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2 / 2)

奸臣之女 我想吃肉 5423 字 2019-04-18

你想当个快乐的渣攻,人家却不乐意当个苦逼的贱受啊尤其在“人家”的头子还是皇帝这个老无赖的时候。

顾崇默,他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池脩之这样的混蛋了,全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个混蛋老师

世家这是跟池脩之卯上了,必须维护世家这一群体的威信。氏族志改不改的可以慢慢聊,池脩之这货必须整不整,就表示世家认怂了,从此再难抬头。

终于,有人找上了郑靖业。鬼子平民可以遣返,汉奸必须拉出去枪毙五百年郑靖业终于收到了来自世家的善意劝告:池脩之这货啥都没有的死光棍儿,分明是瞧上你是宰相才想办法勾搭你家闺女的,这样的一个吃软饭的货你还要他干啥趁着他还没坑你闺女,赶紧踹飞了他,不用担心社会舆论,咱们可以帮你顶着。

郑靖业温和一笑:“这得问七娘。我说过了,她的婚事她自己拿主意。”

这都是什么烂规矩

郑琰正嗑瓜籽子呢,听了这话把手里的瓜籽儿往碟子里一扔:“他们无福消受,我呀,撑得住三岁孩童怀千金之宝过闹市,招抢我就没听说咱们这样的人家里有宝贝被抢的。一群蠢货,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他们的嘴巴比醋还酸呢,活该饿着他们。”你们就羡慕嫉妒恨吧

宜和长公主一愣,旋即笑开了。

庆林长公主额头一抽:丫头,你泼妇了。

杜氏一脸麻木,反正有人接手了,她也就不说郑琰什么了,只是想,跟池脩之签合同的时候得加上一条“货物售出,概不退换”才行。也不知道池脩之能不能消受得起她家七娘

矛盾达到了顶点,焦点就是池脩之的去留,池脩之还是淡定从容地上班。

他从容了,朝野却是一片不淡定。以皇帝为首的实权派要保他,世家却是要整治他,这结果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会是什么了。

池脩之却是个狠人,要不怎么说是顾益纯的学生呢,他居然向皇帝进言:“臣年幼,所言名籍并不能服众,不如再开廷辩,对着氏族志一个一个地辩驳,也好早日定稿颁行天下。”

头一名就是萧氏,你说皇帝是高兴啊高兴啊还是高兴啊你要改了,他的心情又如何

皇帝大乐:“卿果大才”公正的好人呐

池脩之领了皇帝的好人卡,向下传达了皇帝的命令。

世家摩拳擦掌,准备一次难倒池脩之。顾氏姻亲夏氏跑来与亲家商议:“咱们要盯着哪几条分辨”大家劲往一处使,不要分散火力啊。

顾崇被顾益纯气得想吐血,回到家里却冷静了下来,顾氏从来就不是不识趣的家族。含糊地道:“到时再看罢,你又知道他们会说什么了”皱一皱眉,“命数、攀附什么的话休要再提了。”能想出这样大招来抱皇帝大腿的家伙,得罪不起。

由于顾氏宅缩,没有向盟友们提供情报,廷议当天,世家懵了。萧氏排在第一位,是绕不过去的。当面说皇家土鳖不行。不说,那就把皇家放到头等不甘。

皇帝乐呵呵地看着这些给他添过堵的家伙的蠢相:“大家畅所欲言嘛”有种你当着我的面说我土鳖池脩之真是个好孩子。

世家快憋屈死了的时候,池脩之建议:“既然没人有异议,氏族志可颁行天下了。”

你妹

几百年来,世家没这样怂过。

行,咱不跟皇帝较真了,咱们修理池脩之。他确实太年轻了,不足以服众,咱们不服,必须不干

袁曼道对此表示很痛心,他完全看清世家的嘴脸了,这些欺软怕硬的家伙,个名门风骨都木有了当初你们的祖先可是直言极谏,不惧刀斧,坚持真理的,正因为有这些优良的品质,才得以创下数百年基业。到了你们这里,你们真怂

袁曼道倒戈了,他向皇帝进言:“圣人诚以脩之贤,请试之,则百官无异辞。”

考试只要池脩之通过了考核,就能堵上世家的嘴了。世家也接受了这样的建议,很多人已经想了n多高难度的题目出来了。

皇帝不干了,考个老子就要任命池脩之,不服气你咬我啊他耍无赖了。皇帝耍无赖,还是一个老皇帝在耍无赖,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的。

池脩之毫发无伤,开开心心地定亲去了,皇帝为了让他在婚礼上好看,特许他服朱。咳咳,因为他未婚妻品级略高

文定的工作是早就准备着了的,池脩之这里按照礼仪要求准备好了一应物品。至于合八字,那是伏先生合过的,郑琰这才回过味儿来:“你们一起坑我”

皇帝虽是媒人,却不能像媒婆一样来回跑腿儿,他遣使跑了一趟,次日在宫中设宴款待两家人。郑家是一家,池家则是池脩之加上顾益纯三口人。席间皇帝笑谓池脩之:“卿可谓少年得意。”

池脩之回道:“臣欲持之以恒。”

皇帝拍案大笑,杯盘蹦得老高。

郑琰跟苗妃诉苦:“我说怎么不对劲儿,原来是一起给我挖坑。”

苗妃要笑不笑地道:“池郎哪里又不好了到现在回过味儿来了你倒是爬出来啊”

我又不是贞子

郑琰咕哝着:“早点儿告诉我也成啊,我又不是不懂事儿。”

庆林长公主见郑琰的情绪不太对头,忙道:“大喜的时候还计较这些,你又能懂事多少”

郑琰吐吐舌头。

苗妃关心地问道:“听说池郎尚有一外祖母”

郑琰笑眯眯地:“明天去拜望老人家,老夫人身子不太硬朗。师兄说,虽是血亲,却是两姓旁人,她们又守着古礼,不肯越了本份,并不插手池家的事,是以前前后后并没见到。”池舅妈的娘家侄女已经回家了,郑琰对池外婆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苗妃一寻思,就不再多问,开始打趣郑琰:“一转眼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