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产生了两个隐患,如果德军在对苏战争中因为兵力不足而在归定时间内达不到预定目标,则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调集;如果德军在冬季到来之前不能完成对苏作战的决定性胜利,那么德国士兵就只能穿着单衣在恶劣的俄罗斯寒冬作战,其结果可想而知。希特勒再一次神经质地犯了严重错误,而这种错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否是德军所承受得起的,完全要凭天由命了。
德军为进攻苏联,在总部署上分成三大集团军群,在北方和中央集群中,霍普纳、霍特和古德里安三位装甲集群司令都是精明强干、雷厉风行的优秀指挥官,而隶属于南方集群的第1装甲集群司令克莱斯特则是德军中思想最古板的一名陆军军官,他是步兵出身,对装甲部队向敌方纵深突破的能力表示怀疑,在法兰西战役期间,他下达的保守命令常常成为克莱斯特与古德里安争执的主要原因。希特勒让这位将军出任装甲集群司令,使南方集团军群的战术突破能力大为下降,使得这支拥有三支集团军群中最强大步兵的南方集团军群在开战后不久便几乎陷入了阵地战的泥潭。
就整个巴巴罗萨计划中,北方集团军群合围波罗地海沿岸地区,中央集团军群通过合围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完成歼灭苏军在西线防御的主力,之后,两个集团军群将合力攻取列宁格勒,德军将占领一些重要的港口以维持补给,并完成北方作战计划。
而南方集团军群则将自身兵力深入乌克兰,并沿第聂伯河挺进,之后向苏联西南方面军后背猛插并将其歼灭,之后南方集团军群将向高加索进击,主要目的是切断苏联主要的石油运输。也就是说,德军必希须在占领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并由南方集团军群独立完成歼灭乌克兰苏军的前提下才能正式向莫斯科发动总攻。
但是在具体的细节和在进攻中可能存在的新情况上,希特勒并没有从正面考虑问题,他只是说“是否以莫斯科为主攻方向,应当视情况而定”。这个简单的想法使其在苏德战争中一再轻率地改变主动方向,并放弃战略的优先位势。除了希特勒本人的原因外,巴巴罗萨计划本身就存在很多“想当然”的细节问题。如:希特勒强调一定要在第聂伯河和得维纳河以西将苏军主力歼灭之,但是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却没有明确指出在向西南纵深挺进时须跨越第聂伯河,很明显苏军不可能象被切蛋糕一样轻易让德军从第聂伯河截断其后路,因此,座落在第聂伯河上的基辅,要么将其攻去一半,并集结大量的部队以阻止苏军在河对岸实施反突击,要么跨越第聂伯河,以重兵向基辅进攻。
从中可以看出,南方集团军群无论实施哪一种方案,都将无法达到预定计划,届时,德军也必然要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侧翼部队给予支援,这就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被抽调南翼的中央集团军群又如何完成与北方集团军群合围列宁格勒的计划结论只有一个: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草率的、不可操作的计划,德国在精心准备了一年之后,却要在最重要的环节上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些都是希特勒和德国犯下的致命错误,不过胡云峰到德国后准备提醒希特勒。而且冬装他早在一年前就让林叔生产储备了。一是给苏维埃港的军队夺取远东地区准备的。二是,他当然到时要狠狠敲诈希特勒一笔。
又将是一批可观的收入,胡云峰先记下,等会通知林叔安排把冬装开始启运到阿姆斯特朗储存起来。
上面三个方面都是造成德国夺取苏联首都莫斯科失败的原因,有些是可以改变的,有些是德国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但胡云峰认为最为后要的原因还是希特勒在进攻莫斯科时犯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傻瓜式的错误。这也是胡云峰必须吸取的教训练,也是他把军队交给蒋百里这位军事专家来指挥的原因,他可不想他这个门外汉来指挥专业人员,造成苏维埃港夺取远东地区失败。
希特勒在德军攻到莫斯科城下时犯了很多不可挽回的错误,胡云峰回想着用笔记下,以警告自己。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15分,德军与其仆丛国军队以550万人的总兵力分三路突然对苏联发动全面进攻,历时近四年的苏德战争爆发了。德军的三支集团军群都在战争爆发不久取得了边境交战的胜利,而中央集团军群的进展尤为迅速,不到一个月就攻占了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则在北方和南方,德军的进展显得缓慢且没有足够的能力有效地向前推进。这首先暴露了希特勒没有为对苏战争储备更多的预备队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加之没有过冬的准备计划,德军已经无法切实完成预定目标,面对德军的只有两条路可行,要么忽略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安全,猛打猛冲向莫斯科,要么放弃在入冬前攻取莫斯科的计划,并首先完成北方和南方的战术目标,歼灭苏军在该地区的主力。如果想两者兼顾,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1941年的冬季的气候相对良好,否则德军的攻势将最终毁于严寒的影响。
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洛因
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洛因
即便是想两者兼顾,希特勒本人却对原计划完全失去了信心,随后他命令中央集团军群调第3装甲集群参加合围列宁格勒的战斗,第2装甲集群则南下与南方集团军群联合完成包围基辅的战斗,这是希特勒第一次轻率地改变主攻方向,因为在希特勒看来,对苏战争最重要的并不是攻占首都,而是消灭苏军。
但是,希特勒忽略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推进,使德军的交通补给线越来越长,由于德国的工业能力不足,运送补给物资除了依靠汽车外,德军还动用了62万5千匹马,马的行进速度,特别是在雨季来临时,将无法按时保证前线部队的补给需要。
因此,德军需要在苏联北部夺取一个重要的海港。尽管希特勒也提到北方两个集团军群的战斗将在合围列宁格勒后达到高潮,届时德军将占领一些重要的港口以维持补给,但希特勒在看到合围苏联西南方面军将会给苏军主力以沉重打击时,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