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尹说完,笑着看了一眼众人。
“此次若得成功,最多十日,我必返回松子口。”
话说到这个份上。显然已无法挽回。
吴玠等人虽忧心忡忡,却还是躬身应命,表示会听从玉尹吩咐。
就这样,大家告退离开,各自忙碌去了。
午后,杨再兴和狄雷奉命前来报到,高宠与何元庆二人也赶过来,喊着要和玉尹同行。
不过,在玉尹一番斥责之后,高宠与何元庆虽不情愿,却也不敢违背军令。
把东西收拾了一下,玉尹准备好兵器,看天色已经不早,便带着杨再兴和狄雷二人,走出辕门。
罗德也准备好了干粮和酒水,用大车装载。
玉尹这次,没有带暗金,而是跨上一匹巴州马。包括杨再兴和狄雷二人,也一样换了坐骑,全都是以巴州马代步。三人随着车队,直奔东南而去。在行出约二十里后,就见庞万春带着一队兵马在路旁迎接。玉尹直接让黑旗箭队接手了车队,把罗德等人赶回松子口。此时,天色已晚,一行人忙赶到黑旗箭队的临时营地,见所有军卒,也都准备妥当。
把粮草和酒水分发下去
十二月,正是塞北最为寒冷的时节,入夜之后,滴水成冰。
在这种时候连夜行军,若没有烈酒取暖,只怕再健壮的锐士,也撑不得三四百里路程。
“我已经让晋卿设计好了路程咱们先走广灵,而后北上渡桑干河,绕永宁前往葫芦口。这么走,要多出一百三十里的路程。但路上虏贼耳目较少,所以相对安全。咱们在广灵换装,全部换成虏贼打扮不过,这行军路线,只你我知晓,绝不可以走漏半点风声。五百二十里地,务必要在一天半之内完成,待奇袭葫芦口成功之后,我们便向东南撤退。到时候,会有人在涞水接应我等。”
庞万春就着火把的光亮,仔细的看了一遍地图。
似这种长途奔袭,肯定要把所有因素考虑在内,更要安排好路线
基本上,吴玠安排的这条路线,算是最为合适。当然了,若行动中遇到意外,也可以随机应变。
干粮和酒水,都已经发放完毕。
每一名黑旗箭队,还分得两枚掌心雷,以及相应的引火之物。
看看天色,已经将近子时。
庞万春和玉尹相视一眼,便沉声喝令:“传我命令,黑旗箭队全军上马,即刻出发”
第350章 漠北变局十一
第二日,忽降大雪。
雪下得很大,令行军速度不得不随之放慢,但也隐藏了玉尹的行踪。
如此大雪,金军也放松警惕。渡过桑干河之后,玉尹率部一路下来,竟没有看到一个金军斥候。在队伍绕过了永宁县城后,雪停息下来,气温陡降,天寒地冻。
幸亏玉尹早命人准备好了烈酒,倒也能抵御寒冷。
虽然行军困难,但黑旗箭队还是在预定时间,抵达葫芦口外,并趁着夜色潜伏下来。
为隐藏行踪,所以不能生火。
玉尹看了看天色,已经是后半夜,将近寅时。
远处,葫芦口灯火通明,隐隐约约传来刁斗声响。
回身看了一眼一个个疲惫不堪的宋军将士,玉尹心知,若再拖延下去,情况会更加不妙。
此次急行军,长途跋涉五百二十里地,更遭遇暴雪突袭。
巴州马折损了三百多匹,而黑旗箭队也因为天气缘故,未战便先损失几近百人。
人困马乏,天气又冷。
而且深入敌后,周围全都是敌人。虽则身穿虏贼衣装,但并不能保证安全。一旦大雪停息,再想要偷袭葫芦口,恐怕会变得更加困难。玉尹也知道,将士们很辛苦。但这种时候,往往就是咬一咬牙的事情,绝对不能够有半点心慈手软。
“郎君”
就在玉尹准备去找庞万春的时候,庞万春却先找到了他。
“不能这么等下去。当立刻出击若等到天亮,则难度更大,还请郎君决断。”
玉尹顿时笑了。
“没想到庞大哥和我想到了一块。”
他朝着那些席地而坐的黑旗箭队看了一眼,轻声道:“只是儿郎们长途跋涉,可堪一战”
庞万春道:“郎君放心,待上了沙场,孩儿们自然生龙活虎。”
言语中。带着些许自豪之气。
玉尹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天色,已经过了寅时。
天依然漆黑。远处葫芦口鸦雀无声。
这种时候,想来守卫葫芦口的金兵正在酣睡,绝不会想到会有人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到了他们跟前。
“把所有酒水都发下去。让儿郎们喝了暖暖身子。
一刻钟后,全军出击,马踏葫芦口”
“喏”
庞万春躬身退下,一旁杨再兴和狄雷,则兴奋不已,跃跃欲试。
玉尹平静了一下心情,从马背上兜囊里,取出两枚掌心雷,在腰间挂好,而后拔出长刀。呼出一口浊气,便翻身上马。过了一会儿,黑旗箭队饱餐之后,集结完毕。
天漆黑,不见星辰。
玉尹催马而行。顺着山丘徐徐而下,朝着葫芦口金兵大营行去。
近了,越来越近
眼见着那葫芦口金兵大营辕门外的旌旗已清晰可见,玉尹猛然把长刀举起,厉声喝道:“孩儿们,随我杀贼
天快要亮了
完颜宗翰披衣站在门廊上。眉头紧蹙。
脚步声传来,宗翰转过脸看去,就见一名文士,正匆匆走来。
“大郎君,深夜唤小底来,有何吩咐”
宗翰沉默了片刻,轻声道:“孙先生,不知为何,我今夜总觉着有些心绪不宁,接连噩梦,难以入睡。故而唤孙先生来,便是想向先生请教,这究竟是何原因”
这文士,是宗翰围攻太原时,一个投靠过来的太原人。
此人是个不得志的书生,因科举不中,故而在家中务农。不过,确是有些见识,太原之战时,正是他接连献计,才使得宗翰平安撤退,甚至还伏击了追来的宋军。
孙先生想了想,摇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