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 / 2)

类似的还有荀氏,不过荀氏下注较早,而且选的都是北方诸侯,因此到最后都归于曹魏一家。

刘轩所希望的,就是这群家伙通通跳出来,然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这群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正是有这样的打算,当初他才会放过袁绍一马,因为袁绍出身大族袁氏,袁氏又有四世三公之威望,天下多少士人都与袁家有牵扯,一旦关东混乱,群雄并立,那么袁家必然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无数士人也会慕名投靠。

说白了,袁绍就是刘轩留下的一个巨大的鱼饵,他希望袁绍如前世那样能够成为关东最强大的诸侯,从而引出更多的门阀家族。

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袁绍才值得他去杀

至于能不能打过袁绍

刘轩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败,只要一切都顺利的话,那时候的刘轩起码坐拥关西之地以及精兵战马无数,手中更有各种提升将领实力以及素质的修炼法门,甚至还可以凭借一些小手段来保证粮草无虞,若是这样一支已经超出了凡人认知的势力还灭不了袁绍的话,那刘轩还是赶紧找地方躲起来,一辈子都不要出来见人了。

可以说,刘轩在还没有真正登基的时候,就把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考虑好,而会选择关西之地原因也很简单这片地区的士族门阀不多,相比起扔块转头都有可能砸到大族子弟的关东、荆州豫州等中原地区,关西这片因为始终在匈奴、羌氐等异族的威胁下,因此氏族少有在这里扎根发展的。

还有一点,就是关西一带的兵源素质极佳,换句话说要是想普及修炼功法提升士兵实力的话,关西这里训练出来的兵卒有先天上的优势。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最终刘轩选择了这样一个发展方向,所以他不但要让董卓继续嚣张下去,甚至还得想法子让诸侯讨董以及迁都长安等事情依旧如历史上那样发生。

“不过,曹操在朝中任职,又有我约束着,不会再因刺杀董卓而逃离京师,不晓得那讨董檄文会有谁来发”

想了想,觉得这么一个捞取名声的机会,应该会有很多聪明人看到吧

“实在不行,就派人偷偷前往关东某家诸侯那去,稍微提点一番想来那群诸侯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博取名望的机会”

s:额那个继续求推荐票

第23章选妃立后

刘轩整理完头脑中的思路,同时将龙气还散绕在周围的龙气尽数收拢进体内,勉强在那龙蛋周围凝聚了丝丝烟气所谓的温养龙蛋,靠的就是这些环绕龙蛋周围的龙气,若龙气稀薄,想要孕育出幼龙就需要更长时间,甚至有可能一直也无法度过这个阶段。

可若是龙气强盛,这个阶段自然会更快的度过,所以并不是说刘轩只能枯等,他依旧需要勤加修炼,才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度过这个尴尬的阶段。

此时已是早晨,晨光从窗户中透射进来,照在刘轩身上只觉得微微有点暖,不过当刘轩起身将窗户打开后,那一阵如刀子般的冷风还是在提醒着他此时已经濒临入冬。

起身、洗漱以及穿衣,种种事情都不需要他费神,周围的宫女们非常熟练的将这些事情做好,刘轩要做的仅仅是充当一个任人摆弄的大号娃娃,等到宫女散到两旁,这一堆琐碎事也都全都完毕。

身上的衣服款式上没什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当是头上戴的帝冕,一排珠帘悬在额前,虽然不阻挡视线,可依旧让刘轩觉得有点不舒服脑袋上顶这么个东西,能舒服才叫奇怪。

奈何这是帝王的象征,刘轩就算想要做出改变,此时也不是合适的时机他登基为帝不到一天,什么功绩都没有,朝中大臣也处于观望态势,即便有几个愿意辅佐自己的也是基于汉室这个大义,而不是因为他真的是这些人认可的贤明帝王。

“不过,在做明君之前,还需要低调发展自家势力”

董卓的问题并不难解决,哪怕刘轩手中没有兵马,想要对付董卓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董卓纵使兵强马壮,可是他势力越庞大,就代表他越好收拾。

势力庞大就代表他手下的派系会越来越多,等到那个时候,只要董卓一死,他手下那庞大的势力立刻就会分崩离析,自己只要稍作拉拢那群人就不会执着帮董卓报仇,甚至稍微许点好处,这群人还能为刘轩所用。

而身为帝王,想要诛杀董卓也不难。董卓就算在小心,出入都以兵卒护卫,可是那朝堂之上议政的时候,总不能还有兵马护卫吧

刘轩自信,以自己的实力随时随地可以将董卓斩于殿前,哪怕他有吕布护着也是一样更何况吕布到时候还会不会护着董卓都是两说。

出了寝宫,曹苞立刻凑到近前:“陛下,今日依旧在德阳殿议事”

汉朝初时以长安为都,后迁雒阳又因为五行学说,将洛阳改为雒阳,初时又以南宫为议政之所,后灵帝贪图享乐,就将议政之处改在了北宫德阳殿,目前群臣也都习惯去德阳殿议事,刘轩也没兴趣天天从北跑到南,就依照这个习惯继续下去了。

“何况,雒阳皇宫,也用不了多久了”

今年是中平六年,因为新君登基,所以要改元。

刘辩登基后就改过,然短短半年不到光景,改了数次,俨然如同闹剧一般。

这次刘轩登基,他可不希望自己上台后年号也是改来改去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年后如那公元纪年一样,恒久的存在下去。

不过他知道这个事情现在急不得,起码眼下改元这事情还轮不到他做主,自己还在往德阳殿那边走,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宦官就凑了上来。

左右早有人要上前拦下,不过刘轩一眼就瞧出来人乃是被自己保下的张让,便挥手斥退左右,让张让近前。

要说这一场大乱,把持朝纲的十常侍被杀了个一干二净,本来张让也是没跑的,却被刘轩给保了下来。

后来朝堂有大臣提出要将张让抓捕下狱,但却被刘轩给拦了下来。加上当时众官诛杀十常侍的时候使的手段恶了皇室,刘轩以梁王之身又保证会禀明天子,将张让侯爵削去,贬为中黄门,再不掌重权,众官这才捏着鼻子认了这事。

对于张让来说,虽然一身荣华尽去,但却保住了一条性命,这比什么都重要。何况刘轩并没有派人收刮张让这些年积攒的家财,所以张让对这个结果也很是满意,只寻思日后做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