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了胡云峰预料,也许是超出了第一批跟胡云峰来所有人的意料,谁能预见到短短三年苏维埃港竟然发展成这样呢恐怕就连斯大林和苏联政府也难以想象得到。
胡云峰希望再多出一些可用于战争的科技成果,最好是原子弹明天就能造出来。当然,这只是他的幻想而已。飞机一时还研制不出来,但美国帮造的航母应该差不多快完工了。胡云峰正犹豫着是去问问美国方面,还是等待好消息。如果美国帮造的航母出了意外,在美国跟美国航母设计、建造的苏维埃港造船技术人员应该早就汇报了。现在在美国的技术人员没有汇报,那说明航母正在按计划建造中。他决定还等待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不过,胡云峰此时想起了去德国参加进攻法国的战役前,斯大林曾经答应过他,斯大林会把苏斯最先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技术给苏维埃港,让苏维埃港自行制造装备军队。大炮技术胡云峰有德国的,不稀罕斯大林的,飞机技术苏联的不是很好,他可以弄到美国和德国的,现在还能自己研制,苏联的飞机技术可有可无。但是t34坦克胡云峰非常想要,主要是t34简单实用,利于大规模制造。他的装甲部队都是老式的德国和苏联坦克,对负日本人还可以,但跟苏联打,胡云峰估计会被苏联人揍扁去。
虽然他有107火箭炮和“铁拳”反坦克火箭简,以及反器材狙击步枪做为反坦克的秘密武器。但是,光装备部队的坦克来说,坦克已落后苏联很多了。胡云峰不求坦克质量超越苏联,但起码也要跟苏联装甲部队装备一样。
也许是上次送了苏联急需的西方工业技术和一吨黄金到莫斯科去,斯大林还算够意思,说话也算话。胡云峰找到林叔了解情况,斯大林把火炮、飞机、坦克各送了两种型号的技术来,并派技术人员帮苏维埃港的兴建了两个飞机制造厂和三个坦克生产厂。不过斯大林是附了条件的,苏维埃港生产的飞机和坦克一半要免费给苏联远东军队进行装备。
胡云峰毫不在意斯大林的条件,林叔也想好了对策。林叔让桑行德拉派人对苏联的指导、监造技术人员进行收买,现在看起来效果不错。等交付坦克时,林叔会以苏维埃港刚获得制造技术,工人不熟练为由少报生产数量。同时,林叔还打着开办拖拉机厂的牌子,命令人秘密修建了一个坦克生产厂,所使用的机床设备全部都是当初李明昊留下来的超越时代的机床。
胡云峰听完林叔所说,认为有必要再去一趟斯大林讨好他,顺便向斯大林亲自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占领越南和印尼。这次胡云峰没有准备送技术和黄金了,他从在荷兰和法国抢劫的欧洲艺术品挑选了十几件,准备当做礼物送给斯大林。
第三百三十三章 助苏联解散装甲集团军
第三百三十三章 助苏联解散装甲集团军
莫斯科机场,当降落的飞机完全停稳,胡云峰首先下了飞机,他再次带着特战队员们到达了莫斯科。
“您好,胡将军同志。”来迎接胡云峰的是在莫斯科开会的、已升为大将现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的朱可夫。
朱可夫从内心很感激胡云峰,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的装甲部队和空军基地接连遭到“日本人”的偷袭而损失惨重,当时让他的处境非常被动。是胡云及时地提供了日军情报,还亲自带部队偷袭日军才让他转危为安,并最终打赢了诺门坎这场战争,迫使日本人求和。
在战役的最后阶段,胡云峰命令装甲部队快速突进,并利用伞兵部队空降切断了日本关东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海拉尔的日军退路,完成对日本关东军前线指挥部的包围。特别是苏维埃港的坦克装甲师的快速攻击,跟朱可夫集中的使用装甲部队进攻的思想不谋而合,让朱可夫非常欣赏胡云峰。
当然,朱可夫这次来迎接胡云峰是要求胡云峰帮忙的。朱可夫这次来莫斯科开会是讨论装甲部队的使用方法。苏联现在存在着两种使用装甲部队的意见,一种是反对建立专门的装甲部队,认为装甲部队只有分散在步兵中或其他部队中才能发挥作用。另一是以朱可夫为代表的坚持要把装甲部队集中起来使用。
反对建立专门的装甲部队的人不少是国内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因此对最高统帅斯大林影响很大。开会的结果使朱可夫感觉到不妙,斯大林很可能会把组建的六个装甲集团军解散,把装甲部队以团或营的规模编制到步兵师和骑兵部队去。
朱可夫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斯大林阐明了他的观点,但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他的观点很有可能不会被采纳。朱可夫得知胡云峰要来莫斯科,为了保住已组建的六个装甲集团军,朱可夫主动来迎接胡云峰。
他知道胡云峰深得斯大利的信任,他把保住苏联装甲集团军的是后希望放在了胡云峰身上,希望在诺门坎战役中集中使用过装甲部队进攻的胡云峰,能帮他劝说斯大林不要解散装甲集团军,哪怕就是解散装甲集团军,也要让装甲部队保持师级规模。不要分散到步兵师和骑兵师里去。
“您好,朱可夫将军同志。”胡云峰的手跟朱可夫握在一起。
“胡将军同志,我有事要请你帮忙。”朱可夫心急如焚,两人问候了一句他没有太多的客套跟着说道。
胡云峰打量了朱可夫一眼,紧跟着“哦”了一声算是回答,心中暗想着朱可夫有什么忙能来求他。
朱可夫很要能是将来的敌人,胡云峰可不愿意随意帮他的忙。见朱可夫焦虑样子,他有意把头转过去对正搬运给斯大林的礼物的特战队员们,道:“都给老子轻点,别弄坏了给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的礼物。”
再对特战队员们训斥一阵后,胡云峰这才转回头过来,看着朱可夫肩上的军衔道:“朱可夫将军同志,你是大将,我是中将,我们差两个级别,我能帮您什么忙”
“这不是级别的问题。”朱可夫面带沮丧地摇摇头,把前因后果详细地说给胡云峰听了。
这是好事呀胡云峰听后对苏联反对把装甲部队集中起来使用的人和斯大的“英明”决定甚感佩服。他甚至认为斯大林把苏联的装甲部队降为连级编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