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常山郡范阳大军内讧。史朝义率军两万打开城门,归降张瑄,迎张瑄大军进驻常山。
蔡希德虽然掌控着五万军马,但因为措不及防,军心大乱,在张瑄十余万大军兵临城下又兼之出现内乱,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率军放弃常山郡,溃败下去。
郭子仪率军奔袭追击,直至恒州与易州。这一路之上,范阳军丢盔卸甲溃不成军,伤亡惨重,五万大军逃回范阳者不足半数。
十五日后。张瑄率大军抵达易州,拿下范阳指日可待。因为史朝义投降,范阳军马内乱,范阳定矣。
易州。
帅堂。
张瑄升堂聚将,史朝义忐忑不安地走进大堂,在众将玩味的目光中单膝跪拜了下去,朗声高呼道,“降将史朝义,拜见主公”
张瑄默然,却与站在他身侧的田可馨交换了一个眼神。
对于如何处置史朝义,张瑄与田可馨曾经有过一次深谈。
这史朝义也不是一个善茬,作为熟知历史进城的穿越者,张瑄根本不相信史朝义会长期效忠于自己,因为历史上的史朝义不仅诛杀了他的父亲史思明,还是安史之乱的重要祸乱导演者。
张瑄不止一次动了杀机。
但不论如何,史朝义既然投降,如果张瑄再行诛杀,肯定会引起一些负面的影响。
田可馨给张瑄出了一个主意,可以给史朝义爵位和官职,但不给他兵权和实权,人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本钱,野心也就无法滋生了。
张瑄淡然一笑,“史朝义,你虽是降将,但对我军平定范阳,立下功劳。本帅赏罚分明,你即有功,本重重赏之。如今天下未平,你且在本帅帐下做个行军司马,待本帅回师长安,可还你一个爵位官职。”
“本帅言出法随,绝不食言。”
史朝义长出了一口气,他心中大定。掌握兵权的心思他早就放弃了,他所图的就是高官厚禄富贵荣华,既然张瑄肯给他这个,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臣拜谢主公厚恩,臣当为主公效死”
史朝义拜了下去。
张瑄微微笑着,田可馨站在一侧,面纱背后的俏脸上也浮荡着笑意。
张瑄回头扫了她一眼,突然对她面纱背后的面孔有些好奇,便多看了两眼。自打田可馨入他的大军之中,他还从未见过此女的真实面目。不过,以张瑄的身份,既然此女不肯揭下面纱,他当然不会强求。
田可馨脸色一肃,身子挺直,默然垂首。
哥舒翰率军三万整合凉州阿斯那部一万余众南下勤王驰援关中,已经抵达泾州。消息传到长安,李亨心神大定,对于未来战胜张瑄,又增添了几分信心。但不成想,几天以后,另外一个惊人的军报又传进长安,回纥可汗骨力裴罗率军十万越过陇朔边境,进入陇朔,向河东进犯。
回纥可汗是张瑄的岳父,很显然,回纥大军进入中原,肯定是协助张瑄夺取天下来了。
而紧接着,张瑄在常山郡大败范阳军马,一路长驱直入兵临范阳城下的奏报也抵达长安,这几乎摧毁了李亨的最后一丝信心。
由此,长安震动,满朝文武和李唐皇族宗室惴惴不安。
李亨果断决定,放弃长安,退往剑南,以蜀中天险抗拒张瑄。
皇帝的这个决定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也有人无比的羞愤。
楚王李豫和建宁王李倓两人并肩走进御书房,一起拜了下去。
“父皇,长安决不能再放弃了。若是朝廷再退,必然导致天下勤王兵马心寒,我大唐社稷江山就彻底危矣。”李豫大声道。
李倓也附和道,“父皇,哥舒翰大军勤王,李光弼在关中募军接近五万,有这十万大军在,朝廷未尝不能与张瑄抗衡。若是父皇再放弃长安,天下臣民心寒,朝廷威望沦丧,大唐江山风雨飘摇,灭亡也就在旦夕之间。”
李亨大怒,拍案而起,“你们懂什么哥舒翰的数万兵马难敌张瑄,而李光弼招募的新军更是乌合之众。潼关又掌握在张瑄手里,潼关一开,关中就是无人之境。张瑄大军攻入,长安必然不保。朕这个时候退往剑南,占据蜀中天险与张瑄抗衡,才是为大唐宗庙社稷长存的大计,若是留在长安逞匹夫之勇,必成张瑄的囊中之物。”
李豫和李倓对视一眼,各自从对方眼眸中读到了深深的失望。
李豫陡然冷笑道,“此时此刻,家国天下危在旦夕,父皇身为天子,不思如何抗敌,却一门心思逃跑,让天下臣民失望、心寒。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随父皇南逃了既然父皇想逃,那就逃吧,但是这大唐皇帝之位,还请父皇让出来”
“大唐皇帝当与长安共存亡”李豫声音慷慨激昂,脸色冷酷。
李倓有些复杂地望着李豫,却是点了点头。
在进宫之前,两人已经达成了协议,支持李豫成为新皇,逼李亨退位让贤。在李倓看来,这已经是李唐皇室最后的机会了。
李亨心神大震,他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自己的两个儿子竟然逼宫来了。他脸色煞白,扬手哆嗦着指着李豫,“你,你放肆朕要杖毙了你”
李豫丝毫不惧,上前一步大声道,“既然父皇守不住这江山社稷,那就交给儿子儿子不会放弃长安,不会放弃大唐皇室的宗庙,儿子当率朝廷,号令天下,与张瑄叛军决一死战”
“父皇,这宫里宫外,都为儿子掌控。而让父皇退位,也是满朝文武大臣的意思。来人,请太上皇入兴庆宫安歇”李豫一声暴喝,御书房门外立即冲进来诸多宫禁宿卫,而跟随在宫禁宿卫背后的正是杨国忠、公孙良、裴冕等大臣。
“你们竟敢如此欺朕”李亨仰面喷出一口鲜血,晕厥在当场。
第二卷步步惊心 第405章新皇帝示好求和
第405章新皇帝示好求和
第405章新皇帝示好求和
李亨气晕了过去。
但国难当头,危机时刻,李豫、李倓和一些朝臣已经顾不上他了。当日,宫里就传出了一个震动长安的消息:皇帝李亨下罪己诏和退位诏,大意是说自己在位期间叛乱频仍,国家动荡,民不聊生,作为皇帝难辞其咎,而为了确保大唐江山社稷永固,传承万年,特将皇位传给楚王李豫,云云。
李亨登基称帝不足两年便悲哀地退位为太上皇。李豫即日登基称帝,但没有举行登基大典,只是召集满朝文武大臣草草举行了一个仪式。
李豫登基当晚,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