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仙,我更没想到,你会如此决裂”
陈剑臣道:“和你一样,我同样还想活着。”
武判官想留得青山在,可陈剑臣却不愿意斩草不留根。既然撕开了脸皮,就不会再有商议的余地。傻子才会天真地以为说几句好话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了。
那可能吗
既然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放虎归山之事,断然不可做。
汪城隍叹了口气,被逼着走到了这一步,实属无奈:“留仙,接下来该如何安好”
陈剑臣看着他:“你身为城隍,下面就是你应该做的事了。”
汪城隍苦笑道:“此事闹得这般大,如何能捂得住武判官在江州出事,你觉得我能逃脱罪责吗”
确实,闹得沸沸扬扬的,早不可收拾,尾巴实在太长太乱了,一时之间,不知该从哪里收拾好。
想了一会,陈剑臣忽问道:“汪城隍,武判官已被你杀了吗”
汪城隍摇摇头:“还没有嗯,我这口葫芦,换做束魂葫芦,能收人灵魂,包括元婴。”刚才因为武判官的元婴慌不择路,一不提防,才能让汪城隍轻易得手。
陈剑臣道:“或者我有一个办法,可完美解决此事。”
“什么办法”
汪城隍眼睛一下子亮了。
当下陈剑臣把自己所想到的法子说了出来。
听完,汪城隍疑问:“真得可行”
陈剑臣一耸肩:“行不行,还得试过除了此法,你有何高见”
“没没,那就试一试,搏一搏把。”权且死马当活马医了。
此时堂上除了他们两个,再无其他存在,更能便宜行事。
陈剑臣召唤出心鬼宅妖,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轮,宅妖听明白了,欢欣地跪倒在地拜谢。
汪城隍见到心鬼,心一凛,他自是认出心鬼形象:没想到陈剑臣已降服了自己的心鬼,当真是驱除一心头大患。
又想到他身怀正气的事实,也就释然了。
汪城隍带着陈剑臣转入后堂的一间密室,关好门户,打开束魂葫芦的木塞子,往地上一倒,随即一个状态恹恹的小人儿便被倒了出来,正是武判官的元婴。
他重见天日,刚要破口大骂,骂汪城隍的临阵倒戈。呼的,等待已久的心鬼宅妖像头凶猛的老虎扑向他,一口就咬住他肩膀。
武判官大吃一惊,见欺上身的是一只心鬼,真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连一只心鬼都敢现身来欺辱堂堂判官大人了,这什么世道
武判官正要还以颜色,咝,一道白光套到自己的头上原来是陈剑臣使出了役鬼术,将一道正气化形,套住武判官的元婴。
白圈如枷锁,沉甸甸的,武判官的元婴竟正挣扎不得,扑通一下倒在地上,眼睁睁看着那心鬼钻进体内来
第两百四十四章:北上
眼瞅着心鬼一点点地钻入武判官的元婴之内,汪城隍一边看着,咕声吞口口水:看来得重新审视陈剑臣了
心鬼入体,武判官的元婴通体颤抖,只是苦于被陈剑臣的役鬼术压迫住,抗争不得,受那魂神被吞噬之痛,悔恨交加,小小眼角处竟流淌下了泪水。
朝阳喷薄,从窗户的空当照进来,似乎要提醒某人,太阳已晒到屁股上,该起床了。
“相公,好了吧,太阳照屁股了”
轻柔的唤声从床上传出。
而此时床上的光景却十分的儿童不宜,两个人儿正亲密地一上一下叠在一块,翻腾的被单之下,两者分明不着丝缕的。
“嗯,还早着呢。”
“不早了,等会出去,娘亲阿宝她们不得笑死妾身”
“哪里会夫妻缠绵,天经地义,她们才不会说闲话。”
“相公,求求你了,快起来吧,今天你要北上京城呀。你的同窗朋友们,可能早就去到城外的十里亭,摆下酒席等候相送了。”
这一下,陈大秀才才乖乖的爬起床来。
鲁惜约娇羞地白了他一眼,赶紧穿衣服念及离别在即,日后相思苦累,昨晚鲁惜约爆发出无以伦比的热情,施展出浑身解数,逢迎着自家相公,几乎折腾了一晚上。到了早晨,陈剑臣居然还生龙活虎的,真是吃他不消。
累归累,但想起那些不可为外人道也的夫妻之乐,鲁惜约心中便如吃了蜜糖般,甜蜜非常。
相公,一点都不呆。不但不呆,有时候还很精怪呢。有些花样,就连她都不曾听闻过,不知相公是如何想到的,实在令人费解呢。
疑惑归疑惑,并不妨碍鲁惜约的幸福。试问天下女子,有谁愿意嫁给一个木头呆子的懂得情趣的男人,总能更容易地获取女子的欢心。
终于梳洗完毕,出得门来,见到莫三娘她们,果然被投以奇怪的目光,鲁惜约两颊飞红霞,螓首地垂,娇羞无限。
倒是莫三娘笑呵呵的,佯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她可是希望儿子和儿媳妇多多房事,早点生孙子的。
由于时间不紧迫,也没有什么硬性要求,可以很从容地吃着早饭。
一个时辰后,所有的琐碎事情都搞定了,陈剑臣和婴宁,各自牵着一匹马出到门口。
在天统王朝,马匹乃是重要的资源,这两匹马,还是依靠顾学政出面,才用高价购买下来的。给予两人赶路。毕竟坐马车的话,实在太慢。
陈剑臣不敢推辞,虽然他们不大可能真会骑着马匹万里迢迢的一路颠簸而去。但是表面上的功夫,该应酬的事宜,还得做样子,免得招人疑心。
挥挥手,开始告别。
阿宝是一个哭出声的,而鲁惜约早已是泪水涟涟,肆意地流淌在晶莹的脸庞之上,也不伸手去擦;莫三娘眼眶内同样溢满了泪水。
陈剑臣强作笑颜,道:“娘亲,惜约,阿宝,你们不要哭了。我此去京城,安顿好后就会想办法接大家一起北上。一家子从此以后,团团聚聚,不再分离。”
莫三娘重重的点头嗯了声,又吩咐道:“留仙有心即可,切莫太过于劳累费神。”
一一惜别,无论有再多的不舍,最后毕竟还是要放手。
在城内不可纵马,便牵着,得得得的从城门出去。
出到外面,走不多远,便到了那十里亭处,果然一大帮同窗都来了,其中领首者,赫然为顾学政。
他亲自来送,可见现在对于陈剑臣的态度已大不一样,分量变得甚重。
该叮嘱的话,早就说过了,剩下的,不外乎一些例行的告别套路,如斯又耗费了半个多时辰。
最后,顾学政交给陈剑臣一封书信,让他到了国子监后,交给一位名叫伊凡的先生,可以获得一些照顾云云。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