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明白什么才叫抽象,只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八大的画风没有形成流派,也因为文化的原因,中国画对于透视并不是在意。
透视的技法由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最先使用,也是达芬奇给后代留下的财富之一,然而事实上中国画早于南朝的宗炳和唐代的王维就提出过类似的理念,张择端的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更是采用了透视原理,只是并没有重视这一原理,也没有去总结这个经验而已。
当代人玩装置、行为艺术,实际上更多的是根本无法超越前人的高度,要想出名只有走偏门,通过传媒建立声誉,但若想名垂历史,恐怕也只能在财经史上留名。
李墨白没有去跟风这些不入流的作风,而是潜心研究名家作品,欧洲油画、古埃及壁画、古希腊壁画、非洲的壁画、印加绘画都是李墨白学习对象,积累了丰富的底蕴厚积而薄发,这次展出的作品皇帝的新装就是融合各民族的绘画技巧的大成。
所有的艺术家、评论家、妓者看到皇帝的新装这组作品,无不惊讶万分,太美了,美到令人目眩;太震撼了,震撼到令人心痛。
讽刺,这是绝妙的讽刺,改变的结局更是画龙点睛,虽然很多人都曾经想过,并且无论是西方历史还是东方历史都正是这般上演,但却没有人敢于去表达,李墨白却偏偏就表达出来了,指出皇帝赤身裸体没有穿衣服。
技法上更是没有任何的挑剔,不论是人物形象还是画面感,都堪称一流。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组画所表达的思想,你方唱罢我登场,但究竟谁在为老百姓说话
“我的上帝,李是个天才,这是我看到的最美的绘画展,皇帝的新装和离骚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品。”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劳伦斯向来吝啬赞美之词,但是这次却在记者的镜头面前用上了最美最伟大这个定语,令所有在场的记者都是大为吃惊。
“李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在拷问我们所有人的心灵,揭穿了政治游戏的真面目,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我憎恨他,原本我以为这个世界很美好,可是李打破了一切,我的心好痛。”一名白人青年如是对记者说道。
“李的绘画技巧丝毫不逊色与历史上著名的画家,尤为出色的是他将各民族的文化紧密融合,却没有一丝突兀生涩,实在是令人惊讶。”著名艺术家费舍尔看过李墨白的作品后对自己着说道。
“李墨白让世界见识了中国人的创造力,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即将来临。”一位中国画家兴奋地对前来采访的中国记者说道。
“白少不但是一名有良知的作家,而且还是一名大师级的画家,我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不会。”一名特意前来参观的粉丝如是说道。
赞誉声一片,质疑声自然是随之而起,美国的艺术评论家的萨默尔不以为然地说道,“陈词滥调的自以为是,根本没有创新的观点,而且技法上也是毫无章法的堆积,只是片面地追大求全,丝毫没有给人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
“要想成为大师,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没有从李的作品中看到一个大师所应该具备的特质,文化需要保持独立性,而不是任由嫖客蹂躏的婊子,艺术更不是。”一个以露阴著名的行为艺术家也大言不惭地在博客上写道。
三大社、bbc、n、abc、nbc、纽约时报每日镜报泰晤士报等媒体纷纷粉专题报道,一时之间李墨白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资。随着媒体的推波助澜,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了威尼斯双年展李墨白个馆,几乎每一个到双年展的游客都要道李墨白的展馆观摩一番。
国内的媒体虽然总是习惯性地后知后觉,但是这一次却总算没有掉队,不过也没有想到李墨白竟然再次引起了世界性地轰动,纷纷加大篇幅报道。如果说之前几次引起世界轰动是因为其中有政治因素或者说经济因素,但是这一次绝对是艺术的力量,这一组皇帝的新装如果说讽刺,绝非讽刺天朝,而是将全世界的政府都给讽刺了。
李墨白的粉丝更是乐翻了天,几乎所有人都在论坛中议论,一片欢声笑语,就如同欧美人的狂欢节一般热闹。
所有的媒体都希望能采访李墨白,但是李墨白却是让尚善代自己有礼有节地婉拒了记者的采访,李墨白不是不知道如何面对记者,而是不愿意配合记者去演戏,再说李墨白也不想成为一个媒体的宠儿。
艺术圈也是颇为热闹,几乎所有和艺术沾边的人都在讨论,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墨白引发的文化大融合以及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
各大著名的画廊以及艺术博物馆也是闻风而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收购李墨白的作品,要是李墨白将来真的成为大师,那么自己的博物馆又将增加一个亮点,即使眼前,李墨白的作品也是炙手可热,如果能买下离骚皇帝的新装百子图三幅作品之一,那就更是意外之喜。
圈子里议论也是越演越烈,从最开始的私下交流,到后来分成阵营明显的两派,纷纷在传媒与网络上口诛笔伐,相互攻讦,争论的面红脖子粗。
而始作俑者李墨白反倒是成了局外人,即使更新博客和围脖也是绝不参与这个话题,因为此时的李墨白在夜以继日创作新的作品。
就在距离展览还有一个月就要结束,众人的争论也达到高峰的时候,李墨白再次在双年展上推出一幅巨幅作品,一下子又将所有人的眼球再次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第四百章世界的焦点
李墨白花了整整100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全身心创作,才完成这幅长68米,宽5米的巨幅,画完这幅画李墨白感觉自己完全虚脱了,整个人瘦了一圈。
再次从迷离中清醒过来,李墨白又恢复了精气神,只是身边的人却是担心不已,有其实李墨白,甚至将李墨白老妈也接到了威尼斯照顾李墨白的生活,公务机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往返一趟京城,采购各种新鲜的瓜果蔬菜,以保证李墨白的营养。
然而李墨白却是不闻不问,如同疯子一样只是画,对于外界根本不管不顾,本来李墨白也没有心思掺和各方的争论,事情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至于理论还是先让评论家去评说,一切都与画家没有关系。
蒋絮涵每天看着李墨白疯狂地作画,看到李墨白笔下一个栩栩如生而又区别于传统的人物形象,心中是既满足又担心,忐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