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家愿意。奴家早就厌倦了,奴家宁愿出宫去做一个白衣妇人,守着你这个小冤家过日子但是你这个小冤家能一直对奴家好吗”杨玉环痴痴低声道。
“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有啥好贪恋的。奴家这前半生浑浑噩噩的,也不知道为谁活着可现在,奴家要为自己、为你这个小冤家好好活着。”
“只要你愿意,我会保护你,让你过得幸福快乐。”张瑄俯身在杨玉环光洁的额头上吻了一下,“从今往后,不会有人能伤害你。”
“只要你不哄骗奴家,为了你这句话,奴家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了。”杨玉环情浓之际,再次投入张瑄的怀中,用双手圈起他的腰来,喃喃絮语着。
两人相拥温存了片刻。
杨玉环突然抬头来凝望着张瑄,眸子里的柔情越来越重,郑重其事地道,“子瞻,可奴家要是出了宫,杨家就倒了。杨国忠虽然位极人臣,但如果没有奴家在,他迟早要被李亨拿下的。”
“有杨国忠和杨家在,对你有好处。要是杨国忠和杨家失了势,李亨一旦当了皇帝,迟早会向你下手。若是你们两人这样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着,他无论动哪一个,都会有所忌惮。”
张瑄默然点了点头。
情势就是如此。杨玉环虽然不参与朝政,也不喜这些蝇营狗苟的争权夺利,但她终归是杨贵妃,不喜欢、不参与不代表不懂其中的利害关系。
“那,奴家就留下。”杨玉环嘴角一抿,坚决而坚定地轻轻道,“但是你这小冤家一定要经常进宫来看奴家。”
张瑄叹了口气,轻轻道,“你不必如此的。李亨对我生出猜忌之心,是必然的,但目前来说还不可能。至于以后,还是以后再说吧。”
“不,奴家留下”杨玉环倔强地摇了摇头,“皇帝家的人不讲情分,别看李亨现在对你感激涕零,可等他当上了皇帝,恐怕就会慢慢翻脸。”
第二卷步步惊心 第156章借刀杀人
第156章借刀杀人
第156章借刀杀人
张瑄默然无语。他深深凝视着杨玉环,从她幽深似水的眸子里读到了一丝温柔,一丝坚强和坚定刚毅,心头就渐渐被一团温情脉脉缠绕住了。
“我不希望你压抑自己”张瑄温柔地抱紧了杨玉环,“我希望你今后为自己活着,做一个快快活活的小女人,而不是现在这个戴着假面具假装快活的贵妃娘娘。”
“奴家现在很快活呢。”杨玉环躺在张瑄怀里闭上了眼睛,眼角闪烁着幸福的泪花儿,“奴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快活过”
“小冤家,抱紧奴家啊”
张瑄出了偏厅,进入御书房的正厅。
与杨玉环片刻的温存并不能影响他此刻坚硬的心境,因为他明白,任何的优柔寡断或者妇人之仁,带给他和他所要守护的一切的都是毁灭之灾。
早已等候在此的太医令钱泶林赶紧躬身施礼轻轻道,“大将军,下官已经为陛下诊治完毕。陛下的情况好了很多。”
“好,很好。钱太医令,你做得很好,先下去吧。召几个御医来守在宫里,我看就住在御书房的临近,随时接受陛下传召,为陛下诊病救急。”
张瑄摆了摆手道,“陛下的龙体要紧。”
“是,下官遵命。”钱泶林轻轻道,赶紧退了下去。
张瑄回头望着李静忠,淡然道,“李公公,守住门口,本官要与陛下说一件机密事,任何人不许进入。违者斩”
李静忠心里凛然,赶紧躬身应喏。
张瑄定了定神,缓步走进了内间。
老皇帝静静地躺在榻上,目光虽然浑浊但却闪烁着一定的神采。
这么多日子以来,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头脑清醒过,除了仍旧口齿不清、下半身仍然瘫痪不得动弹之外,他几乎觉得自己无异于常人了。
高力士现在没有守候在他的身边。
老皇帝心里明白,高力士是做什么去了。他自打清醒过来之后,就一直躺在这里静静地等待着。对于这个老东西的办事能力,他非常放心。
有了玉真公主的支持和一干皇族的响应,有了他的密旨和传位诏书,李隆基心里对高力士做成此事还是颇有几分期待的。
其实,选择推侄子嗣宁王上位,是李隆基绝望之后的一个突然产生的念头。对于自己那些儿子,他实在是失望透顶了,于是就决定还权于让皇帝李宪一脉。
反正在老皇帝看来,权力只要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掌握在儿子还是侄子手里,其实差别都不大。
不能不说,李隆基是一个自我至上的人。
他真正关心的始终都是自己,以及自己手里的权力。
而皇位的传承,在很多时候,更像是他调动诸多皇子拼抢逗乐的一种游戏,他试图跳出棋局之外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掌控者,只是不成想这一次将自己也陷了进去,无可自拔了。
张瑄缓步走进内间,抬头瞥处,正好与李隆基的目光相对。
李隆基目光顿时一凝,肩头立即起了一丝轻颤,嘴唇哆嗦着。
一眼看到张瑄进来,这意味着高力士失败了。他的暗中布置,失败了。
毫无疑问。
张瑄静静地站在那里,与李隆基目光相对,神色非常平静。
而李隆基的脸色慢慢愤怒扭曲起来,他哆嗦着抬起手指了张瑄一下。哪怕是躺在床榻上不能动弹,口不能语,这皇帝颐指气使的气度还是存在的。
此刻面对张瑄,他没有愧疚、没有恐慌,只有一丝失望和愤怒。
张瑄淡然一笑,上前一步轻轻道,“陛下,看到臣来,定然是非常吃惊、也是非常失望了吧。”
张瑄说着坐在了床榻边上的锦墩上,“臣实在是很困惑,陛下要拿下太子情有可原但何以非要置臣于死地呢”
“一开始,臣非常疑惑,不解。现在,臣想通了。陛下不愧是叱咤风云数十年的大唐皇帝,看问题很是深远。”张瑄淡然笑着,“陛下一定是担心将来臣坐大了,会架空了太子的权力甚至,担心臣会有造反的野心,夺了李氏皇族的江山社稷”
“改朝换代,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如今的李唐天下,也不过是夺自前隋之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更迭,是无法更改的历史规律,这个不是你或者我,能够左右和主导的。”
“倘若李唐气数已尽,被取代,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