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常常是用力一拳击出去,却总是打在棉花上,没有着力的地方。
但要稍不小心,又会被棉花里隐藏地针,扎伤拳头,让他们感到疼痛。
国内组建的那个数字化师,经过两年训练,掌握了全套技战术。
随着寰宇公司推出了后续改进型号,他们也将旧装备送回寰宇,经过翻新,替换了一些元器件,转手卖给了一些需要便宜货的非洲小国。
结果,国内组建的数字化试验师,等于是不花钱,就更换了更新式的装备。
新式装备体现了寰宇公司最新地技术结晶,只专门供给国内部队,没有向外销售。
其中处理器采用了光子电脑项目小组的部分研究成果,采用了封闭机盒激光信息传输技术,扩展了带宽和处理速度。每套单兵装备就相当于以前的工作站级别,数据处理量更大、更快。
更大地改进,在于利用新技术,开发出来的一款单兵全频段数字加密电台。
这款电台,在面临敌方电子干扰的时候,可以利用缩短电池持续供电时间的方式,发送大功率信号,保证五百米范围内的通讯。数字传输技术,使得一秒钟内即可传送出士兵所需的基本数据,协调部队之间的相互配合。
营连一级所配发的大功率电台,更可使得无障碍通讯距离,拓展到两公里距离,顺畅指挥所属部队。
新装备的另一个改进,则结合了寰宇公司在太阳能研究上的新成果。
特制的塑料底基太阳能充电装置,可以和军服、头盔等结合在一起,在平时就能为电池充电。哪怕太阳能充电装置部分损坏,也只是降低了光电转换效能,还能起到部分作用。这就使得士兵的持续作战效能,进一步加强。
寰宇公司也正在研制新的生物燃料电池,预计研制成功以后。可以让单兵系统地持续供电时间,延长到两天,足以满足正常作战需要。
军方本来想在数字化试验师取得经验之后,就直接建立一个集团军规模的数字化部队。但为了不引起其他国家反感,才改为扩展到军级规模。
直到去年,德法军团已经全部数字化装备,配置完毕。美国也组建了十五万人的数字化部队,中国方面才不声不响地开始准备筹建自己的数字化集团军。
同样是在大规模组建数字化部队,美国的花销。比其他国家都大。
德法军团的数字化装备,全部是采购至中国,加上当初帮助寰宇公司获得最新型号光刻机的回报,他们的购价,只及美国自行生产价的三分之一。
而美国最初不打算在技术成熟之前,大量组建数字化部队。
但其他国家都争先恐后向寰宇公司购买数字化装备。其中最刺激他们地,是古巴方面,利用第三方。也悄悄从寰宇公司,购买了三万套数字化装备。
这个消息一经披露,美
勃然大怒。
他们一面指责中国搞军备竞赛,一面迅速加快本国的数字化部队建设步伐。
美国投入巨资,每年向国内生产商购买七万套数字化单兵装备,两年时间,终于建立起四个师规模的数字化军团。
为此,他们一共花了数百亿美元的经费。
可是。美国人还是不放心,他们继续投入上百亿美元的研究经费,一面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更多的工厂。
因为,相比中国每年生产上百万套装备的生产能力,美国的产量太少了
照五角大楼估计,中国地实际产能,应该比暴露出来的还要高。寰宇公司之所以每年仅仅出口百万套装备。目的是有意控制产量,以把持市场。
这就意味着,中国方面如果愿意。可以在一年之内,让所有的部队,都变成数字化部队
假如这个猜测没有错,万一中美之间爆发全面战争,在数字化装备的帮助下,即便是新征召的士兵,都具有很高的战斗力。
精兵政策,这就是精兵政策。
那上千万退役的士兵,重披战袍,有数字化装备协助,他们至少能发挥出精锐士兵百分之七十地效能。这该是多么强大的战斗力,又有哪一个国家,敢去招惹这样一个国家
算算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五角大楼地那些将军们,只要稍微一想到和中国开战的可能性,就痛苦得睡不着觉。
因为萧强这两年都关注着光子电脑的研制,所以也只是稍微了解一点数字化装备的情况。
听到老爸问起,他也就简单介绍了一下。
三人随意聊着天,电话响了起来。
电话旁边的墙壁上,柔性液晶屏亮了起来,显示出一个人像。
这是寰宇公司地内部电话,只有公司内部电话,才具有光纤通讯可视电话的功能。
由于公司内所有的通讯都采用光纤,作为公司福利地一部分,居住在公司里的每个员工家庭,都安装了这种可视电话。
用发光有机物制造的柔性屏幕,可以直接贴在墙壁上、摊在桌上,通过摄像头,传送视频信号。
内部人员通话,只要电话拨通,拨打一方的头像,就会自动出现在对方的屏幕上,以供对方识别。
萧强看到屏幕上出现的,正是已经放假的光脑研制小组负责人肖劲,但在他身后客厅沙发上,还坐着欧宏博等人,正围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讨论着什么问题。
他笑着起身,抓起电话:“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不是放你们假了吗怎么还聚在一起开会”
“萧总,我就是为这个事情找你啊”肖劲苦笑着说道,“这些科学家啊,让他们休息,比要他们命还难你看看,我这几天到处转了转,虽然你封了实验室,可是他们还是三五相约,聚在一起讨论问题。这样哪里能够安心休息我还听他们家里人说,这些天,他们就没有准时睡过觉。光电分组的老陆,陆研究员,你知道吧。他回到家就查资料,听说已经两天没睡觉了我只能每个人家里都去转转,强迫他们休息。可这也不是长远之计啊,萧总你看,照这样下去,他们不但不能修养身体,反而会加重负担,垮得更快啊”
萧强看着他身后,那些心无旁骛争论的科学家,也是苦笑。
公司每年,都给了这些研究人员一个月的带薪休假时间。可真正实行起来,每年遵照规定休假的人,还不到应该休假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大多数人,名义上是在休假,但依然默默地在家里搞研究。还有些人,跑到其他研究人员那里去,向别人借实验室,被萧强发现了,最多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