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嘱托,要我护住南理安宁。前面几十年还不错,国家基本平安无事,到老来却西关惨败北境难保,屠不尽番狗也杀不光燕贼我倒不觉得自己没用,只是辜负了兄长、辜负了先祖若想苟活不难,但下去后我还想见见他们,所以还得保着点这张老脸,我老了,战死比病死强上许多。”
杜大人脸上没有表情:“另一句:生番入境几成定局,挡无可挡,就算没有我,它们也会冲入人间。但即便如此,我终归还是刺激了它们、引诱了它们,让这场浩劫提前发动,或许要遭天谴,红波一脉香火永绝,但愿能偿得回、但愿与龙脉无关。”
丰隆大吃一惊:“什么绝后”
杜大人带了不少重臣家眷进入山谷,其中并没有红波府的男丁,丰隆本还以为镇西王的子嗣孙儿会跟在小福原、左丞相那一路。
“红波府剩下的男丁,本就不多了。”杜大人应道:“大半丧于凤凰城,后来战役中又添伤亡,镇西王膝下,再无男儿了。”
当初燕军袭来,小皇帝和朝中重臣撤出国都,但并不是说南理要把凤凰城拱手让给燕人,正相反的,凤凰城的抵抗,是燕军入侵南理以来最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那时候没人知道南荒里浩劫将起,南理的战略是步步抵抗,既然凤凰城还要抵挡敌人,总得有重要人物留下来振作军心、统掌大局,当时留下来的就是镇西王的几位子嗣,他们既是将军,也有皇室血脉在身,以情势而论他们的身份最合适。
凤凰城破,红波府损失最为惨重,随后连番战斗中,仅存的儿孙也遭遇横祸,堂堂红波府,除了镇西王只剩女儿家
引诱生番涂炭人间,若真的会有神罚,镇西王只盼着落在自己这一脉身上就算了,莫去牵连皇室。
杜大人继续道:“最后一句,王爷说得仍是生番:如果现在南荒中的生番是平静的,又如果我手上有一个办法能把它们引入人间,我会不会把它们引进来不好说,一半一半。幸好,现在不用选了,省去好多苦恼。”
只是转述,没有半字评论,杜大人又把话锋一转:“王爷还着我带一句话给陛下:皇帝在,希望便在。南理还未亡,燕人也还未胜,越是这样的时候也不可自乱情怀陛下须得明白,血洗过后,未必不是朗朗乾坤;陛下应牢记,福原仍是南理唯一的皇帝;陛下莫忘记,见他时当收敛、请易容。”
即便到了这般田地,镇西王想的仍是皇帝基业,丰隆不知道该说什么。
半晌过后,丰隆挥袖抹去眼中泪水,又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转目望向也列座一旁的小捕:“筱拂,帮我易容吧。”
小捕点了点头。
转过天来,情绪稍稍平稳了些的丰隆又发现另一个异常,问杜大人:“朝中重臣的眷属都已经到了怎么才这么少人”杜大人带来的眷属加在一起不足二百人。
“山坳虽大,可能容的终归有限,养下一群女人、老人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腾出位置多存些军卒,撤离之际几位辅政大臣定议,自镇西王、左丞相之下,每一家只许四人进山,无一例外。”杜大人声音很轻,全无语气。
随着杜大人的到来、镇西王死战的决心为众人所知,山坳中的气氛也变得无比压抑,就连还不懂事的小小酥也有所察觉,不敢再乱跑乱闹。不过小囝囝的心性,挡不住地就喜欢漂亮的年轻女子,忍无可忍地拿着块巧克力,总往小捕、初榕身旁去凑。
公主郡主早都知道了苏杭的身份,自然也晓得这小子是哪个家伙的儿子,如果在平日相见,或许真会有些尴尬、心中会不是滋味。可如今,国破家亡,父亲在南方准备着必死一战,心上人在西北自鬼门关中穿梭这样的情形下,有些事情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小捕面对囝囝的时候总是在笑,可把他抱在怀里的时候,却总也忍不住流泪。
公主如此,郡主如此。
又过半个月,小皇帝福原和左丞相、朝中一群重要臣子和数千忠心禁军进入山坳,同时也带回来了外面的战事消息,燕军主力正向镇西王一部迅速接近,大战在即了。
而此时,大燕西疆的宋阳正召集了所有南火将领,商讨一件大事:他要分兵一路,穿越大片敌境、从燕国西疆赶赴坐落于大燕东南的红瑶关。
在这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谢门走狗成功找到了镇庆叛军,和事先估计得几乎一样,傅程的势力被燕军重创,如今只剩下千多人,占了个山头惨淡度日。
镇庆曾是红瑶附近的驻军,宋阳想打红瑶,他能帮上大忙。
不过镇庆、傅程都不是关键,真正让南火众将疑惑的是,率领着凶兵在西北作乱、以战养战混得风生水起的常春侯,居然想要直扑南方,去打毫不起眼的红瑶城。这又是哪门子的盘算
待宋阳把自己的想法解释清楚,除了瓷娃娃之外,帐中众人尽做惊骇神情,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小狗通报,有重要军情传到辣到不能再辣,十万火急之事。
不是南理的战况也不是附近的敌情,而是来自西方高原、藩主墨脱领地内的一份信笺。
第四卷 朔时月 第一四六章 禁术
来自墨脱领地的信笺,但并未墨脱所写,藩主就算想给宋阳写信也无法执笔,他身受重伤、右手被彻底废掉不久前,领地中来了刺客。
墨脱的运气不好,刺客不仅武功好,且心思沉稳、擅潜行、懂伪装、精通毒术与机关设计,单以行刺而论,天下怕是再找不出比他更合适做刺客的人。
但墨脱也很幸运,恰巧有贵客住在他的府上,于危急中救了他的性命
冬天时宋阳藏身于墨脱领地,待燕军出关后,南火拔营进入燕土,但云顶和无鱼并未随军同行。云顶心性慈悲,实在不适合与矢志复仇、入燕只为杀人的南火在一起,而他在高原的信徒尽丧、在南理的道场被大火烧成灰烬,活佛无处可去,就先在墨脱处住了下来。
无鱼则因身上伤势未愈,需要再静养一段时间,也暂住于高原。
稻草奉国师之命去割仁勒与墨脱的人头,结果迎头遇到了云顶,又岂能讨得好处
要知道,若真的硬拼起来,就算是花小飞遇到云顶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是稻草。不过云顶也没想到会有刺客潜入,另外稻草行刺的手段也的确惊人,待云顶察觉危机时仁勒活佛已经遇害,他只及时救下了藩主墨脱。
但是既然云顶赶在稻草得手、离开之前出现,那稻草就逃不掉了。
刺客被生擒活捉。
对于行刺、救人、拿下刺客的过程云顶只是大概做了个交代,其间细节一概不提,这封信真正的关键在于:云顶问出了口供,得知刺客是燕顶极亲近的晚辈,另还一桩极重要的消息:燕顶孤身一人来了高原,而且不会与燕军汇合,他要去办一件大事。
至于燕顶具体会去哪里,云顶在信中告诉宋阳:刺客知道,但还未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