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琰”
“除了她还有谁”
“她不过是淘了些,从来不闯祸的。”
“呸我就是怕她做下事来”杜氏把担忧告诉了大女儿,“她跟姑爷如胶似漆的见天在一块儿,又都大了,万一做出什么事来,岂不难看她年纪也够了,姑爷也有了出身了,过了门有什么不好她偏不”
郑瑜也奇了怪了:“她为什么不乐意呢”
“我哪儿知道”
“阿娘别气,我去问她。”
当姐的挽了袖子去找妹妹“面谈”,也不排除如果郑琰说不出个合理解释来会施以。
郑琰很无奈,换了件干净衣服,她在编理由。早婚对身体不好什么的,在这里根本行不通。大家都早婚可她对早婚还是有点儿心理阴影。拒绝的话,如果没有合理解释,父母也许会纵容她,池脩之那里怕是要伤心吧“你要干什么”目光游移地走神,猛然看见郑瑜来了,这位大姐拎着两个拳头,一副要揍人的样子。
杜氏的外援到了
郑瑜告诉自己,要好声好气地跟妹妹说话,结果还是怒了:“阿娘人到中年才养下的人,疼得跟眼珠子似的,怎么会不为你好呢你呢把阿娘气哭了你究竟怎么想的”
郑琰也想哭了:“没怎么想啊”
郑瑜无奈了,对这妹子,她好像也打不下去手:“你不想嫁啊”
“不是啊”
“那怎么不答应呢”
“太早了嘛。”
“有什么早的”
“”
“那我回阿娘说你答应了啊。”
“不要啊”
“你不想嫁啊”
“不是啊”
得车轱辘话又说回来了郑瑜气得戳了郑琰好几下,如果她练的一阳指,郑琰这会儿早成筛子了。
郑瑜败退,杜氏更忧郁了,不得不找上了郑靖业:“她这是怎么了呢这事不好交待啊”
郑靖业把再留女儿几年的心思抛到九宵云外:“我去找她”
郑琰哭丧着脸:“阿爹,大哥二哥都在外州,家里哥哥侄子虽好,也能帮得上忙,有些事儿他们还是呆了些。三郎德平倒是个好苗子,又是个不戳不动的,这时节,我怎么能放心离家”
郑靖业老怀大慰:“池家长辈都没有了,你想回来看我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就是姑爷,常来常往的,也是常理嘛你不要多想,嫁了吧你阿娘可愁呢,”笑眯眯地捏捏女儿的小脸蛋儿,“阿爹知道阿琰最可心了。脩之那里,我与他说,你们得空,就来住一住,他父母不在了,岳父岳母,啊还有师傅师母,都是如父母一般的。”
郑琰:
第114章诡异的转折
过早地x生活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害。
没有发育成熟的母体生产容易导致难产。
这些都是常识,奈何“古人”不在乎这些在“古人”的知识里,女孩子开始第二次发育,大姨妈这位亲戚时常来串门儿之后,女孩子就有生育能力,就可以结婚了。十五岁并不是一条铁律,而是因为在普通营养不太好的情况下,十五岁女孩子才开始发育而已。官二代如郑琰,小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以致发育得挺早挺好,在“古人”杜氏眼里,这就可以结婚了。
郑琰那叫一个着急。她能混到现在,也是因为摸索出了底线。比如在婚姻这件事情上,她要是真不喜欢池脩之也就罢了,一旦答应了,还腻歪在一起了,那就等于默许下面的事情了。再反对,那就是无事生非,就是瞎矫情。不管拿多少年后的“常识”来说事儿都没用。
更了不得的是,在这件事情上,一贯对女婿抱有天敌态度的岳父大人郑靖业,居然跟老婆统一战线了这是坑闺女吗
郑琰试图跟郑靖业讲道理,作垂死挣扎:“阿爹明明说及笄之后的,阿娘又说明年,朝令夕改,让人怎么听嘛”
郑靖业好笑地摸摸女儿的脑袋,掌下发丝纤柔细滑手感很好,也没放什么油腻腻的头油,忍不住又多揉了两下。“你及笄在后年,明年后年,大差不差的就行了。”大力再揉两下,心中很是遗憾,刚养大的女儿就要便宜臭小子了,真是坑爹郑靖业心中十分不爽,却又不得不考虑杜氏的意见:太腻歪了,容易出事。
如果郑靖业不待见池脩之也就罢了,拆散就是,问题是他待见,觉得女儿嫁池脩之没啥不好,但是又有一股子微妙的敌视,郑靖业左右为难之下,还是从了老婆。
完了彻底没戏了郑琰磨磨叽叽地道:“他还不知道呢吧”
郑靖业骄傲地一扬头:“告诉他一声,保管他乐上了天”那小子见天磨来磨去,为的什么郑靖业十分清楚。
郑琰深深地苦逼了。
郑靖业见女儿认命,很哈皮地去向太座复命:“成啦”
杜氏双手合什:“谢天谢地这个冤家有了着落,我也能安心了。这事儿直接跟姑爷说也显得太急切了,明天我去她师母那里,央她师母从中转圜罢。”
郑靖业自无疑异:“你要不方便,我与思玄说也是一样的嘛。”
杜氏感慨道:“阿琰刚出生那会儿,小猫儿一样的,现在也要出门子了,岁月不饶人啊。”
“有功夫感叹,不如想想阿琰的事儿要怎么操办”
“对对对对”杜氏没口子地答应了,“还有嫁妆,还有陪嫁的奴婢,她身边儿的几个年纪也大了,我早便想把她们配了人,再给阿琰添几个小点儿的好伏侍陪伴”
“五儿两女,就她最小,嫁妆一定要丰厚不能因为姑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