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利曾经是胡佛总统时期的陆军部长,出任罗斯福总统特使之后不久,他便成为美国驻华大使。由于深陷中国内战开始时复杂的政治漩涡中,这个美国人很快就被人视为一个出尔反尔的政客。但是,他第一次来延安的时候,受到了真诚的欢迎。特别交代,要专门为赫尔利“开个欢迎会”,“再搞点音乐晚会”。延安方面期待的心境,源于重庆传来的情报。不久前,在重庆的代表已与赫尔利见过面。赫尔利对林伯渠和董必武说:蒋介石对的态度已经缓和,并且同意他必要时与人接触。他代表罗斯福总统来到中国,就是要促成中国一切军事力量的统一,以最终战胜同盟国共同的敌人。
在此之前,包括在内,主要领导人都没有见过赫尔利。于是,与前些日子那架运载美军观察组的飞机出现意外一样,这位美国特使也令延安的领导人感到了颇多的意外。赫尔利乘坐的飞机在延安降落时,周恩来正好在那片空地上,当他得知走下飞机的外国人是赫尔利时,立即招来一个步兵连作为临时仪仗队。六十一岁的赫尔利“伸直身子,挺起胸膛”接受步兵连的检阅,“像一个得意洋洋的小伙子那样高叫印第安人的战争口号”。这一情景令急忙赶来欢迎他的领导人不禁“瞠目结舌”。第一次会谈,面对、朱德、周恩来,基本上是赫尔利一个人在滔滔不绝。他再次强调自己到延安来是得到国民政府批准的,蒋委员长不但愿意承认作为一个政党的合法地位,并且愿意承认中国其他一切政党的合法地位,同时正在考虑以某种形式吸收人参加军事委员会。赫尔利拿出一份名为为着协定的基础的文件,亲自为领导人朗读起来:
一、中国政府与中国,将共同工作,来统一在中国的一切军事力量,以便迅速击败日本与重建中国。
二、中国军队,将遵守与执行中央政府及其军事委员会的命令。
三、中国政府与中国将拥护为了在中国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孙中山的原则。双方将遵行为了提倡进步与政府民主程序的发展的政策。
四、在中国,将只有一个国民政府和一个军队。军队的一切军官与一切士兵,当被中央政府改组时,将依照他们在全队中的职位,得到一样的薪俸与津贴,军队的一切组成部分,将在军器与装备的分配中得到平等待遇。
五、中国政府承认中国的政党地位,并将承认中国作为一个政党的合法地位。中国一切政党,将获得合法地位。
问赫尔利,这份文件究竟是什么人的意见赫尔利解释说,这是两党谈判的基础,不带有任何强迫性。参加会谈的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上校对赫尔利说,想知道的是,您刚才说的是蒋介石的意见还是您自己的意见。赫尔利犹豫了一下说,原来是我自己的意见,后来蒋先生作了若干修改。
午饭之后,接着会谈。
不再给赫尔利滔滔不绝的机会。在警告赫尔利“中国的事情很难办”之后,着重谈了两个问题,即联合政府问题和改组军队问题。――这两个问题,是解放战争爆发前,国共两党始终无法妥协的最主要的问题。说,抗战以来,“我们从不妨碍国民党,而国民党却来妨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