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眼镜的厚度来看,至少也是旭度往上了,带着眼镜看人还得伸长脖子。
“你是什么人,陈校长去哪儿了。老学究看着李铮,板着脸问道。
“陈校长出去办事去了,我是高一新生。找校长有点事,他让我在这里等他李铮躬一躬身,答道
“高一新生,新生怎么不军”老学究上下打量李铮一阵,摇了摇头,“又是一介,害怕吃苦的家伙”小
说着,他将一叠资料放到办公桌上。“这是校长要的那个学生的资料。一会儿校长回来了你帮我提醒他一下。”
“哦李铮点头应道,蓦地看到那叠资料上豁然贴着自己的照片。有点不明白陈迹找自己的资料干什么,于是问道:“这资料是李铮的。
“你认识”老学究一愣。不屑地看了李铮一眼,“你也是兴丰县来的学生吧看看人家这个叫做李铮的学生,虽然没有参加中考,但是会考取得了整个市第一名的成绩。而且是唯一的满分。这还不算啥。他还是参与了耿天博的抓捕工作。经历了生与死的较量,你再看看你,连军都不想参加,唉,现在的孩子呀,都被父母惯的不成样子了”
李铮听的哭笑不得,这到底是在夸自己呢还是骂自己。明明是同一个人,在老学究的嘴里跑一圈却变成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看样子这老师近视的可有点严重,李铮摇了摇头,也不辩解一本正经地道:“老师,谢谢您的教诲,我记住了,明天我就去跟着同学参加军刮。”
“嗯,这还像个样子,小老学究用一副“孺子可教”的眼神看了一眼李铮,然后转身出去了。
被老学究这么一搅合,李铮也没了出去转转的心思了,拿起那一叠资料翻了翻,从出生到初中毕业。连家庭关系,平时在学校的表现等等一应俱在,竟是出奇的完整。
有些奇怪的是,涉及初中老师的评语时,竟是一应的夸赞,就连曾经认为自己朽木难雕的那些老师竟然也不吝辞藻的夸赞了自己一番。
这一叠资料可算是完完全全地将李铮以往的形象来了一个大转变。仿佛一根生在淤泥里的籍节,掏出来清水洗净之后,变得白白胖胖。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李铮拿着这一叠被润色的资料苦笑不已,想不到自己竟然也会有辉煌的一天。
“什么时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门被推开来,陈迹自外面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李铮拿起资料递给他,不明所以的道:“这是刚才一个老师拿过来的资料,校长,你拿我的资料干什么而且竟然是这样一份并不太真实的资料。”
“你还是叫我师兄吧,叫校长听着别扭。”陈迹翻了翻手中的资料。念道:“姓名李铮”呕年月出生,兴丰县高旗乡人年口月至,暇年月在高旗小学就读”暇年月至,昭年7月在高旗中学就读,并以会考满分的成绩毕业,家有爷爷、父亲、母亲四口人,”
陈迹很琅地念了一页,停下来道:“这资料要的人不是你么。
李铮点点头,“是我没错。”
陈迹笑道:“那这资料哪里不真实了”
正文 第189章 省级优秀学习标兵
“师兄,算了,我还是叫你校长吧,这样我不别扭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把一个年逾五十的中年男人叫做师兄,总是能让人想起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和曲洋,搁在现实世界里,这情景总是让人有点砸舌。
虽然事实的确是这样,可李铮还是决定改口,他从陈迹手里拿过那叠资料。翻到最后两页道:“小校长,你念的这些自然没有问题。可是你看看这里,这是初中学校老师写的评语,跟我哪有一点符合的”这里,上课认真听讲,从不开小差,从不打瞌睡,这还算勉强”,再看这里,该同学思想上进,生活简朴,乐于助人,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该同学经常帮助弱小同学和孤寡老人,每一个周末都会在红绿灯处帮助交警维持秩序,扶老太太过马路等这都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高旗乡有红绿灯吗就那破马路,来往两辆车错一下都得停半天,还扶老太太过马路,真能编。这种资料你说真么”
出奇地是陈迹听到这些评语的时候没有一点儿惊讶,笑呵时地将资料拿过去放在抽屉里,看着李铮小笑道:“怎么,把你的形象塑造的光辉一些不好么”
看着陈迹一脸波澜不惊,李铮终于明白了,这份资料一定是在他的投意下弄出来的。
只是,陈迹弄这样一份资料干什么。光辉自然不错,可这光辉里可多少隐藏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李铮笑道:“也不知道那些老师都是怎么写下去的,真够难为他们的。”
“这有什么好难为的,也就写几个字的事情陈迹又拿出两份资料递给李铮,“能够跟在老师身边学习的人,不论是从智商还是情商来说都不会比别人差,所以我也就不拿你当做一个孩子来看待了。你看看这两份资料,一个是本校高二马上升高三的学生,另一个是初中部升上来的高一新生,与你的那份资料一起,我准备把这三份资料申报到省里。”
李铮接过资料,并没有立马翻开,“申报到省里做什么”
陈迹笑道:“放眼整个西南省,能够与元吝市一中一较高下的中学屈指可数,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坐上龙头的位置,恰恰相反,我们还得时时警惕,说不定哪天就被别人比下去了。我们要走上西南省第一中学的位置。就要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这其中,学生的素质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学校竞争的现象由来有之,不过陈迹说了这么一大堆,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李铮越听越迷糊,小“提升学生的素质应该是一个长足的过程才是,而且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难道单凭几个老师写几句评语,这素质就提上去了”
“要真有那么简单就好办了。”陈迹老神自在地看了李铮一眼,“你较之一般同龄人要优秀很多小可说到底也还只是一个高中生。对这些还是不能完全了解。这么对你说吧。我们要做学生当中树立榜样,而且要树立起至少一个能够得到权威机构人证的榜样。
然后再用榜样的作用来带动整体学生的提高。”
这么说就简单直白了,陈迹此举倒也无可厚非,每一年省市都会考评出一批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而优秀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认定一个学校进步与否的标准。
只是,李铮不过刚刚升到一中的新生,这时候申报参评省级三好学生,有谱儿么
陈迹看出了李铮的疑惑,道:“你以为把你的资料申报到省里是参评三好学生的。
李铮点点头,“难道不是
陈迹笑道:“要是的话,高旗中学也能申报。而且,每年三好学生的申报在春季,现在不是时间。”
李铮有点好奇地看着陈迹,只见陈迹一副高深莫测地样子,“今年省组织部出台了一项新的政策,针对中学和高等院校的一项政策,决定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一部分优秀学生标兵。这分量可比三好学生要重的多。”
全省范围内的中学以及高等院校,单听这参评单位。那分量重了去了。这倒不是为一件好事,省级三好学生和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