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分为三大块,由三人负责牵头制定。大司徒郭隗,负责政务政略的制定,但是他有很高的识人辨才的本领,却并没有很高的治国才能,他已经私下委托我代替他制定出一份政务政略,然后由他呈交给燕王。我负责经济方面。而乐毅地综合才能非常高。负责军务这一块。我无法插手。所以这份治国政略中,我们实际上占了23地比重。而不是13。”
秦小白的这番话,差点没有把周水联盟地一众首领们惊喜的扑到在地上。
除了军务之外,其它的治国政略几乎由小白来牵头制定,这跟周水联盟全面掌握燕国的治国政略有什么差别军务根本无法脱离其它的治国政略而单独存在。说白了,还是要。
秦小白笑道:“好了,别光顾着高兴,赶紧制定出治国政略来才是正经事情。绵羊、无名,咱们大家商议一下,把政略制定出来。明天就要交给国
绵羊、无名、千里不留行、成者为王等人收拾好心情,聚集在一起策划政略。
秦小白起草总纲。
而绵羊、无名负责起草政治、经济方面的政略。千里不留行、成者为王、笑傲等负责起草军事方面的政略虽然说军事方面由nc大司马乐毅负责制定。但是没有财政方面的配合,乐毅什么事情也干不了。所有他们直接把军事也给代劳了,先制定出来,明天再和乐毅商量商量。
秦小白考虑了一会儿,起笔。
燕王国治国政略总纲尊王攘夷,百业并举。
秦小白为了上面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思绪了许久。
这里的尊王并不是说尊燕昭王,而是尊周朝的天子。“尊王攘夷”是一个相当古老的传承,春秋时期的霸主,打旗号打的最多的就是这个旗号。把这四个字拆开来,便是“尊王”加上“攘夷”。“尊王”是为了维护周室血脉的正统性,而周室则是传承至黄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血脉不存,便是族群灭亡。“攘夷”同样是为了维护血脉的正统性,征服周边的夷族,以免为祸中华。以周天子宗法制度为中心,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尊严,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四个字在春秋之后虽然经过了无数的演变,但是本质却始终没有变,都是关系到族群的生死存亡大事。正是因为这四个字概念的存在,使得炎黄一脉稳固的传承了数千年。这个世界上短暂兴盛的族群众多,古希腊、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古突厥、。。。。。。,但是能够传承下来的族群有几个昙花一现之后,便永远的消失不见了,只留下一些残戈记忆。
它们的生命力甚至不如犹太人,犹太人流浪了数千年,至少现在还顽强的生存着,延续着犹太人的血统和文明。
在尊王攘夷的基础上,百业并举,发展燕国工农商业经济,提高整个燕国的生产能力。配之以政治改革、军事改革,实现燕国全面兴盛。
治国政略总纲很简单。
秦小白写了这八个字便停笔,少了一个字不行,多写无益。
剩下的政治、经济、军事纲略,由绵羊和无名起草。起草并不困难,只要在这方面有些研究,就能弄出来。现在的燕国处于由nc酋长管理着全国城寨的原始青铜时代阶段,要把它推进到更加发达的铁器时代。
他们起草完之后,秦小白拿过去看了一下。
政治:
土地政策目前游戏内大部分的耕地都已经在玩家的手中,少量在nc地主的手中。鼓励玩家开垦,扶持小农、中农,保护富农,抑制大地主玩家。以免因为农田过度兼并和集中,导致部分玩家缺粮,而引发燕国玩家之间的激烈战争。
财政政策完善国库、地方财库体系,统一调度燕国的钱财物资,钱财用在刀刃上。
税赋政策全燕国城寨制定统一税赋,禁止各个城寨自行出现杂税赋。
郡县制政策目前是酋长制。改为全燕国设立郡县,设立地方长官。
官员政策目前各地的城寨几乎都是nc在管理,改为玩家也能够成为高级地方官员。依靠政绩来晋升职务。
教育政策全国各个城寨普及低级私塾、中级私塾、高级私塾,供普通的nc学习知识。并从国税中拿出一部分资金,重点扶持少数高等学府,发展基础知识、高科技。
刑律政策减轻对玩家的刑罚。
经济:
重工业成立燕钢集团、燕煤集团,统一生产全燕国所需要的钢铁和煤矿。
轻工业重点扶持和发展药、陶瓷、丝绸、纸、盐等主要行业。
农牧业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开挖大运河,发展牛马畜牧业,推广牛耕,增加陂塘蓄水、渠系灌溉等水利设施。
交通交通全国大规模的修建道路,发展运输工具,打通全国的马路、水路、海路,让燕国的道路能够打通到所有的险隘地方。从最西的太行山,直接到最东的黑龙江。
军事:
征兵游戏内几乎所有的士卒都在玩家的手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征兵制度、征兵补偿制度,让全燕国的玩家兵力都能够得到统一的调配,并且得到有效的训练。
军工厂在燕国重要的军事基地兴建大量的钢铁军工厂、器械厂、船坞,确保一旦开战,燕国的军队有足够的军工器械可以使用。
军事工程在燕国各个重要地区,兴建军事城堡,加强对异族的防御,加强对其它国家的边疆防御和监视。加强国内各个城市的防御部署。
以上是主要方面,更细节暂时先不多说。
秦小白看完之后感到满意,大部分主要的改革方面已经囊括进去。要推行这些政策,阻力非常大。但是要振兴燕国,必须拿这些方面一一开刀,破除阻力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