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浑小子,真是没大没小。”老爷子闻言也不怒,只是笑骂道。
旁边的蒋絮涵吐了吐舌头,家里也只有李墨白敢跟老爷子贫嘴,不过想到李墨白的话,便瞪了一眼李墨白,心道这家伙还真是浑。
跟老头儿说着话,陪着老头儿洗漱完毕,老妈自是给准备好了晚饭,温软可口的浆水面,倒是非常适合这一老一少现在的胃口。
吃完饭老头儿也感觉困了,便去休息,临走还叮嘱李墨白抓紧时间将那些宝贝尽快整理出来。
李墨白却是带着蒋絮涵去藏宝室参观这次从印度搞回来的宝贝。
当蒋絮涵看到这些纯金的神像,也不禁大吃一惊,“大坏蛋,又在印度打劫了啊”
“媳妇儿,怎么能这样说啊,我这是斥巨资帮助印度保护文化遗产,多么友爱的国际主义精神啊。”李墨白一脸自得地说道。
蒋絮涵闻言笑喷了,这家伙这分明就是打劫,竟然说是友爱的国际主义精神,“李墨白,你要是当上国家元首,其他国家就要遭殃了。”
“是吗,那你支持我当国家元首吗”李墨白一本正经地看着蒋絮涵说道。
蒋絮涵闻言笑的更加厉害,全身都在颤抖,两只小兔子更是上上下下的跳跃,“李墨白,你到现在都不是党员,更是连个科员都没有解决,你还国家元首呢。”
李墨白笑嘻嘻地看着蒋絮涵,欣赏着蒋絮涵现在更加丰盈的一对小兔子,蒋絮涵倒是没有注意,顿了一下又道,“我看你要不到太平洋或者印度洋上找个小岛,咱全家住过去,然后宣布建国,过过元首瘾,我绝对举双手赞成”
李墨白还是不说话,靠在旁边的博古架上,双眼却是邪邪地看着蒋絮涵的小兔子上下晃动。
蒋絮涵见李墨白没有说话,但却感觉到了李墨白的注意力在自己的身上,便看向李墨白,发现李墨白邪邪的眼神正看着自己的咪咪,便道,“宝宝,饿了啊,过来妈给你喂奶。”
“真好看,看都看饱了。”李墨白一脸痞相地说道。
第三百八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乌鸦群飞的麦田终于顺利出版了,上市前的一周,李墨白在博客及围脖上发布了具体上市日期。
看到这条消息,粉丝们欣喜若狂,这本杂文集已经喧闹了半年之久,终于有了确切的消息,简直是堪比十月怀胎了,好在终于顺利出版了。
随着李墨白杂文集的上市,李墨白在粉丝中的声誉更是再创新高,很多读者拍案叫绝,心情激荡不已,于是纷纷在博客、围脖、豆瓣上抒发评论。
“当代青年必读的好书之一,每每读来总能让你心潮澎湃,但却使人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清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那就是积极投身时代建设。”一位读者在围脖上评价道。
“我们的使命就是消灭盘旋在这片为我们深爱的土地上的乌鸦。”另一位粉丝更是直接,乌鸦的所指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要变天。
“当年读完这本文集,依然浑浑噩噩,说明你的人生已经完蛋了。”还是疯狂的粉丝的评价。
“唯美的文字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哀伤,华丽的舞台背后是无限的忧愁,期待白少带领我们一起战斗”
“让我们扛起枪携手战斗吧”
不得不说粉丝的力量强大无比,作家出版社一狠心首印10万册,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已经销售一空,一时间洛阳纸贵,一书难求。
很多人买不到书,只好在度娘的贴吧等待手打版,但是手打版难免有错误之处,就有粉丝一字一句地对照,发布纠正版,还有粉丝直接用扫描仪扫描或者用相机拍摄成照片发布,但是依然不能解决粉丝们的需求。
作家出版社看到如此畅销的情景自是立即加印50万册,粉丝们知道加印的消息,更是有人直接到作家出版社的门口彻夜等待,只为买到李墨白的文集。
待到加印的新书上市后,又在几天内销售一空,看到如此畅销的景象,作家出版社的编辑高兴地都合不拢嘴了,于是决定再次加印50万册。
随着已经有60万册的图书流入市场,网络上的讨论更加火爆,度娘的搜索自是长期占据所有类别的首位,贴吧、豆瓣小组、围脖、博客几乎都是讨论的声音。
有好评就有差评,差评来源就多了,一部分是根本不认同李墨白所要表述的观点,一部分是为了博上位,还有一部分是纯粹起哄,还有就是李墨白的敌人,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力量,最重要的力量来自于官方圈养的作家,他们是奉命行事。
“蛊惑人心,扰乱社会秩序的邪说”
“为出名置国家稳定于不顾,完全就是反动言论,这是反人民、反社会、反政府、反党,应该接受人民的审判”
对于各种各样的评论,李墨白一笑而过,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的言论的自由,李墨白并不以为意,甚至希望能听到有价值的批评之声,偏听则信兼听则明,只有不断吸取有价值的养分,信念才能更加完善。
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主流媒体,完全将李墨白的观点批的一文不值,甚至有人说李墨白抄袭,煞有介事地说,某句话和某名作一模一样,某个词是某个名家创造,某个观点是某位名人说过的陈词滥调,总之这本书就是垃圾,应该禁止出版。
粉丝们在主流媒体上看到这些砖家大放厥词,不由愤怒了,纷纷执笔反击,不得不说中国从来不缺人才只是缺少让有才之人发挥的舞台。
李墨白在豆瓣、博客、围脖上看到一些精彩的论战贴,也是耳目一新,感叹不已,甚至引为神交。
主流专家大战草根粉丝,一方死守传统媒体平台,一方以围脖和论坛为坚实阵地,吸引的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一本书,但是现在市场上根本找不到这本书的踪影,拥有这本书的读者更是引以为傲,于是更多思想较为开放的读者便呼吁作家出版社赶紧加印,但是思想已经僵化的中老年群体,自然是相信主流专家的评论,在根本没有看到书的情况下,自发地批判李墨白这本书。
市场上一书难求,然而作家出版社继第一批10万册、第二批50万册之后的第三批50万册印好正在装车准备发往各地的时候,一纸命令,这些书便就要回炉重新化为纸浆。
蒋家老爷子得知消息自然非常之快,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