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啊,您里面请。”邵延杰今天也是穿得衣冠楚楚,一身合体的藏青色毛料西服,挺括合身,老人头皮鞋擦得光可鉴人,意气风发地迎来送往。
他没法不开心啊。
谁都不知道,一次内部的文物鉴赏交流会,被市里面定位为精神文明宣传重点,大张旗鼓地在市中心,搞了这么一场艺术品展,他邵延杰的名头,也第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说到这里,他就不能不佩服萧强,一个刚十多岁,不到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居然能看得这么远,不光是把市里面的心思猜到了,也把那些老余算计的行内老家伙们也摆了一道。
当初接到市里面的通知,说要大事宣传,在文化宫搞一次大规模的展览,而且希望能够定期举行,为宣传西南,发展西南做出贡献,古董收藏行业内那是人人振奋,个个争先,都表示要来组织。
可是当听说市里面没钱,所有开支都要个人掏腰包,连租用文化宫的费用,都不能报销,还再三申明,展览会是宣传我国悠久文化的机会,会场上绝对禁止出现金钱交易,否则展览会取消不说,还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时候,当初闹得最响的那些人,纷纷偃旗息鼓,悄没声息了。
他们都在笑话,没有利益,谁肯干,除非傻子还有可能。
邵延杰就是他们说的那个傻子,在众人退让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毅然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说实话,这展览会办是不办,邵延杰也是心里没底。
办,搞这么一次展览会,这要花多少钱啊,还都得个人掏腰包,想想就肉痛。
不办,他当初在业内拉人加入内部交流会,不就是想要借此形成规模效应,把自己的名头打响吗,现在政府帮你搞宣传,不是比自己来搞反响强烈得多
正好萧强考完试,过来拿新的字画回去制作赝品,他就把难处对萧强说了,萧强当场就明确表示:“办当然要办不但要办,而且是大张旗鼓地办”
那小子居然直接拉着自己,到银行办理了取款手续,将租用场馆的八千块钱拍到了他的手上:“照我说的办,你不但不会亏本,说不定还能小小地赚上一笔”
收门票,三块钱一张,几块钱一个的展览会纪念品,他砸巴咂巴嘴,这能有多少钱。
不过想着成为西南乃至全国文物界龙头的诱惑,又是萧强出钱,他还是拍着胸口应承了下来,现在看来,真是太英明了
门口迎宾的小朋友,一来就制造了热烈的气氛,大厅入口的宣传员,再一次挑动参观的人情绪,进去的人都兴高采烈,出来了,大多都涌到纪念品摊位,买上一两件仿制古董,乐呵呵地离去。
光是一个上午,门票就卖了三千多张,成本都收回得差不多了,加上纪念品的收入,连着两天的展览会下来,这次还真是小小的发了一笔。
抛开经济上的收益,名誉上的收获才更是可观,为了得到一个展览会的席位,全市的业内人士都求上了门,他轻而易举地就借这次展览会,与他们就建立西南收藏家协会达成了初步协议。
这个民间性组织,在报备政府有关部门以后,也得到了首肯,说是我省以后的收藏爱好者,也能有序管理了,对此大加赞赏。
早上政府胡秘书来了以后,自己的地位更加巩固,其他地方不敢说,在西南省收藏界,自己也是名声鹊起,用萧强那小子的话来说,那也是个“腕儿”了
这来的都是以前他需要奉承的收藏大家,现在见到他,也是拱手致礼,道一个“邵会长”,哈哈,我也是会长了,西南省收藏家协会的邵会长。
人逢喜事精神爽,邵延杰现在看什么都觉得亲切,见到谁都是客套一番,着实有些会长的派头。
文化宫下面的大厅,是普通游客参观的地方,摆放的东西要么是收藏者的非卖品,要么是仿制品,或是不值当的,在文化宫二楼,与熙熙攘攘的大厅,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正中一百来平方米的回廊上,都摆放着行内人士提供的精藏品,旁边有个小会场,由个人收藏者拿出自己珍藏的文物,由公推的识宝人士进行免费鉴定评点,许多行家也在那里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在回廊周边,是一个个教室改成的休息室。
说是休息室,其实大家心照不宣,一些业内人士,两两一组,进入休息室,然后在门口挂上高档饭店才有的“休息中”牌子,其他人便会不去打搅,而另外寻找空余的房间。
“邵哥,今天怎么这么精神啊,对了,我不应该叫你邵哥了,而是邵大会长”一个有些变声的嗓门在他身后响起来,邵延杰转身一看,哈哈大笑,忘情地抱住那人:“萧老弟,你可来了,老哥可想死你了,还以为你摆架子,不肯来了。”
他一眼看到萧强身边的林怡,打趣道:“哦,这是哪家的小姑娘,这么漂亮,怎么跑到我们这些钻到黄土中间的老古董里来了”
林怡羞涩地抿嘴一笑:“邵邵叔叔好。”
“叫什么邵叔叔,我有这么老吗”邵延杰作吹胡子瞪眼状,“你是小萧的朋友,就和他一样,叫我邵哥好了。”
他多年打滚的经验,看到林怡,哪还不知道她和萧强的关系。
“就叫邵哥吧。”萧强见林怡还有些放不开,帮她解围,“邵哥,我和小怡就是来凑个热闹,你忙你的,我们四下转转。”
“好好,你们随便看。”邵延杰也真是忙,他此时身份不比以往,一个个老前辈他都要照顾到,许多生意往来的朋友,也要应酬,实在是脱不开身。
其他人看到邵延杰对萧强的亲密,都很奇怪,这个少年明显不是他们行内的,怎么跑到二楼业内专门的交流会场来了,而且看邵延杰和他非常熟悉的样子。
有人向邵延杰问起,他脑筋一转,回答道:“那是一哥小朋友,是一位香港鉴定大师的弟子,帮我鉴定过很多古董。”敷衍了过去。
这时候,古董收藏才刚刚形成气候,专门的鉴定师极其稀少,大家都是凭着故老相传的经验,来判断古董价值,听说萧强是香港古董鉴定大师的亲传弟子,许多人看他的眼光立刻就不同了,一些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萧强还不知道,他一转身,就成了一位鉴定大师的弟子,带着林怡,挨个展台,细细把玩评点,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