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5(1 / 2)

强兵 冰风皇帝 5408 字 2019-04-18

舰队的联合舰队无疑是遏制罗马海军的主力,如果这个孔特里亚诺能够成为希腊皇帝的话,他所能得到的好处绝不会少,想到这里,李昂做出了决断,他看向了孔特里亚诺,“我想知道陈先生的胜算,在我加入以后”

孔特里亚诺几乎无法控制心中的狂喜,但他最后还是没有在李昂面前失态,“只要将军能为我请到皇帝陛下的王爵诏书,胜算将有七成。”孔特里亚诺说出来他来长安六年,花费无数金钱和官员打交道的目的,他需要一道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希腊皇帝的诏书,只要在政治上获得大秦的支持,那么希腊国内除了斯巴达的人拥有一定的抵抗力量以外,其他人根本不足为惧。

“王爵诏书并不是难事。”想到连高丽和扶桑这样的国家都能拥有王爵,李昂不由朝孔特里亚诺这样说道,不过他并未让这个希腊人太早的高兴起来,“但是陈先生必须要有打动我朝的东西,否则的话,皇帝陛下是不会同意的。”

“只要我成为希腊之主,我将取消对大秦商人的税收,同时允许大秦军团进驻希腊与罗马的边界,一切军费由希腊出。”孔特里亚诺说出了令人无法拒绝的条件,尤其是那条希腊人出钱请大秦军团驻防罗马那一知道大秦以前不是没有动过派兵到希腊驻防罗马的念怕会因此而让希腊与大秦产生离心,再加上数目不菲的军费才作罢的。对李昂和大秦来讲,这都是难以拒绝的条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李昂答应了下来,“我会向皇帝禀告这件事情,今天晚上,陈先生就在我这里过夜吧”由于时间不多,李昂在挽留了孔特里亚诺之后,便直接备马去了皇城找曹安民,这也让孔特里亚诺大感幸运,他觉得自己的志向不再只是镜花水月,他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御书房内,看着应该在忙着出征事宜的李昂匆忙地来找自己,曹安民只是愣了愣,便挥手斥退了身旁的内侍,他现在正在被法家那一揽子的重新制定商税地事情而头疼。现在李昂来找他倒也算得上是让他忙里得闲。不过在听力李昂地事情以后,曹安民倒也是觉得有些棘手,因为他不太清楚亚细亚地区的具体情形。按照大秦过去的传统,太子十四岁以后就要去龙城耶路撒冷守陵,这其中除了是让太子继承先祖地武魄,同时也是让太子能更清楚地了解亚细亚地区周边诸国以及罗马这个大秦唯一的敌人,以便在登基以后,能更好地守护大秦的霸权。

沉吟了良久。曹安民才做出了决断,“王爵并不是问题,希腊变成帝制国家也不错,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曹安民再一次选择了相信李昂,孔特里亚诺所开出的条件,不仅有利于大秦,同时也有利于李昂日后的西征计划,他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对了。帮朕看看这份奏章。”曹安民将桌上法家内阁呈上地奏章扔给了李昂,希望他能给自己一点意见。

李昂没有推辞,毕竟现在他顶着一个龙渊阁大学士的名号,帮皇帝出谋划策是份内之事。不过当李昂目光落在那份奏章上以后,他不由一怔。心里暗道,法家不愧是铁血派的,朝堂才刚刚稳下来,就筹划着对大商人开刀了原来奏章上是法家在派出精干的官吏进行了近一年的调查以后提出的一项增税计划,他们认为过去的税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形,而儒家在过去三十年里加在农人身上地几个税种毫无疑问要被废除。

对于大秦的经济状况,李昂所知道的就是在这个帝国,商人才是负担国家税赋的主力,而农人则是职业军队地主要来源,在未进入工业革命之前,大秦帝国能够一直延续这种局面,靠得就是战争,战争让大秦把持了东西方贸易的要道,每年丝绸之路和海上地黄金航道都为大秦帝国带来巨大的财富,战争更让大秦帝国拥有了整个南洋和无数奴隶,正是因为如此,大秦才永远不需要为赋税和粮食担心,大秦只需要保持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去屠杀反抗者就够了,或许这听上去非常地血腥和残忍,可是正因为如此,大秦才一直保持着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过去三十年,上台的儒家为了清洗掉这种他们眼中的野蛮行径,做了不少蠢事,比如他们增加了农民的赋税,并且试图削减商人的数目,可惜到了最后,一些小商人固然被儒家的政策所打击而破产,可是那些有着世家背景的大商人和商会却更加强大,所谓的承平三十年,其实只是下台的儒家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废除农人头上的赋税,这一点臣深为赞同。”看完奏章,李昂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在他眼中法家所提到的问题现实而尖锐,他们想出的解决方法也很正确,只是有些操之过急,“只是这对于大商人重新厘定征税之法,臣以为应当缓行。”

看着有些保守的李昂,曹安民有些惊讶,这份奏章他给龙牙会的智囊团看过,几乎所有的少壮派都表示赞同,只有极少几个人表达了和李昂类似的意见,他原本还以为李昂也会大力支持,却没想到李昂选择了保守。

“臣以为,这件事还是要和各大世家商量之后再做出具体的步骤比较好。”李昂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委婉,他知道曹安民的志向有多么远大,作为君主,曹安民的气度恢弘,眼光也很独到,也许唯一的欠缺之处就是他对于事情太过急切,他看得出曹安民虽然头疼这道奏章,可是实际却非常赞同,他征询自己的意见无非是想从自己这里得到鼓舞和支持,但是李昂不是那种会故意逢迎的人,秉公直言才是他的尽忠之道。

“你说得对,朕或许太过急切了。”见李昂说到世家,曹安民冷静了下来,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身旁的人都是大声的赞同而让他忽视了这个事实,大秦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国家,他不得不考虑和皇室和世家的反应,看起来他差点犯了一个错误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十四章 可战之兵

李昂的劝谏下,曹安民放缓了法家内阁关于重新制定案,不过关于取消农人头上的赋税倒是极快地执行了下去,但是尽管如此,李昂还是被法家派的人给惦记上了,在他们眼中这位征西将军无疑被归入了阻挠他们改革的保守派,是和那些大世家一路的货色,对此李昂本人倒是没什么意见,大秦朝堂上向来有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区分,当然过去三十年儒家掌权时期不算,现在被重新启用的法家官员都是少壮派,法家曾经经验老辣的元老们所剩无几,因此这些法家少壮派难免有些激进,他们迫切地想要把在儒家手里走上歧途的国家扭转到过去的轨道上去,让大秦重新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至于儒家所讲的修德以使远人来服,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那些首鼠两端的列国才不会乖乖地臣服于大秦脚下,如果儒家的人喜欢用嘴皮子,那么他们法家就是喜欢动手了。

对于法家少壮派那种急切的心情,李昂虽然理解但却绝不赞同,儒家三十年的影响力虽不至于改变整个国家百余年的传统,但是影响力仍在,民间有不少人受了蛊惑,认为大秦应该和其他国家和平相处,而不是攫取霸权欺压他们。法家如果这个时候在政策上冒进,得罪世家和大商人的话,绝对会陷入困境,李昂甚至想象得到为了遏制法家在朝堂上反对自己的权益,那些大世家或许会扶植儒家,到时候所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地。朝堂将变为两家学说地战场。其中再夹杂着世家和商人的利益纠葛,李昂几乎敢肯定,大秦会陷入内耗。而这一点正是他最不愿看到的,所以他选择了站到了法家地对立面,帮助那些既得利益的世家劝阻了曹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