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7(1 / 2)

天唐 格鱼 7796 字 2019-04-19

大官畏之如虎,不敢近前。

张瑄笑容更加浓烈了,耐着性子继续和声道,“焕娘不要怕,到我这里来,本王问你几句话。”

那焕娘缓缓抬起头来,有些畏惧地望着张瑄的笑脸,稍稍有些迟疑。

在场众人,无论是胡勘这些百姓代表还是李倓以及南霁云等军卒,都搞不懂张瑄为什么突然有闲情逸致去放下平西王的威严和架子去逗引一个女童。

胡勘轻轻捏了捏自己女儿的小手,鼓励地看着她。

他一来是看出了张瑄并无恶意,二来也是担心为此触怒了张瑄,最终引来祸端。

焕娘犹豫着,慢吞吞地走了过来,扬起小脸刚要说什么,却被张瑄抱了起来。

焕娘一惊,身子挣扎了几下,见张瑄神态温和,也就慢慢放松了下来。

张瑄一手抱着焕娘,另外一只手摆了摆,大声道,“尔等且起身说话。”

张瑄抱着焕娘,走到胡勘等人身边,朗声道,“移民给百姓带来负担和压力,本王心里有数,由此劳动民力,本王心甚不安。”

“然,移民进两宁州,乃是朝廷大计。若不实行军屯之策,我们很难守住两宁州,而我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大好疆土,就要再次落到吐蕃人手里。因此,为了整个国家社稷的大局,只能委屈大家了。”

“为减轻百姓负担,本王最近也是夜不能寐,殚精竭虑。”张瑄轻轻一笑,“这样吧,尔等先回去安抚百姓,先继续向两宁州行进,本王答应你们,三日内,大都督府必出纾缓民负的政令。这是本王的承诺,绝不食言”

张瑄回头来望着焕娘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面令牌来,“焕娘,这是本王的令牌,你且拿好。若是三日后本王食言,你可持这面令牌带你的父亲去河州府衙找我”

或许是因为张瑄持续的温和态度让焕娘大为放松,敬畏感渐渐消退,孩童的天真浪漫便取而代之,她抬起小脸来脆生生得道,“王爷不会骗焕娘吧”

张瑄哈哈一笑,“本王说话算话,焕娘放心就是。”

焕娘天真地伸出一根手指来,“拉钩”

“好,拉钩”

“拉钩上轿,一百年不许变若是变,王爷就变打老虎”焕娘天真稚嫩的声音在场上回荡着,众人不禁莞尔。

李倓则目光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这一幕,让他又看到了张瑄性格柔和朴实的另一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断然不会想到,一向强势威严的陇朔大都督、平西王、当朝权臣张瑄,竟然有这种柔肠情怀。

而胡勘等人则感动地泪流满面。

望着胡勘牵着焕娘的小手慢慢离去,焕娘还一步三回头来望着张瑄,摇着小手,张瑄笑而不语。

花奴儿站在他的一侧,轻轻道,“这女童聪明伶俐蛮惹人怜惜的”

或许在旁人眼里,张瑄此举可能还有一丝上位者作秀愚民的味道,但对他越来越了解的花奴儿,却知道,张瑄并无任何伪装的成分。

最起码,这个女童焕娘,确实引起了张瑄的喜欢。

“是啊,这么小的孩子,能在这种场合下不哭不闹,这个孩子不简单呐。”张瑄轻轻一笑,回头望着李倓拱了拱手道,“殿下,我们进河州城吧。”

“好。”李倓起身来。

移民骚乱平息下去,没有动用武力镇压,只凭张瑄的几句话。不多时,移民队伍就自发继续前进,拥堵的官道清理出来,张瑄率队继续前行,直至河州城外。

早期赶过来的李光弼带着河珧都督府的一干属官将佐诚惶诚恐地迎了出来,并没有见到张瑄大发雷霆的样子,才暗暗松了口气。

移民发生骚乱事件,这种事情可大可小,若是张瑄揪住不放,这便是河珧都督府的官吏办事不力,甚至可以追究李光弼这个军政主官的责任。

李光弼等人将张瑄和李倓迎进城去,进了河州太守府衙。

张瑄端坐在大堂桌案之后,李倓照旧是在一侧另设坐席旁听。

坐定之后,张瑄脸上的笑容陡然一敛,霍然起身环视李光弼等河珧都督府文官武将沉声道,“李光弼,百姓向本王反映,安家费和口粮被层层盘剥克扣,此事你一定要尽快查清。不管涉及到任何人,一律严惩不贷罪行严重者,杀无赦”

张瑄的声音森严,李光弼心下一颤,赶紧出列恭谨回道,“是,末将遵命”

“此外,本王准备推行移民宽免政策凡移民两宁州者,所得土地缴纳军粮数减半,本王还将奏请朝廷,在两宁州实行免征六年赋调,轻税入官,一年少收一千文杂徭钱。”

“赋役宽平,刑罚轻省,百姓富庶”张瑄淡然挥了挥手,“唯有如此,两宁州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繁盛安定起来。若不然,百姓得不到实惠心不安,则两宁州不稳。”

李光弼等河珧都督府官吏将佐闻言不禁都是一怔,旋即皱紧了眉头。

免征赋税倒也罢了,反正征收的赋税多半要上缴朝廷国库;可这军粮上缴减半,这直接就影响到两宁州四万兵马的长期驻守。边塞治军,粮草为先,若是连肚子都吃不饱,怎么还能安心戍边呢

没有人敢说什么,但李光弼咬了咬牙还是轻轻道,“大帅,请恕末将斗胆免征六年赋税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如果再减免上缴军粮,恐怕恐怕我数万大军在两宁州难以为继,还请大帅三思”

张瑄笑了,“光弼,本王意欲让两宁州军马轮番军屯,半数戍边,半数开屯种田参与两宁州建设,三个月轮换一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若是战事起,则全军恢复编制。”

李光弼听了一时间无语,再也不能说什么了。

张瑄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显然是早已拿定了主意。虽然李光弼觉得有些不以为然,但却不能再当面反驳了。他准备私下里再找找张瑄四万兵马在吐谷浑故地防备整个吐蕃大军,本身就有些不够用,若是再半数屯田,岂不是让吐蕃人闻风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