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7(2 / 2)

听着姐弟俩的争吵,波特以手抚额,无言以对。

她怒气冲冲的回到了自己地房间,将门重重关上。

这还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吗

t他们不在饭后吃着爆米花土豆片看电视,却热衷于跳舞机游戏,他们口中谈论的,不再是电影,歌曲,而是什么美国宝贝。

那个该死的中国人,把我的家庭搞得一塌糊涂

初赛都已经结束一个月,可在美国,对美国宝贝的谈话却越发热烈起来。这短短的一个月宝贝培训时间,不但没有让这个话题沉寂下去,反而更多的话题,被各家媒体暴露出来,以至于大众对美国宝贝活动,更加充满了兴趣。

什么某某选手,曾经做过隆胸手术啦;什么某某选手,早在十三岁就有人流经历啦,太多太多的新闻被狗仔队暴露出来。

选手的否认或是哭泣,亲友团,拉拉队地愤怒驳斥,她的同学,朋友的现身说法,媒体上充斥着关于美国宝贝的报道。就是那些大明星也没有享受过如此追捧。美国人民从不当心自己没有新闻可看。

六个分赛场,每个分赛场初选过关的选手都有一百八十人,总数达到一千零八十人。

他们聚焦了整个美国的目光,他们享受着在放大镜下生活的痛苦,但又满怀着成为明星的憧憬。媒体和用户的追捧,让他们飘飘欲仙。而他们,又反过来愉悦了美国的电视观众。还有那些成为过评委的电视观众在各种脱口秀中,谈论着掌握他人命运的兴奋感。那种高高在上,选手们战战兢兢乞求观众手下留情的表情,都让他们充满了成就感。节目观众第一次发现,他们成为了节目的主人,而不是衬托节目的材料。

初赛刚开始没有几天,寰宇公司就宣称将用高科技手段,更大程度的保证比赛的公正性。他们在舞台的后方挂起了一张大的投影屏幕,每个选手上台表演,网友对她的支持,用醒目的数字标列出来。

在节目的后台,主委会还专门用程控电话,让所有在家的电视观众,也可以通过电话的“1”“2”两个按钮,表达自己对选手的支持或是否定。这样,电视观众网民现场观众成为了主宰选手命运的最高裁判者。

通过这样的手段,美国宝贝选拔节目,成为有史以来,观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档节目,从而在美国电视史上留下名字。

但波特知道,寰宇公司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在让最多的观众参与到这个节目的同时,他们也赚得盆满钵满。不说电视广告费,不说网络广告费,不说选手签约费,光是他们他们的电话投票,就让寰宇公司的老板笑的合不拢嘴来。

每个选手上台,通过电话做出的支持或否定,其数量就达数万而这个数字,还会随着第二轮比赛的开始,大幅增加。

寰宇公司通过和电信公司达成的分成协议,从选手和观众身上得了最大的利益。那些狂热的电视观众,在月末交纳电话费的时候,才会发现,他们因为看这个节目,付出了多少电话费

让波特又遗憾又嫉妒的是,虽然他在报纸上揭穿了寰宇公司的图谋,但在各种脱口秀节目中,那些电视观众一致认为,这是值得的。他们没有花钱到现场去看,用这种方式够入场券也是应当的。

每当这个时候,波特总会愤愤不平。我为什么会这样,他好心好意指出了那个中国小子的险恶用心,观众却不领情,还帮他说话那个年轻的亿万富翁,用各种手段,从他们口袋里掏钱,可他们居然还乐呵呵的说:“棒极了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享受”

不可理喻

波特感到了一种危机。

作为一种专栏记者,掌握美国人的心态,才能投其所好的写出文章。可是现在美国人的心态都被扭曲了,被那个躲在角落里数钱的中国小子给扭曲了,他写的批评文章,一再遭到读者的驳斥,不是寰宇而是读者总编已经警告他了。如果再和读者对着干,他就别想再拥有专栏了。

这实在糟糕透了

明天,明天就是第二轮的比赛开始,那个中国小子,还会搞什么新花样吗

一九九一年,十月一日,眼看专栏即将被总编取消,为了保住饭碗而努力歌颂美国宝贝节目的纽约时报记者,波特先生,一早就带着全套设备出了门。

为了照颈尽量多地观众观者和参与要求每一天的比赛,都是安排在晚上八点以后才开始。

可是随着美国宝贝节目的影响度不断扩大,随着观众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寰宇公司成功地将一个普通的电视节目办成为一个举国欢庆的文化盛宴。既然是文化咸宴,那么就不仅仅是晚上的一出栏目,而包括了白天的娱乐庆典。

萧强利用自己和洛克菲勒等,在日本金融风暴中的一点点合作关系,利用广大的观众、拥戴者队伍向扭约市政府申请到了洛克菲勒中心广场作为活动的举办地。

波特前来的时候那些热心的选手支持者,早就已径在广场上活动了。他们高举着写着自己支持选手名宇的牌子,在广场上作各种表演。跳舞、杂耍、演唱以获得来此游玩、过路的人的支持请他们务必要投某某选手一票。

这些后援团的队伍庞大在相互拉支持者的过程中。也不断向四周扩散。百老汇、博物馆一带。都有成群结队的拥护团出没。

波特一边走一边拍照。来到中心广场的时候。看到这里拉起了一张张幕布,并在幕布上方横拉了一块布,以遮挡强光直射。襄宇公司似乎是要播放这次比赛的节目,以吸引游客围观,进一步扩大美国宝贝的影响力。

他也正好走得有点累了,便在一块幕布前面停了下来。投影光线落到了幕布上波特奇怪地发现这并不是美国宝贝的现场录播场景而是一部影片的剪按花絮。

剪接镜头中,出现的全部是亚洲人的身影。而且看面部特征,很像是中国人。波特一下就没了兴趣。

中国人的电影他们会拍电影么如果寰宇公司想通过这个活动推销中国电影,那他就打错了算盘。

美国人谁会喜欢者中国电影。

他正想走,却看到一个电影画面,一辆飞驰的摩耗,越过了几辆燃烧汽车的车顶,落在了公路上疾驰而去。这个镜头还有些意思。

他微微笑了笑,美国人喜欢刺激这些危险的镜头能让他们热血沸腾的就是好电影。波特掏出一支烟用打火机点燃,却看到屏幕上的画面变了。屏幕上的背景看来很熟悉却有无数的身穿统一制服的人跑来跑去准备各种防护措施。

他略一思索,就想起来。这正是刚才那个电影特技画面中的背景。而随着画面地变化,他马上明白这就是拍摄那个特技镜头的全过程花絮。

“这是一部特技电影花絮么“一个声音在波特身后响起来。

他回头一看身边已轻围了几个人上来。他们都盯着投影幕布看上面工作人员,紧张地忙碌着。

西方的观众追求的就是刺激。一些普通的飞车特技表演,都会受到千万美国人地追捧,这时看到投影机播放的不是电影。而是特技表演,慢慢的开始有人围了上来。

特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