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研究员,除非是带着具有极大研究价值的科研课题。否则就算到了国外,他一样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
国外的私人研究,比萧强还要冷酷无情
只有在他的研究课题,具有相当价值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在国外的某所大学,或是国外的政府机构中,找到一个位置。
但是,他既然具有这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国内一样也会尽全力支持,所以,他到不到国外,又有什么区别呢
萧强脑子里转着念头,心里面也在不停地计算。
他也知道,基础研究才是科学的根本。
基础研究,说是不会大量投入,但他还是决定,等到委员会成立以后,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看看是不是有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投入少量资金,做长期研究。
而且,萧强所允诺的工资收益,也让所有已经打算留下来的人,都满意到合不拢嘴
萧强很清楚,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有个通病,就是耻于谈钱,这大概是不符合古代儒家的君子要求吧。但实际的生活压力,希望过上体面生活的渴求,又要求他们,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而因此,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显得扭扭捏捏,似乎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实际上主要还是在争取更好的工资要求。
结果,当萧强宣布收入标准的时候,顿时,以前绝大部分都不表态的人,都立刻答应下来,同意留在公司里工作。
萧强指定的工资标准,是按照每年北京的平均工资水平,给于十倍报酬另外,有配偶的,其丈夫、妻子如果经过委员会审定,符合一个研究人员的要求,也能加入研究工作。即便没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光靠一方的收入,也能让他们一家,在京城过得舒舒服服
这个善举,让所有同意留下来的人,都感激涕零。
当然,萧强明显不是一个慈善家,工资的收入,和每年的研究经费拨付一样,每年都会经过委员会的考核。考评成绩差的研究员,其工资收入就会下降半分之十,到最后一级,则就直接解聘。
要不是有这一条的规定,可能留下来的人,还会更多
这次见面会,虽然有些人失望,有些人还是义无反顾地决定了要出国,有些人对萧强有所顾虑,但总的来说,萧强提出的,和以往官僚式的科研管理方式,完全不同的开放研究形式,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
留下来的人,达到了六百六十三人
这个成果,让萧强惊喜得几乎要失态
有了这么强大的科研队伍,他要研究的所有项目,基本上都能得到内部的强大支持,这让他怎么不欣喜若狂
就在国防科工委的大礼堂,借着所有人都兴高采烈的时候,萧强拿出了厚厚一摞的工作合同。
上面详细列出了各自承担的义务,和应该享受的权利。
如此详尽的条款,足足写了有十八页,这是萧强邀请帮助他办理外资合股手续的、香港景泰律师事务所,派遣精通国际劳工法律的律师,专门赴大陆考察了国内相关法律之后,所拟定的条文,内容严谨。让这些习惯了做事有板有眼的科技工作和大为赞赏,同时也对萧强更加具有了信心。
这个时候,萧强才带他们,到了刚刚被审批下来的公司用地,去作实地考核。
当看到一片片农田,几栋古色古香的农村土屋,这些科技工作者,全部傻了眼
这就是萧强吹得飞上天的寰宇电子这就是那个号称三个月创造两亿收入的国内第一电子企业这就是萧强鼓吹的,要建立全国、全亚洲、全世界最先进科技发源地的研究中心
厂房呢生产线呢工人呢研究设备呢我们研究所需要的助手呢
我们上当了
萧强手握他们的工作合同,笑眯眯地跟在后面。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只是,在面包烤熟以前,大家还是要就着番薯,想办法填饱肚子。
至于毁约,开玩笑,看看合同吧,上面巨额的赔偿金,足以让这些科技工作者,卖身一百年,也赔不起,所以,大家一起同甘共苦吧
在一无所有中创业,其实也很有趣的。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我们的公司
更新时间:200878 0:10:27 本章字数:7836
看着荒凉的田野,和破烂的乡间土屋,很多人的脸色,都变得相当难看。
“萧总,请问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你给我们准备的研究中心”有性急的就问了起来,要不是估计着知识分子的脸面,恐怕早就有人破口大骂了
萧强神秘地一笑,指着远处一片建筑:“请各位少安毋躁,跟我到那边去,就知道了。”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在远处,有一片别墅群,大约有十来栋的样子,外观似乎是仿照欧式建筑式样。在别墅群的中央位置,还有一栋三四层高的灰白色建筑,看上去就像是中世纪的欧洲城堡。
这么一点点建筑,也能称之为研究中心
好多人都显得面色不虞,只是这里荒郊野外的,自己要独自一人走回城里,实在不现实。萧强又是极力邀请他们过去,这些人忍了忍心中的怒火,还是勉强跟着他想那片别墅群走去。
其实这片别墅区,是萧强才花了三百万,从别人手上买的。
自从沿海一带,尤其是海南,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兴起房地产热以来,随着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赚到钱。渴望发财多年的中国人,仿佛一下找到了致富的门槛,都一窝蜂涌向广东、福建、海南,掀起了一波建房热潮。
这些人,有很多是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野路子建筑工程队,他们不知道房屋该怎么建,需要怎么设计,都是别人怎么修,他们就怎么修。还有好多,是在别的工地上当过几天泥瓦匠,就会到乡间,拉起一支队伍来,跑来赶这股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