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0(2 / 2)

穿入聊斋 南朝陈 7699 字 2019-04-18

女鬼嘻嘻一笑:“刚赶跑个道士,又来了个胆大的书生,你看得什么书,借我看看吧。”嘴里说着个“借”字,手上动作却不慢,嗖的,一下子就从陈剑臣手里将书卷夺了去。身子毫无重量的一飘,下一刻,已飘到屋梁上,翻开书看起来。

“嗯,梦溪夜谈这里面都写着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呀,看不懂。”她刚开始入门读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自是看不懂陈剑臣的书。

陈剑臣仰着头道:“既然看不懂,就还给我吧。”

女鬼嘿嘿笑道:“还给你可以,但你要送一样东西补偿。”

陈剑臣哑然失笑,打趣道:“你要什么”

“我要你桌子上的这块石头。”

陈剑臣道:“你能拿去的话,便给你了。”

“真得可不许反悔”

“绝不反悔。”

女鬼面现欣喜之色,身子轻盈地飘落到书桌上,伸手便要去拿顽石。不料入手处极为沉重,沉甸甸的,根本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拿。

她为阴魂状态,拿捏实物本就不易,先天性便有许多不足。不过就算顽石重于百斤,也难不倒她。于是双手放上去,开始运劲,果然就顺利把顽石提起来。喜滋滋的,倒过来看,要看底部刻画着什么。

只见石底下刻画着四个甚为古怪的字符,笔画圆通横贯在一起,仿佛形成了一个整体。但此时,那些笔画突然像活过来一般,一笔笔,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光芒似剑,虽然凝而不发,但对于女鬼而言,足以造成一股莫大的震慑威胁。她“啊”的惊叫一声,双手一松,身体则快速地往后面躲着。

顽石重新落回桌子上,稳稳的。

“你这是”

女鬼被吓得不轻,好像见了猫的老鼠,远远躲在墙角去了。

陈剑臣一只手搭上顽石,轻轻地把玩着,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鬼搔着头,想了想:“我叫小谢。”

这名字很简短,不过起码有个名讳了。

“原来是小谢,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我是”小谢猛地抬起头:“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陈剑臣眨眨眼睛:“因为我问了你,为了表示礼貌,你就得回答呀。”

小谢歪着头,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便道:“长风山呆不下去了,我就只得来到这里了。”

这也行

陈剑臣暗暗一吐舌头,怎么感觉自己像个拐骗无知少女的怪蜀黍呢。呃,准确地说,是拐骗无知小女鬼的怪蜀黍。

“长风山是什么地方”

“本来长风山是一座很美丽的山,可现在已经被一位山神霸占了,那山神来自阴司,阴司是很可怕的地方呢。为了不被抓,我只得赶紧逃了出来。”

本着礼貌的大原则,这小谢真是有问必答,单纯得像一张白纸。

其实有些事情无需问得太仔细,陈剑臣也能猜测出个大概,这小谢不外乎是一个“孤魂野鬼”,因为机缘逃开了阴司的搜捕,没有进入轮回去现在阴司的管理各项不给力,遁逃掉的阴魂不在少数。

这些阴魂,宁愿冒着随时会魂飞魄散的危险,却也不愿意被阴司奴役。

自从知道阴司的本质后,陈剑臣自是明白阴魂堕入轮回的凄苦。这基本就颠覆了前一世对于阴司的定位认识。在另一个位面,阴司可是被视作“惩恶扬善”规则的执行者,不过用脚趾头想也能知道,那不过是古往今来无数百姓一腔热情的寄托愿望罢了。

这小谢也算福泽深厚,不但没有魂飞魄散,反而修炼有成,凝聚出一颗金丹,在鬼修中,亦算入门了。而为了进一步获取正统修炼的法门,她就必须要读书识字。无它,皆因天下道法,记载的载体基本都是用文字书写的,不识字,就算开窍了又有什么用

这就是很多妖魔鬼怪都想方设法地学习人类文化的主因。光凭着本能行事,吃人心喝人血的,终究是旁门外道,入不得流。

小谢逃下长风山,一路流浪,最后到了李府上,看中这一间被废弃的幽静院子,便起心留下来,当做了自己的书房。至于搞得李府家犬不宁的,她并未放在心上,只觉得自己没有害人之心,那便算与人为善了。

了解到来龙去脉,陈剑臣不由一阵沉吟。

小谢盯着他:“公子,你也是要来收我的吗难道你不是书生,而是乔装假扮的”她可不曾听说读书人也能降妖除魔,“专业”不对口嘛。

陈剑臣:“不错,我确实是要来收你的。”

小谢面容一变,身子飘荡而起,就要往窗外飘走刚才被顽石底部的字符一冲,魂神大震,怯意暗生,知道陈剑臣绝非先前的道士,根本不是自己所能对付得了的,唯有逃走。

窗外猛地抖落一张黄色符咒,准确无比地就贴在她额头上。小谢顿时像中了定身法,木头人般杵在那儿,只得两个大眼睛还能活动,惊慌地流转不停。

随即一道强大的气息出现,看得仔细些,竟是一个清秀俊俏得过分的书童从窗外迈进。

鬼修天生触感灵敏,小谢第一时间便分辨出对方的女儿身,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个妖身。

这是怎么回事

定住了小谢,婴宁施施然走进来:“公子。”

陈剑臣微笑道:“下面就看你的了。”

婴宁道:“婴宁会和这位小谢姐姐好好谈一谈的。”她在外面,自也是听到了小谢的讲述,在身世之上,油然萌生出几分同病相怜的感觉。

“那好,就交给你了。”

陈剑臣起身,居然打开房门走了出去,显然不想做旁听者,一切事宜都交给婴宁来处理。

这一些,都是先前就布置妥当了的。

外面风雨不休,淅淅沥沥的,打在屋顶上,打在树叶上,诸种零碎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