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过半年多,已经是第二次牢狱之灾。
上一次,是在可敦城;而这一次
玉尹突然叹了口气,颇有些自嘲似地笑了。
之前,叔祖曾让自己小心李若水等人,他虽然听了,但并没有真个放在心上。可现在,却真被叔祖说中曾几何时,李纲李若水这些人,他都极为敬重。但是,人的好坏,和行事手段并无干系。记得前世曾看过一部电影,其中有一句台词:贪官要奸,清官更要奸。若清官都和电影电视里那般耿直,又如何能对付贪官
所以说,这行事手段,与品行无关。
那些名臣,忠臣,能臣耍起阴谋诡计来,比那些贪官、昏官更狠,更毒辣。
一开始,玉尹有些憎恶李纲和李若水。
但真被抓了之后,他倒看看了不少。
而今的主战派,也是一群不得志的苦哈哈而已。
官家不想打,便再叫嚣着要打,也没有用处。哪怕真让他们掌控了周刊,便能改变徽宗皇帝
若真个如此,也就不会有靖康之耻了。
想到这里,玉尹反而对李纲他们,多了分同情。
牢门外,传来脚步声。
冷飞拎着一个食盒,抱着一个酒坛子来到牢门口。
“小乙哥恕罪则个,这里条件不甚好,却委屈了哥哥。
方才三哥还专门来找我,要我好生关照哥哥只他知道关心哥哥,难道自家便不会吗备了些水酒,还请哥哥莫要嫌弃。待会儿着人送来炉火,免得哥哥受凉,到时候九儿姐又要说我不是。”
说着话,冷飞便打开了牢门。
而今冷飞,已不再当解差,却做了牢头。
至于走的什么门路
玉尹没打听过,但想来和肖堃也有莫大关系。
心情,随之放松不少,不再似先前那么压抑便进了大牢,照样是自家来做主
想到这里,玉尹笑了。
第216章 割袍断义12
对李逸风而言,这两日若同煎熬。
玉尹被关进开封府大牢之后,他的生活也陡然发生变化。
呆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个人似乎一下子垮掉了也难怪,李逸风遵循多年的行为准则,一下子被破坏殆尽。便是在家中,仍觉得有人对他指指点点。
这种事,对于久经宦海的李纲李若水而言,也算不得事情。
就好像后世那位黑人种族运动先锋,马丁路德金说的那样:为崇高目的,而不择手段。
在李纲和李若水这些人看来,他们所作的一切,没有参杂半点私心,完全是在为大宋,为百姓谋划。至于玉尹,或许他很委屈,或许他很悲哀,但比之大局,又算得什么再者说,不给了玉尹一个迪功郎的补身也算是给玉尹一个补偿。
只是李纲却忽视了一点,李逸风的年纪。
李逸风正血气方刚,朋友义气更看得极重。
此前,他已经有一次出卖玉尹,而今再次出卖,对李逸风造成的影响,难以估量。
便在玉尹被关进开封府大牢的第二天,保靖军节度使种师道,抵达东京
原本李若水等人打算去见玉尹,却不想种师道抵达,忙不迭改变主意,前去拜会。
毕竟,种师道此次入京,是为商议太原三镇事宜而来。
李若水等人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说穿了也正是因为这太原三镇。孰重孰轻,可想而知。如果种师道也赞成割让太原三镇,那么李若水等人此前所做种种,便付之东流。
这种情况,就好像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戏,东吴是战是降争论不休。结果周瑜从柴桑赶来,立刻引起各方关注的局面,颇为相似。当然,论声望,论影响力,种师道都比不得周瑜。但他的到来,还是引起不少人关注,李若水等人自当抢占先机。
与此同时,徽宗皇帝命秦桧为使节,负责和金国使者萧庆进行谈判。
与其说是谈判,倒不如说是拖延时间
李纲见李逸风萎靡不振,心中也感到愧疚。
当晚,他写了一封书信给河北招抚使张所,把情况与张所说明,恳请张所代为照拂。
李逸风拿到书信,二话不说,便决定次日一早动身。
“大哥怎走得恁急”
“既然东京已无我事情,便早一日前去真定。”
李逸风态度非常坚决,李纲见劝说不动,也就不再罗嗦。
次日一早,李逸风牵着一匹马,身边还跟着几名扈从,与李纲请安之后,告辞走出李府大门。
天色尚早,还有些昏黑。
李逸风骑上马,行不出多远,便听有人大声喊道:“李大郎,你且站住。”
顺着声音看过去,李逸风脸色顿时黑了。
就看见几个人从前方拐角处走出来,拦住了去路。
为首一人,赫然正是陈东。而在陈东身边,还有张择端,以及几名太学生相随。
“少阳”
李逸风赧然一笑,翻身下马。
他刚走了两步,却见陈东一抬手,大声喝道:“李大郎,你且止步。”
“少阳,你这是”
陈东面无表情,凝视李逸风半晌,突然笑了,“李大郎,我有一个好消息与你,说不得你听了,会非常高兴。这个消息便是,二十六郎已经决定,赶走李若虚、朱梦说和徐揆几人,从此之后,大宋时代周刊更不会刊载李若水的任何文章。”
“啊”
“很惊讶,是不是”
李逸风先吃了一惊,旋即道:“这怎可能二十六郎又有何权力,赶走朱三郎他们”
“当然有权力,二十六郎而今,便是这大宋时代周刊的主编。
有一件事,你恐怕没有想到,小乙早在十天之前,便把大宋时代周刊,转让到了皇太孙名下。而今这大宋时代周刊的主人,乃当今皇太孙名下产业。皇太孙已经把周刊转交给二十六郎打理,并言明:必须要赶走李若虚等人,令周刊保持公正。
你们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却不知道这消息,李大郎听了,是否会觉得开心”
李逸风的脸色,刷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