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6(2 / 2)

无法收集到的,想来多花几天时间,也不见得就能知晓。

用一句中国电影台词来形容: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共党太狡猾,才遭致失败

于是,十几名各大财团的代表纷纷作鸟兽散,会议室里,转眼之间就人去楼空,只留下满桌的空咖啡杯。

敌人确实太狡猾

各大财团的代表们关注下,加州太阳能公司在太阳能电池组制造完成之后,第一件事情不是进行太阳能电站地建设,而是加强了保安措施,严密保护已经加工完成的太阳能电池组。并找到了波士顿财团他们要投保

加州太阳能公司要求波士顿财团为这批太阳能,承担上百亿美元的保险

我靠

太狠了

要是波士顿财团不肯保险,一旦电站建设遭到财团阻挠,建设失败,公众都会明白,是几大财团在里面动手脚。少说也会让这些财团闹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可给他们投保,万一上层最后交涉失败,最后被迫动用极端手段,最后这个帐单,还是需要财团来支付。

而且是波士顿财团自己来支付

波士顿方面肯定会大生怨气,以后地行动,会不会与其他财团之间起隔阂,就很难说了。

总之,是承保也不好,不承保也不好,刚刚还笑容满面的波士顿财团代表,马上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苦着脸一通一通电话打出去。

答案是:不保

上面的意思很简单,对方找到波士顿财团承保,说明对方也没有信心保护太阳能电站的安全。那也可以表示,对方在美国的势力,是在地下。他们没有什么,可以拿到明面上来的力量,保护电站的安全。以财团的考虑,双方肯定会最后谈崩,电站也必然会被武力破坏、摧毁。

让波士顿财团,来为对方背书,他们坚决不会答应

那些眼瞅着波士顿财团,看他们是否和自己一条心的财团。放下心来。众人来回拜访,也承诺会动员财团力量,帮助波士顿财团,将这件事的影响,压到最低。

这边波士顿财团的代表刚刚放下心来。第一花旗银行的代表,心又揪了起来。

加州太阳能公司,向波士顿财团投保被拒,结果他们转过身来,又跑到花旗银行,前去投保:高调投保

他们邀请了上百家媒体,先开了新闻发布会,绘声绘色地将他们到波士顿财团投保。被拒地事情说了一遍,随即就表示,他们将继续寻找新的保险公司,对象就是第一花旗银行。

新闻发布会上,加州太阳能公司的发言人声泪俱下,真是闻者动容。听者流泪。那名发言人在最后,在一片闪光灯映射下,振臂高呼:我就不信,在自由民主的美国。找不到一家公司,愿意保护我们的安全美利坚合众国万岁自由万岁

自此,一场令所有财团瞠目结舌地大表演,在纽约上演。

张灯结彩的宣传彩车,一路走。一路宣传太阳能的清洁无污染,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同时,所有的纽约市民。也都知道了,有一家加州太阳能公司,决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建设美国第一个商业太阳能电站,造福全体美国人民。

并且,无数的小道消息开始在地下流传,将美西公司的遭遇,渲染成为石油利益集团地牺牲品。

美西公司是什么样一个公司,以前没有多少人关心。但经过公司股票超出常理的疯长,随后突然宣布破产,大起大落也带来了无数股民的大喜大悲。此时在美国的金融之都纽约,不知道美西公司的人,还真没有多少。

传播谣言者,将其前因后果,说得如同亲眼所见。

财务报表、股价走势,等等,也清楚地表明了,以洛克菲勒财团为首的全美几大财团,用近乎恶意收购地形式,强行成为美西公司的主要股东。而转过身来,他们就将公司宣布破产,此种行为,无论怎么分析,也找不到一个与阴谋无关的解释。

一下子,石油能源与新兴能源之间的殊死战争,成为了吸引全纽约市民地话题。

几大财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控制着相关的媒体报道,暂时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还没有类似的谣言在传播。

可这个封锁太脆弱,立刻被网络所打破。

现今的寰宇网,延伸至七大洲,就连落后地非洲,也牢牢打上了寰宇网的烙印。在比较富裕的南非等地,寰宇网地普及率并不亚于亚洲。

一个个帖子,被

各个国家的网站论坛,并被译成数十种语言,为数百载。

人们赫然发现,在他们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新旧能源霸主之争,就悄然揭开了序幕。

各大财团被弄得手忙脚乱,无数的媒体这个时候,也不能装聋作哑了。他们派出大批记者,围追堵截,寻找最新的消息,太阳能横空出世,已然成为二零零四年末,最具轰动性的新闻。

话题在几天之后,就脱离了单纯的新旧能源之争,而被引向更加广泛深入。

汽车工业,几大汽车制造集团都先后表示,早在九十年代初,他们就开始研发以新兴能源为动力的汽车。电力汽油混合轿车,早已不是新闻,一次充电加油,即可以行驶数百公里,完全具有实用性。

但在最后,这些汽车集团也表示,对于加州太阳能公司的能力,表示一定的怀疑:他们能不能建设成一个庞大的太阳能电站,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

并且,石油产业如此匆忙被取代,代表着大批旧式轿车将被淘汰。

许多家庭才购买的轿车,就被迫换用新型电力汽油混合型轿车,从成本上来说,也是不划算的。因此,这些汽车工业集团,也表示,这个替换过程,必然是渐进的,就算太阳能技术成熟,也需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逐步更换。

随后,美国电力公司们,也纷纷主动找到了各大媒体,发表他们的看法。

电力公司的说法很简单:如果不更换现有电力系统,采用超高压交流输电系统。他们也会支持太阳能电力逐步走向民用。但是如果要让他们将现有电力传输系统,全部转换为直流输电网,这个投资高达数万亿欧元,是个人都承受不了

你方唱罢我登台。

电器公司也迅速跳了出来,向公众疾呼:采用交流电。现有的电器全部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采用直流电,拿所有的电器全部要找回,进行电路改换,电器公司无法承受如此大地回收成本。要是强行推广太阳能直流电网,他们只能宣布破产

一个又一个行业,站了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或是支持新能源、环保人士,毫不保留地支持太阳能;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