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再等等,”施萧晓看得出太守的焦急,漂亮和尚的笑容一如既往、美艳无双:“吐蕃队伍庞大,前面的攻伐开始,但后面的队伍还没进入封邑,现在点火的话烧得不全。”
即便得了力和拔的呈报,吉祥地大阵的玄妙和铁面军的凶猛还是稍稍超出了吐蕃元帅的意料,猛攻刚开始的时候战事并不算太顺利,可人数的绝对优势还是渐渐显现了,番军稳稳占住了上风,层层推进、一步一步攻入吉祥地之内。
下午时分开始的战斗,到黄昏时分时吉祥地被占去了大半,不用想也知道,鬼面军迂回的空间越来越小,距离被全部歼灭也越来越近,就在这个时候大帅接到传报,大军尽数进入封邑,正在积极运动按照事先部署进入战斗位置呈报军情的亲兵刚把事情说完,忽然一阵阵钟声从吉祥地的中央响起。响亮、悠扬且不失庄严,缓缓飘散四方。
元帅觉得有些可笑,随口对身边的将领笑道:“这个时候他们还顾得上敲钟怎么这么不专心呢”
力和拔为伯父凑趣,呵呵笑道:“他们专心也没用,只剩死路一条,趁着手脚还长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赶紧去敲几下大钟,他们敲的是丧钟。”
而话音刚落,几乎在同一个瞬间里,从四面八方都猛地传出了一声炸雷般的闷响
火蛇翻卷而起,本已垂暮、暗淡的天空又被照亮,番军看得见失火,但完全无法理解这火怎么可能烧得这么快;明明只是几处火苗为何转眼便冲天而起,为何又在几个呼吸间就勾连成片,变成了火墙、焰山,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
与士兵们一样的,当火焰刚起时,吐蕃元帅与麾下将领并未惊慌,打仗时烧出几把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多半是些漏网、隐藏在暗处的南蛮纵火想要扰乱视听可还不等灭火的命令传下去,仿佛真的就是才眨了眨眼睛,远处的小小火苗竟就变成了眼前的烧天怒焰
番军不乏良将,元帅本人也熟读兵法作战经验丰富,敢率领大军长驱直入自然也想过中伏的可能,可是南理现在的天气潮湿、燕子坪地貌坦荡,这样的天时和地势想要烧出一场能够伤害到军队的大火,除非宋阳能像元帅烧青阳那样、能调运数十万人和数百万罐子火油,很明显的,这不可能。
何况番子不是刚刚才来的,力和拔率领着四万儿郎已经在封邑中扫荡了好几天了,就算有埋伏也早就该被他们触动了。
不是元帅轻敌,只因他想不到这天底下竟还真有个疯子,硬是把自己的老巢布置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窟;只因他理解不了,这天下竟然还有火道人、鬼谷子这等奇人,凭着玄奇的设计和几年的准备就真的能把疯子的想法变成现实说穿了吧,这是一场超出元帅认知之外的大火,他根本就没得防,在他做出发兵燕子坪、横扫吉祥地的决定之刻,他的一只脚就稳稳当当地踩进了鬼门关。
这一战前前后后折腾了许久,可是所有一切设计所围绕的真正关键、或者说是诱敌成功的真正关键就在于此:这场火是不可能有的,但它确确实实藏在封邑中。
眼前只有刺眼火光,模糊了所有一切,却掩盖不住麾下士兵仓皇奔逃的身影;耳中的燃烧声轰轰烈烈,隐约地夹杂着儿郎们嘶声裂肺的惨嚎,元帅愕立于当堂,完全地懵掉了,大火来得太突兀也凶猛,以至他在恍惚中都无法分辨清楚:火焰究竟是来自常春侯的阴谋诡计,还是来自仙佛震怒而降下的神罚
火光冲天,高温灼人,元帅的身体被烤得火烫,心中却冰凉一片,冷得让他无法抑制地颤抖起来。力和拔拖住伯父拼命向后退,口中声声地怪叫,不知在喊着什么,元帅也终于一惊而醒,深深吸了一口烫喉的热气,努力让自己镇静再镇静,一把抓过身旁的亲兵:“传号,询问各部状况。”
元帅不能乱,若他也惊慌了大军这就完了。眼前形势危殆,当务之急就是了解火情,可大家都在火中,谁也没办法看清楚全局。不过元帅对自己手下所有部队的部署、驻扎之处都了若指掌,他要以军号来往信息,等了解到各个部队所处环境后再加以汇总,他就能对火势的整体状况做出判断、就能知道燕子坪封邑中哪里大火可怕、何处火势微弱,进而确定逃生的方向和突围的策略。
惶急之中元帅能想到这个办法已经不错了,可惜,他不够时间了。大火延展得太快,比着意料之外还要更快更凶得多,还不等各部的回报号角传回来,大火就翻腾着卷入中军重地。
力和拔与巴拓一左一右,搀扶起元帅拔腿就跑,而巴拓手一边逃一边呜呜吹响手中号角,他在吹集结号缚日罗的主官,本身也是铁血战士,到了现在再没有其他办法,他就只有一个念头:救护元帅离开险地。大火难解、难破,所以他要召集人手,哪怕是用人命去拼、用儿郎们的尸体去铺,也要为元帅铺出一条骸骨大路,让他逃出生天
中军附近只要还能赶到的番兵全都集结过来,密密扎扎数千人拥在一起,把元帅护在中央,一窝蜂似的向外跑。
可是元帅却又失神了他听到了远处的号角,方向不同、远近不同,不用想也知道,这是他麾下的各个部队在回应他之前的号令,向他回报自己部队的状况,但是无一例外的,所有的号角都是同样的节奏、同样的频率,同样的意思:求救。
所有的部队,全都在以号角求救
有的号声在吹响到半途时戛然而止;更多的号角则是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昔日里饱蕴杀伐、铿锵响亮的军号,此刻听在元帅耳中,只剩无边凄厉。
第四卷 朔时月 第一二四章 一跪
到处都是烈火,正熊熊燃烧。
不知为什么,元帅眼中的火光渐渐变得暗淡了,暗淡的只是光芒,但色彩却更加艳丽起来,这是一种很古怪的感觉,眼睁睁地看着,无尽的大火一点一点蜕变,最终竟变成了淋漓血红;还有耳中,燃烧、号角、呼喊、惨叫等等所有这些嘈杂响动,慢慢相溶彼此包裹,不知不觉里,它们融汇成了另外一种声音:哗哗的脆响,仿佛正置身纳木错圣湖水畔在倾听的浪花涌动。
是幻觉吧,元帅并没糊涂,他甩不脱眼睛的幻视、耳朵的幻听,但心中还是清明的,甚至他还有一个解释和一重疑惑
对自己会产生幻觉的解释:
进入封邑的队伍都在求救,他们是谁是我麾下的儿郎,奉我号令、浴血苦战、虽死却无憾,却全都被我带上了死路。
他们是什么是来自高原之国、攻袭南理的所有军队的主力他们完了,什么都完了,这不是战争输赢的问题,而是全军覆灭。
足足几十万人,这样规模的一支大军尽毁于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