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3(2 / 2)

他一点不敢迟疑,立刻讨好地向车里点头微笑,虽然不知道对方是否能够看见。但万一这位美国富豪真地买下工厂,那自己不就是对方的手下了

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是绝对必要的。

警卫地电话直接打到了工厂总经理办公室,立刻引起了一阵剧烈骚动。

在南斯拉斯联盟时期,这个工厂还是国有企业,但自从东欧集体转向。所有的国有企业,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私人企业。

这些爆发起来地新富们,通常就是原企业地主管。

虽然这些新富翁们,一夜之间腰缠万贯,但这个暴富,基本还是账面数字,是企业地本身价值。没有经营生产,无法产生效益,自然这个数字就会持续贬值。

但东欧这些年地经济像坐上了过山车。跌宕起伏。剧烈震荡。企业过得度日如年,每况愈下。

这个时候,听说有美国富豪准备前来购买工厂,别说工厂地老板,就是厂里上上下下的员工,也是喜笑颜开。

大门打开,几千号员工列队欢迎。凯迪拉克和奔驰缓速从他们面前通过。接受他们的热烈欢迎。

这个场面,要是再铺上红地毯,就和迎接国宾没什么区别了。

要是再早几年。工厂还在国有时代,厂里的工人还要多两倍以上。只是随着工厂主人的改变,许多工人都被解雇,要是美国富豪再晚来一两年,可能工厂连设备,都会被拆光来卖了。

工厂的总经理带着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毕恭毕敬地等待在工厂总部。

凯迪拉克停下,克罗地亚司机快速从车上下来,替老板打开车门。一个五十多岁的美国人,穿着手工西服。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投资顾问一样地青年人,也是西服笔挺。一看就是上等人。

后面地奔驰车也停下来,一群一看就知道是保镖的大汉从里面出来,毫不客气地将围观的人群推开。

“这就是有名的普拉重型机械厂怎么这么破旧”美国富豪没有和总经理握手,而是四处看着。瞧着总部那老式的苏式建筑,皱着眉头用英语说道。

工厂管理层里,懂得英语地可不在少数,总经理生怕买主抽身就走,立刻讨好地说道:“这些设备虽然陈旧。但我们保养得很好,所有设备就和刚进厂一样。您不如到我的办公室一坐,老板马上从萨格勒布坐飞机赶过来。晚上就可以到。”

“是么那我们去看看设备吧,我希望实地看一看。再作决定。“那个美国富豪倒是个实干者,当下就要到厂房里看设备。

“这个,不如等到老板来了。让他给您介绍如何”总经理为难地说道。

要是这个美国富豪看到了厂房里的设备。会不会转身就拂袖而去

“不用了我的时间很宝贵。现有第一手资料,对于我们和贵方交涉。也有必要。“那个跟在美国富豪身边。类似于投资顾问地青年人坚持要去工厂实地考察。

总经理坚持不过。眼见两人在保镖的护卫下,已经向厂方走去。他和管理层交换一个眼色,快步跟了上去。

果然如他所担心的那样。那个名叫梅伊的美国富豪,对工厂的每一个设备,都非常不满意。

那个叫做雅各布地投资顾问。也是诸多指责。在他们口中。这个工厂的所有东西。包括设备和工人在内。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家伙”。早就应该被淘汰了。

一直到晚上九点,工厂的老板从萨格勒布坐飞机赶到,才把他们从工厂里请了出来。

工厂老板已经查过这位美国富豪地身份了,梅伊是一名货真价实的美国人。他以前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但因为购买了大量微软的股票。随着微软地股票不断升值。他也成为一名亿万富翁。

但这名富豪干了多年的工程师,还是乐于此道。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动了心思。决定抛售手里地微软股票,踏踏实实作实业。

确定了买主的身份并非杜撰,普拉重型机械厂的人。都快要欢呼起来了。老板和总经理尽力讨好着梅伊,尽其所能地满足他地要求。

好在这个富豪似乎是下定了决心,要购买这个工厂,所以虽然在他口中,将整个工厂贬得一无是处。但也没有抽身而去。

经过一个月的谈判,工厂老板以三千万美元的价格,将工厂卖给了梅伊。

工厂原老板拿着梅伊兑付的支票,开心地回到萨格勒布,继续他花天酒地的生活。可普拉重型机械厂的所有员工,却提心吊胆地等待着美国新老板的分派。

梅伊显然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他马上就从美国请来了专门地勘测队伍,对工厂地布局、设备提出了专业地意见。

鉴于梅伊要求建立一个全球最先进重型机械厂,他们建议将所有的旧设备,都全部处理掉。然后重新购买新设备,重新建设现代化厂房。

梅伊接受了专家们地意见。

原有的旧设备,当下就被甩卖出去,各种设备虽然老旧。但总还值几个钱。在工厂员工复杂的心情中,厂里的设备一样一样被拆除变卖,两个月时间,普拉重型机械厂,变成了一个只剩空荡荡厂房的空架子。

好在美国老板马上又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工厂总部大楼前面,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宣传板,上面有美方设计专家的新厂区设计图。

上面描绘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现代化工厂的图纸。现代化的厂房、洁净车间、新办公大楼等等。都如一张大饼,让所有员工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厂房、办公大楼都被拆卸工程车,夷为平地。

满怀着对美好明天的期待,抱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工人们,拿了两个月地工资,安心地回家等待。工厂的各级管理人员,则待在厂区,帮助老板处理各种事务。

他们的另一个任务。则是接受管理一家现代化重型工厂地培训。

所有的老师,都是从美国高薪聘请而来,管理也非常严格。对于这些原先的管理人员来说。这次培训,无异于地狱一般的存在。培训到了高峰时期,他们甚至长期待在专门的培训基地。接受被称呼为“军事化管理”的培训课程。

虽然很苦、很累,但这些管理人员还是安之若怡。

毕竟,美国老板让他们接受如此严格的培训,至少说明对方没有将自己扫地出门的打算。

要想成为受人羡慕的高级白领,吃点苦算什么。

就在他们憧憬着以后身穿高级西服,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大楼,通过电脑管理公司各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