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鸣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原因,首先,他是被张明的举动感动了。现在肯吃苦的青年太少了,不管张明出于什么目的这样做,能迈出这一步就不简单;其次,他知道张明是扬专员的人,以前杨专员还是杨书记的时候两人不是很融洽,现在杨书记成了杨专员,他想通过抬举张明来向杨专员传达一个信息,自己是尊重杨专员的,对杨书记的人决不敢马虎。上次为选团委书记一事有可能让双方有了猜忌,这次正好弥补以下裂痕。第三,他想让张明知道,他是一个用人唯贤的领导;第四,当然是想让张明感激自己。
张明对自己能够引起这样的关注暗自欢喜。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他选择到柳镇去挂职,是经过了精心策划的。
主要目的是吸引眼球,引起关注。下级的一个最大的苦恼是得不到领导的关注。如果选择到
条件好的企业去,你和大家有什么两样你就是庸人一个,你永远都不可能得到上级的关注。你必须要和别人不一样,你必须为常人所不愿为,做常人所不愿做,舍常人所不愿舍,最后才能得常人所不能得。说白了,就是作秀,一场政治秀。
第四十二章政治秀2
另一个原因是想干点事业,将自己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自己既然想当官,就应当成为一名搞经济的干将,否则在现在这个背景下,官不但当不上去,也当不下去。
选择到柳镇金属制品厂挂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对各企业现状与前景的分析。中江县城的企业,无非就是什么棉纺厂、毛巾厂等,这些企业效益差,企业的领导也都是些无能之辈,最拿手的倒是玩手腕。跟着他们能学到什么呢
柳镇就不同了这是一家典型的民营企业,但名义上还是挂靠在镇经委,说起来也算乡镇企业。厂长柳全是个人才。他是这个企业的创始人。据说,企业最初是十几个人合伙,在赚到第一桶金时,几个小富即安的合伙人竟然提出了分钱散伙的建议。是柳全坚持不同意散伙,并变卖了家里的楼房来购买了几个动摇者的股份。
结果,几个走了的人至今还是在小打小敲,跟着他的人都成了大股东,成了厂里的主要领导。
在张明看来,中江县将来要么不出著名的企业家,出,就一定是柳全。
而且,该厂的市场效益很好,到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柳全安排张明做了厂里的副厂长,但没有具体的分管工作。张明知道,他们把他当成了一般的镀金者了。任命他当副厂长,一是看他的级别,二是看马书记的面子。不给他具体工作,是怕他是个外行,怕他误事。
张明也不着急,要别人相信自己是需要时间的,有本领的人总会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他成天在厂里转来转去,一个星期下来,就给柳全交了一份报告,柳全一看,立即对张明肃然起敬。原来,张明写的报告的题目是柳镇金属制品厂的管理漏洞及对策,报告尖锐地指出目前柳镇金属制品厂是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厂里的主要干部几乎都是柳氏家族的人,好的岗位也全都被柳氏家族的人占了,外面的人根本就进不来。进来的人在厂里也十分孤立。张明在报告里指出,家族式管理在企业处于作坊期的时候还是有作用的,其特点是凝聚力强。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它的局限就会暴露出来。人才招不进来,招进来了也留不住。靠本家族有限的人才是不能让企业发展壮大的。
其中关于销售员管理模式弊端的分析尤其精辟。张明指出厂里的销售在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销售人员的待遇偏低,销售人员缺乏必要的监管,处于半松散状态,风险很大。
柳全这才知道张明不是等闲之辈。
巧的是,张明的分析很快得到了验证。厂里管销售的李副厂长,突然跑了,带走了厂里的大多数销售员,工厂的销售立刻陷入了瘫痪。危机关头,柳全果断地把销售工作分给了张明。
第四十三章 力挽狂澜1
金属制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起初是生产的竞争,后来逐渐演变成销售的竞争。谁占的市场份额大,谁就是龙头老大,谁就占领了主动,抢占了先机。搞好销售,关键在于构建好销售网络。销售网络是企业的生命线。一旦遭到破坏,对企业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柳阵金属制品厂此时面对的就是这种毁灭性的打击
不但柳全心急如焚,厂里三百多名职工也忧心忡忡。柳全担心的是工厂会垮在自己手里,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不说,还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职工们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饭碗,一家老小的生活。一时间,工厂里笼上了很浓的悲观氛围。
张明此时接任管销售的副厂长,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对他接受这份工作,刘欢很不以为然。
重建销售网络谈何容易再说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刘欢在电话里说:“我的张主任,我一向佩服你聪明,这次怎么脑袋进水了是不是让表扬冲昏了头脑你以为你神通广大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不干,工厂出了问题,可以说与你无关,谁也不能责怪你你照样当你的主任。但是如果干,搞砸了,你的声誉、前途等可能就要毁了。我们从政的人,最要讲究的事就是稳妥,宁可不出成绩,也不能出问题。这些年我可是悟出一点门道来了,干的事越多,出问题的概率就越大。明哲保身,等待提升,才是为官之道啊”
张明心里说:这只是庸夫的官道,不是有志者的官道。或者说,这只是保官之道,不是升官之道。自己不过是一个比芝麻都小的官,有什么保的必要老是坐等机会,等着组织三五年甚至上十年才提你一两级,这辈子能有多大出息
但是他对刘欢说的则是:“刘书记,谢谢你的提醒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没能像你这样考虑得这么周全。看来我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啊可是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了。既然当了这个过河卒子,就只能拼命向前了你可一定要帮我想想办法”
第四十三章 力挽狂澜2
刘欢说:“我对这是外行,恐怕帮不上你你脑瓜灵活,兴许能想出办法也说不定。我只能跟你表这个态,有用的着我的地方,我一定不推辞”
张明听他说“有用得着我的地方”突然灵光一闪,但是因为想法还不成熟,就暂时没跟刘欢说。他说:“一言为定到时候找你小子可别打退堂鼓”
张明把科室的工作又全部托给了副主任。挂职干部一般都是要两头兼顾,以本职为主的,但当前是特殊情况,只能特殊对待了。他只好本末倒置,将挂职当主业,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攻关之中了。
他将行李搬到了柳镇的宿舍,大有扎根柳镇,不完成任务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