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2 / 2)

活色生枭 豆子惹的祸 5410 字 2019-04-18

她肯下嫁,肯与长相平平说话罗嗦的帛先生永结同心,又何尝不是因为他的脾性。所以帛夫人不会反对,他怎么说她便怎么做就是了。

不过帛先生要出手,也不全是赌气,他还有另外一重想法:“现在出事的几家,都是军官至亲,照我估计,景泰的旨意就是如此,只对付长官,放过普通军卒。”

帛夫人试探着问:“动摇军心”

帛先生点点头:“试想,消息传到叛军,行伍中的军官战将个个红了眼,只要是血性汉子都会动了拼命心思;但傅程不会乱,一是起兵前他一定早就安顿了家眷,另则他还要坚持一年以求营救义父;再说普通士卒,也不知道再反下去会不会轮到自己的家眷倒霉,无心再战高与中意见相左、中与低想法迥异、而高与低也心思两差,一支队伍里,从主将到军官再到军卒,全都离心离德,又能再坚持几个月”

说到这里,帛先生忽然岔开了话题:“红瑶兵祸里,你觉得小姐做得如何”

“很不错,很有大人遗风。”帛夫人点头赞许。

帛夫人终归是黑道出声,虽也精明,但她看事情的角度与官家、兵家大不相同,在收到红瑶事情的详报后本来也不觉得什么,可当时帛先生却笑得合不拢嘴,把军报看了几遍,越看就越开心,最后逐条给夫人解释下来,在整件事里,谢孜濯的每一寸心机,帛先生都能解读清楚。

帛先生继续道:“小姐的心结,你我都清楚,难得她这次有了显示手段的机会”

对谢孜濯的感情,帛夫人比着夫君更深,毕竟几年里都不离左右、相伴照料,闻言她不自觉就泛起了笑容:“不错,丫头总算办成了一件与报仇有关的事情,可惜当时咱们没再身边,否则说不定,能见她的真正欢笑。”

“正因如此,你舍得她那番心思白费么如果没有株连之事也就算了,现在景泰既然发难,我又怎能坐视不理。”

帛夫人起身,给夫君沏了杯茶递上,同时笑着说道:“的确是这个道理,不过我还有一件事想分清楚:发动谢大人门下走狗去救镇庆军属,追根究底,你心里到底是想帮小姐多些,还是想和武夷卫斗气多些”

老夫老妻毫不嫌肉麻,帛先生接过茶杯的时候,还不忘在她手腕上捏一把,笑道:“女人家家,无论什么事情都喜欢分清个主次可这天下,怎么可能事事都分得清楚一是能让小姐高兴,一是能让我出气,两个原因凑到一起,做就是了”

两位首脑不再废话,商量一阵后就此分工,金子还要继续抢,不过担子尽数落在帛夫人的身上了,由她赶赴北方和谭归德商谈此事;帛先生则集中精神,全力发动,以常廷卫残余之力,在军眷之事上和武夷卫斗个高下。

定计之后,两口子温存一夜,转天清早各奔东西,真正忙碌起来。

距离红瑶兵变过去差不多二十天了,南理使节早已远离事发之地,不过他们的行程并不顺利。

前面都还好,使团手续完备、燕人也不存刁难,一路向北而行,但是从七天前开始,使团就停滞不前了。

七天前,宋阳一行入驻燕西繁华大城锦蜀,这一路他们总是在小地方驻扎,来到大城,主官邱大人开恩,让大家休息一天,如果有精神的话大可出去转转,但需谨言慎行,不可以惹麻烦。

锦蜀曾是古蜀国的中心,自古以来以三样特色闻名天下,一是蜀绣织锦、一是麻辣饮食、另则是美女天成千年前交通不便,不是想去哪就能去的,此处风情独树一帜,既然来了当然要好好转一转,宋阳等人也不例外,和谢孜濯、南荣等人结伴去游玩,其间自然不忘选购些特产做礼物,回去时送给两位媳妇。

在游玩途中,齐尚曾几次低声示警,有闲杂人等在盯他们的梢。

宋阳的江湖经验远逊七上八下,但胜在五感明锐,齐尚发现的事情,他也都有所察觉,不过并未在意,南理与大燕最近交恶,在人家的地盘上被监视也属正常,只要不惹事,对方应该也不会发难。果然,一天尽兴出游并未受到打扰,可是转过天来,准备再次启程的时候,宋阳才知道使团中还有人未归队。

没回来的一共有十几人,有南理禁卫,也有使官小吏,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失踪,未免太蹊跷了些。

主官邱大人找到随行的燕国官员,对方全不当回事,慢条斯理地回答:“本官受命护送邱大人一行过境,这其间若有贼寇冒犯、关卡误会等事,本官责无旁贷,必将竭尽所能以保使团平稳通行。可是贵使团若自律不严,有人宁可在大燕流亡,也不愿再做南理的官员,恕本官无能为力。”

对方的意思明白得很,人丢了是使团自己的事情,与大燕无关。

说完,燕吏话锋一转,又道:“邱大人是带了军队来的,要想找人,大可派出儿郎,自己动手念在南理与大燕的友邦之情,锦蜀官差也会一力协助,不过再容我多一句嘴,找人就是找人,千万别找出麻烦来,燕国律例写得明白,外邦人士于本土作奸犯科,是要罪加一等的。”

第四卷 朔时月 第十五章 失火

平心而论,燕国律法中,对友邦人士犯法罪加一等的这一条,宋阳还是很佩服的。

自从景泰登基,燕人渐渐开始排外,但大国的气派丝毫未损,从南理使团过境时得到的周详接待就可见一斑,不过礼仪归礼仪,我作为主家人热情待你,不代表你可以在我家里恣意妄为,写入刑律的规矩,自然一视同仁,南理人犯法要遭重则,吐蕃、回鹘、犬戎这些强国来人也不会例外宋阳的钦佩只是有感而发,现在南理使团的处境和这道燕国律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平白无故十几个人没了,南理使团又哪能继续前行,所幸距离日出东方登基还早,时间从容的很,耽搁一阵也不怕。

可是接连三天下来,不仅丢失的人没能找到,使团中又有三十余人失踪不见,最离谱的是其中还有一位谒者台五品官员。

这一来任谁都能明白了,事情不会那么简单。邱大人更是进退两难,一走了事不行、留下来的话又怕再有人丢掉眼下能做的,一是约束手下全都留在驿站、决不许外出,随队禁卫严防紧守;再就是摆出南理使团主官的脾气,与燕吏交涉,不管具体情形如何,先一口咬定锦蜀城中有匪帮出没,暗中绑架南理官员,使团会如此全怪燕卒无能。

燕吏当然不背这个黑锅,仍是原先的那套说辞,他们只负责接待,不是使团的乳母,南理人自己逃队脱团、与大燕无关这种口水仗是打不出个结果的,不过随着邱大人的态度越发强硬,本地燕吏的压力还是大了许多,他们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毕竟,照顾使团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使团前前后后丢了几十号人,上峰如果真要追究,他们难辞其咎。

所以城中的官府、守备也渐渐发动起来,帮助使团找人,可是再三天下来,全没有一点头绪,那些南理人就好像落在火炉上的雪绒,连一丝声息和痕迹都没留下,就此消失不见。

不止使团、官府这两头在忙碌,南荣、阿伊果、七上八下等人也都联络本门,只是顾、付两家势力据此遥远,基本帮不上忙,主力还是齐尚巴夏两位。

从抵达锦蜀城开始算起,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