵杀敌,就阵斩了敌方大将古斯里沙赫,当这个消息传到中军时,作为父亲的李烈自然是笑逐颜开,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李将军好生的福气,真是让人羡慕死了”一众秦军将校围在李烈身边,恭喜不已。老子英雄儿好汉,对于一个征战沙场的武将来说,功业的承继是最为重要的。
“传令,全军将士再接再励,奋勇追击,等击溃塞琉西主力之后,我们到安条克城去庆祝胜利去”
“诺”
傅戈的命令迅速的被传达到了军阵的每一个地方,挥刀撕杀的秦军战卒精神大振,士气高涨,相反,塞琉西人一方则由于古斯里沙赫的死亡而陷入到了群龙无首的窘境中。
追杀在荒原上进行
血迹躺满了一路。
塞琉西王国最精锐的一万将士丢了,王弟兼大将古斯里沙赫也阵亡了,这样的情形下,塞琉西人没有亡命逃窜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和秦国的追击部队交锋,那根本就是蚂蚁憾动大树,一点可能都没有。
当安条克三世急匆匆的赶来驰援时,他所能见到的已经不是一支上万人的军队,而是一群狼狈逃窜的败兵。
“怎么办塞琉西完了。”目睹此等惨状,安条克三世面如死灰,喃喃不知所措。
“大帝,败兵的后面是秦国的骑兵,我们已经无法再战了,撤退吧”相比之下,倒是汉尼拔显得更镇静一些。
毕竟,大风大浪他经历得多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之时,迦太基军队被罗马人杀得尸横遍野,现在,因为罗马人的逼迫。他不得不亡命他国,就那样汉尼拔也没有失去战斗的信念,安条克三世的这一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至少,他还有二、三万的军队,还有相当多的国土,他还没有遭受亡国之痛,这就已经够了。
“撤退,往哪里撤。安条克城吗我们在这里挡不住秦人,回了城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的芶延残喘”
安条克三世地脸上显现出病态的红晕,自打女儿克丽奥佩特拉下嫁给托勒密五世之后,他的身体就一直不怎么好,这一次也是带着病体出征。
相比年轻力壮的对手,安条克三世拖不起了,因此尽管他知道,汉尼拔持久战的提议是相当正确的,但他却不能赞同。
将驱逐秦人的重责交给儿子吗
不。对于自己那个刚满十七岁。但却满脑子都是音乐和女人的浪子他不再抱有什么希望,指望着一个浪荡子去开拓疆土,与强大地秦国对抗。这根本没有可能。
“塞琉西勇敢的士兵们,你们看看这里,这里竖着的是我塞琉西伟大的星月战旗,在它的麾下,我们曾经打败过埃及人、巴克特里亚人,帕提亚人,米底人,今天,我们的对手换成了秦人,我们也一样能打败他们。胜利永远属于寨琉西”
安条克三世嘶声大吼,他的声音如同一阵急促的鼓点,传入每一咋,逃命的士兵耳朵里,这样的话他们以前曾经无数遍地听到过,每一次都是热血沸腾,每一次都会齐声高喊着与敌人激烈撕杀。
“胜利属于塞琉西”
呼喊声响彻大地,安条克三世一声又一声地叫喊终于唤回了塞琉西人身上残留的血性,他们一个个回转身来,捡起丢弃在地上的武器。用血肉之躯阻挡秦军地冲击。
塞琉西人的反击很是出乎秦军的意料,按照以往惯有的思维,一支逃亡中的步军在被强大的骑军追杀时,是根本没有办法组织起反扑的,因为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一个,付出更大的牺牲和代价。
死,没有什么可怕的。
只要胜利是属于塞琉西就可以了。
有一点必须确认,虽然安条克三世在与秦军对垒时战术指挥目光短视,失误连连,但这一些并不妨碍他成了塞琉西人心目中地英雄,因为也正是他将塞琉西由一个二流的小国带到纵横欧、亚、非的大国行列。
“咋”
这是长枪折断在马的体内的声音,负痛的战马悲鸣着双膝跪倒,连带着将马上的骑士掀翻在地,持枪的塞琉西长枪兵脸上露出狂喜的笑容。
可惜,他地这一份笑容还没等消失,后继的秦骑兵已经飞马杀到,刀锋映日,如一道无法闪躲的闪电,生生割过对手的咽喉。
生与死。
就在转瞬之间化为天与地之间永远也无法触及的距离。
在秦骑军的强力冲击下,塞琉西步兵无畏的抵抗虽然换来了相当的战果,但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
或许,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样一句,照这么打下去,塞琉西人的精锐就会全部拼光。
“大帝,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撤退吧留下一些塞琉西复兴的火种吧”汉尼拔闭了闭眼睛,低叹了一声劝说道。
同样的悲壮抗击,同样的没有取胜希望的战斗,已经经历过一次的他不想再看到第二次,虽然,这一次倒下的不再是他的同胞迦太基人。
“撤退,不,汉尼拔,我的老朋友,你说错了,我们塞琉西人绝不会后退,就算是战死,我们也要倒在敌人冲锋的路线上”
汉尼拔的劝诫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相反,却更激发了安条克三世的斗志,已经被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