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鸣笑呵呵地摆摆手,“去吧去吧”
柳氏却匆匆上前来眼圈微红扯住张瑄,满脸关切地轻轻替张瑄整了整衣衫,抚平了衣衫上的些许褶皱,柔声道,“瑄儿,在圣上面前千万不要失了礼记住娘亲的话,娘亲在府上等你回来。”
“嗯,我知道了,娘亲。”这些日子以来,张家人对张瑄并无好脸色,唯有这个娘亲柳氏无微不至关爱有加,那种发自骨子里的疼爱宠溺,纵然是张瑄这个心理年龄异常成熟的穿越者,也不禁有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张瑄向柳氏躬身施礼,然后扭头转身离去。
但没走几步,张瑄便又突然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还是回头来笑道:“两位叔父大人,我最近听说李林甫病重卧床不起,宫里去为李林甫诊病的太医传出消息说,他的病积重难返几成绝症”
张瑄的语速很快,声音也很轻柔。这话一说完,他便飘然而去。
这当然是一种不算很隐晦的暗示。张瑄觉得时机成熟了,有必要暗示和点醒一下张家的这两位长辈,免得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暴风雨中再站错队,导致他的努力前功尽弃。
李林甫病重不治
张九鸣心头一个激灵,立即回头来望着三弟张九皋,也从张九皋闪烁的眸子里读到了深深的震惊。
两人下意识地觉得张瑄这话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信口胡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两人恍然大悟又暗道侥幸,方才明白了前番张瑄为什么会再三阻拦自己等人去向李林甫求救。
李林甫与杨国忠的恩怨纠缠、争权夺利,非一日了,大唐朝野几乎无人不知。只是杨国忠根本不是李林甫的对手,如果不是有杨贵妃这棵大树在,恐怕早就被李林甫扳倒了。
可一旦李林甫死了,这大唐政局便会急转而下:杨国忠肯定掌权,杨氏权势会更上一层楼,到了那个时候,谁敢说杨国忠不是第二个李林甫而一旦杨国忠上了台,主动投靠向李林甫的张家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李林甫固然心狠手辣,但杨国忠也不是善茬儿。
所以,张瑄此番阴差阳错地走了虢国夫人的路线,这让张九鸣和张九皋暗暗叫绝,惊叹不已。这个浪荡侄子,何时变得如此老谋深算智慧超群,真是令人诧异
第二更送到,收藏、点击、投票啊冲榜,冲冲冲
第一卷长安风云 第032章兄弟情谊弥足珍贵
第032章兄弟情谊弥足珍贵
张九鸣长叹了一口气,“嫂嫂,瑄儿这些年倒是深藏不露了。现在看来,应该是瑄儿在曲江池诗酒宴上展露才学,引起了虢国夫人和圣上的欣赏如果所料不差的话,想必这一次立成有很大的机会被圣上赦免,倘若如此,瑄儿便是我们张家的功臣”
“想起昔日种种,老夫不禁汗颜。”
张九皋也坐在一旁朗声一笑,“某就说了,大哥一代名臣良相,才学谋略冠绝一时,他的骨肉血脉怎会如此不堪看来这往日来瑄儿韬光隐晦游戏风尘,如非家族危机之下想必也不会这般主动显山露水,倒是我等没有识人之明,着实惭愧。”
柳氏微微一笑,明是自谦,声音里却情不自禁地带出了几分自豪感,“两位叔叔这话让奴家惭愧万分。瑄儿昔日胡为,也与奴家管教不严有关。”
“呵呵嫂嫂,二哥,过去之事就不再提了。不论如何,今日之瑄儿是我张家之幸,我们应该高兴才是。所谓十年磨一剑,剑出耀天下,瑄儿此番脱去尘埃一飞冲天,将来前途无量,咱们张家广大门楣的希望怕是就要落在他的身上了。”
张九皋这话其实带有几分客情。
张宁在一旁见两个长辈突然对张瑄不仅改变了态度还“横加吹捧”,心里颇不以为然。听了张九皋的话,心里更不舒服,忍不住出言淡淡道,“叔父大人,三弟这些年整日里胡作非为浪荡街坊,不读圣贤书、不作诗歌赋,言行粗鄙浅陋,要说他突然变成什么才子,我绝不相信。”
“若非不是误打误撞,就是夸大其词罢了。”
张九鸣闻言皱了皱眉,张九皋转头望着张宁,心头隐隐火起。
张瑄是不是真才子,这事儿可以姑且不论。可张宁对张瑄太过恶劣的态度,早就让张九皋看不过眼还是那句话,有些话长辈可以教训,作为平辈,你就没资格说。今日张宁在李岫面前的表现,足以说明这个侄儿的心胸非常狭隘和浅薄。
这时,却听张九鸣挥手向站在一侧的侍女呼道,“去把张力找来。”
张力匆匆进厅来向几个主子施礼问安,然后就规规矩矩地垂首站在那里,等候垂问。
“张力,你把三公子在曲江池诗酒宴上的所作所为细细讲来”张九鸣笑着放缓了声音,“不必紧张,照实讲来便是。”
“是。”张力定了定神,恭谨地一五一十地将张瑄那日的表现以及在场官僚权贵和士子清流的反应详细说了一遍,虽然他的话没有什么逻辑,但总归是说清楚了问题。
而且,说完,张力还从袖口里掏出一个纸册来呈上,“老夫人,两位大人,这是三公子宴会上的五首诗作,已经在长安坊市中广为流传了奴才方才出门遇到有人贩卖这诗帖,就斗胆买了一份回来,请老夫人和两位大人过目”
盛唐时节,歌舞升平,诗文之风日盛。在这帝都长安,凡有士子文人的佳作出炉,定然会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遍整个长安城,然后被一些小商贩雇人抄写复制多份,然后去那些酒楼茶馆乃至花街柳巷这些文人经常出没的场所贩卖,获些蝇头小利。
“好,呈上来。”张九鸣大喜,挥挥手吩咐张力道。
从张力手里接过诗帖,只匆匆扫了一眼,张九鸣的脸色就变了。
整整一盏茶的时间,他才恋恋不舍地将手里的诗帖转给张九皋,叹息道,“瑄儿竟有如此诗才这五首诗作无一不是上乘之作,每一句都可谓是神来之笔。这等才学,让老夫惊叹。”
张九皋接过审阅一番,抬头来望着张九鸣,眸子里的震惊之色溢于言表。
张宁也从旁观看多时,这时却狐疑道,“奇怪来哉,他竟有此才华莫不是抄袭之作”
诗酒宴上,现场命题,这事儿来不得半点虚假。如若是抄袭,那就更不可能了。前人之作,一般都会流传后世,在场众人又都是诗文里打滚的行家里手,尤其是还有王维这等诗文巨匠在,张瑄要是抄袭早就被揭穿了。
张九鸣性子沉稳倒也罢了,但张九皋脾性稍急,听张宁又在侧出言非议,再也按捺不住开口低斥道,“诗酒宴上命题作诗,怎能掺假瑄儿有才学、有长进,你作为兄长,应该高兴才是,怎能如此一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