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0(2 / 2)

奸臣之女 我想吃肉 5380 字 2019-04-18

池春华晃了晃脖子:“有些沉。”

“谁还天天带着应个景呗。你退后两步,我瞧瞧。”

池春华依言退了数步,大大方主地半展着双臂,还转了个圈儿:“怎么样”

她年纪还小,无法盛妆,勉强梳着双鬟,在双鬟上各挂缀着小颗宝石的金链子。耳朵上挂俩小小的梅花坠子,脖子上一个项圈儿,腕上戴了两副金镯子。上身大红缎通袖狐皮短袄,黄绫裙子,绣着缠枝纹,脚上一双红鞋子,绣着迎春花儿,鞋头上还缝着颗小珠子。

非常喜庆

郑琰满意地道:“这样很好”

池春华道:“那是,阿娘打扮的我呢,能不好么”又说,“阿娘跟我穿的好像,好像我姐姐。”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郑琰咳嗽一声:“你又淘气。”

池宪很识时务地不对这两个女人作任何评论,只是调整了一上佩的小短剑。剑是被当作礼器使用的,时人比较尚武,民风很是彪悍,小孩子们身上有那么一两件“凶器”也不算什么只要别捞太凶残的武器就行,狼牙棒必须不给带

小孩子尚且如此,家长们更是盛妆,郑琰光过年的衣服就做了六套,其中有一套就与池春华身上穿的色彩颇为接近,做出来之后郑琰也乐了:这是母女装吗本来这身衣服她也不算特别看好的,她更喜欢那套配宝蓝色短袄的,但是因为这一套跟女儿的衣服凑成对了,便很没节操地转而喜欢这一套了。

衣服做了许多,但是正旦的大日子,郑琰身上穿的并不是这六套衣服里面的任何一套。她得穿着国夫人的制服,这制服的颜色却一点也不红通通,而是紫色,配上全套的行头,很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徐莹的衣服比她的颜色还沉,用的是深青色,一点也不喜庆。

幸尔她们只要在几个正式的场合穿成这样,过了正旦朝贺,就可以不穿这么沉的颜色了。

每年的正旦流程都差不多,事情也都差不多,尤其是朝廷的新年,无非是大家上表庆贺,男人集体拜见皇帝、女人集体拜见皇太后,然后下个与民同乐的圣旨。新年三年不宵禁,如果天气允许,贵人们高兴,皇帝还可能登上宫城高大的城楼,冲各界群众挥手致意。

除此之外,不管是有官没官、有爵没爵的,新年都过得差不多。大家说着吉祥话,就连仇人见面眼睛也不红了。新年嘛,都想得个好彩头,连坏人如郑靖业都要全家团圆少挖几个坑。就算有什么事儿,也要等新年过了再说,对吧如果谁在新年里给别人脸色看了,当心被记恨一辈子。咳咳,这样结下仇的人也不是没有。

郑琰的新年就是带着孩子四处拜年吃年酒,又在自家设宴请人吃酒。池府一条街上,就数池家势头最好,敦善睦邻也是应有之意。池家左边正是刚调回京在御林任职、当年被美色所惑救了池脩之一命的夏寔家,右边是新年被赐了宅的李神策。

李家原本聚族而居,李神策本人中二期绵绵无绝期,期间曾离家出走,所以他的妻子一直依族而居。如今他的官越做越大,又不离家出走了,儿子娶媳妇又给他生了孙子,人口越来越多,旧宅渐渐住不下。正好对狄事务上李神策是出了大力了的,郑靖业很好心地建议萧复礼给李神策赐宅。

李神策为人傲气,哪怕现在跟家族妥协了,还是不怎么招人喜欢,他喜欢的人也不多。然而与池氏夫妇关系却是不错的,郑琰下帖相邀,他也就携全家一起来了。因为比较熟,他到得也早,听说郑琰还请了夏寔,当即嘲笑道:“就是那个看人只看脸的夏寔”

郑琰心说,大过年的,你积点儿口德吧,没看你老婆孩子脸都扭曲了吗口上却道:“照你这么说,他该到北边儿去,去做那监军御史。必定无人敢冒功。”监军御史的一大职责就是在清点人头的时候进行监督。

李神策把脸一歪,他的夫人笑道:“都说韩国夫人善雅谑,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郑琰笑邀他们入内。因池脩之不在,池家孩子又小,李神策也是洒脱人,把手一挥道:“分开来座有什么趣儿”

他妻子一看他又犯了痴病,嗔道:“客随主便,阿郑尚未处置,你又多嘴还不知道夏将军家如何说呢”

李神策撇嘴,低头看一看池宪:“让大郎迎他,他必听话。”

夏寔入京,最遗憾的就是:“怎么池长安赴司州了呢”幸尔池脩之北上了,家里老婆孩子都还在,池家几个孩子更是采着父母的优点长,从小教养得又仔细,尤其池宪一副小大人的样儿,引得夏寔移不开眼来。池宪跟他行礼,他也呆呆跟着还礼,愣是没摆长辈的架子。

郑琰这种当皇帝老师的人,但凡有举止不对的地方,早被参了,风仪只有更好。只是那是人家的老婆了,夏寔颜控不假,心里早嘀咕了八百回:倒与池长安是一对璧人。却不好盯着郑琰下死力地去看。

李神策看不上他那个囧样儿,夏寔什么都好,虽然才干不是第一流的,也比寻常世家子弟实干很多,就只有这一条毛病非常不好郑琰看李神策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李神策这个人其实也挺好猜的。于是一推女儿,让小萝莉跟李神策胡扯去。

池春华爽脆的个性让李神策非常喜欢,干脆把小家伙抱到膝盖上,借着酒意跟他讲古。夏寔一双贼眼瞄了瞄李神策,李神仙的名头大家都知道,这货一张毒舌满口毒牙,要不是惦记着池家几个美正太,他一点也不想过来的,此时见李神策跟池春华聊得正欢,不由佩服起小萝莉来了。

池宪见李神策也不太理夏寔,主动向夏寔谢过了当年救他父亲的事情。夏寔回过神来,连说:“我与令尊一见如故,实是不必谢的。”

池宪忆及平日父亲与人交际时的样子,有样学样地跟夏寔聊天,夏寔非常开心。终于心痒难耐,借为池宪讲解夏家人物关系,沾着酒在案上划字,把小正太拐来抱到膝盖上。呀终于圆满了

郑琰只好哭得不得地与两位夫人聊天,跟夏寔夫人说京城流行的服饰,跟李神策的夫人请教育儿经。两位夫人比较关心崇道堂,两家丈夫都有意让家中适龄儿童到崇道堂学习。又有夏寔夫人新入京,听说了慈幼局的事情,也想做做慈善。

李神策夫人是挺标准的世家女,她生长那会儿,世家风头还很盛,她的教养也很好。虽然对非世家出身的郑琰、眼下退出世家行列的池脩之,在心里略不那么高看,但是见郑琰说话做事并不出格,言谈举止十分可亲,个人素质又很不错。少不得向夏寔夫人夸了一句:“阿郑虽年轻,做事却好。”

夏寔夫人赞同,两家的关系,始于一个颜控和一个美少年,能维系至今却是郑琰用心的结果。

李、夏两家的小辈们也随着来见礼,之后就是小声寒暄又听歌看舞,一点也不敢参与讨论有李神策这尊黑山老妖镇着,世家孩子们唯恐被他给嘲讽了,到时候一个新年都过不好,搞不好还要背着个很难听的绰号几十年。

夏寔离席前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