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八月下旬,日军投降,阎锡山部队第十九军史泽波率四个师在上党地区接受日军投降。但该地区恰好位于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太行分区与太岳分区两区之间,态势孤立;抗战胜利开始即列入应予占领的地区之一。八月二十六日,中央军委在关于各地军事部署的指示中,要求太行军区应即集结主力,“收复上党全区,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彻底消灭伪顽,逼敌投降”,三十一日再度指示刘伯承和邓老,“阎部一万六千占我长治周围六城,乃心腹之患,必须坚决彻底全部歼灭之。”
据此,刘邓部署对上党地区也就是长治作战行动。晋冀鲁豫根据地的部队在抗战之后编成四个野战纵队,为了进行上党战役,动用了三个纵队。
为了打好上党战役,晋冀鲁豫军区认真进行了战前准备,首先,将各军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的游击兵团编组成太行纵队、冀南纵队和太岳纵队,使之成为正规兵团,从而实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其次,在军民中广泛的进行政治动员。号召大家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并提出打好上党战役,支援重庆谈判的口号。部队知道赴渝和蒋介石谈判,都为的安全担心。邓老说: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敌人越彻底,就越安全,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再次,开展了战前练兵,各级地方政府还动员了五万民兵支前或参战。充分的战前准备,使部队士气高涨,求战心切,保证了前线的供给和后方的安全。
九月十日,晋冀鲁豫军区出动太行,太岳,冀南三个纵队攻击阎锡山控制的各个城镇,不出十天,攻克大部分据点。十一日,长治守军出动六千人增援屯留,中途稍与打援部队接触,即畏惧被歼而退缩长治。十二日,攻克屯留。十三日,太岳纵队攻击长子县城时,以太行、冀南纵队打援。但长治守军不敢出援,打援意图无法实现。刘伯承、邓老当即放弃打援计划,令各部迅速夺取外围各城。至十九日,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壶关为我攻克,共歼灭国民党军七千余人。
十月二日,打援部队与增援敌军在屯留西北之王家渠地区遭遇,打援部队立即将彭毓斌所部包围于老爷岭、磨盘脑、榆林地区。被围困的国民党军凭借优势火力拼命顽抗,战斗十分激烈,打援部队多次攻击未果。刘、邓首长遂决定抽调围困长治的冀南纵队北上参加打援,只留下地方部队继续围困长治。为避免彭毓斌作困兽之斗,部队攻击时采用围三阙一,虚留生路的战法,即在北面敞开一个口子,争取在运动中歼灭之。二十日,第十九军被围困于长治,史泽波固守待援。阎锡山得知长治被围,一方面给史泽波鼓气告其“上党必争,潞安必守,援军必到,叛军必败”,另一方面调集第七集团军彭毓斌率领第二十三军和第八十三军驰援长治。采取围城打援的办法,在白晋线设伏,将支援长治的彭部包围在了屯留北部山地。十月五日,援军被全歼。阎锡山见援军失败,急令史泽波突围。十月八日,史泽波突围南逃,十二日,在沁水以东被拦截消灭,史泽波被俘。
在上党的整个战役中,八路军的部队共歼敌第十九军、第二十三军、第八十三军等十一个师约三万五千人。俘敌将官二十七名,缴获山炮二十四门,轻重机枪两千余挺、长短枪一万六千余支。上党战役歼灭的阎锡山部队占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上党战役使得阎锡山损失十一个师,对于阎部是沉重打击;对于,这次战斗不仅解除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直接威胁,而且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实现了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预期目的。从此,的晋冀鲁豫地区日益巩固,成为后来夺取全国政权的重要基地,并为后来设立华北局和定都北京奠定了初步条件。
阎锡山失去第十九军后,其已经不可能单独据守山西,故不得不请求黄埔系中央军进驻山西,从而结束了阎锡山自民国初年独占山西的割据局面。
但是,张心这个时候已经无所谓了,因为这件事情引不起张心更多的兴趣了,反正张心知道,这一场战役不管是谁胜了,蒋介石都是最后的赢家,阎锡山胜了,蒋介石能够重庆谈判中,取得很多的筹码来谈判,而八路军胜利了,蒋介石的中央军也能进入他一直以来都梦寐以求的山西了。
与主席谈话
就在上党战役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张心既然已经向蒋介石表达了的自己的态度了,所以张心对于这些事情也就懒得去管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开始与各方势力的代表的人物,或者是其他的同学一起见面,来叙说同学的友谊了。
“周副主席,不好意思,来晚了,”张心在上党战役开始的第五天的时间,赶到了红岩村八路军驻重庆的办事处,在那里和与周恩来的会面,其实要说现在这个时候,张心私底下和延安方面的人接触是非常的危险的,但是,这些危险在张心的眼里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因为以张心的现在的身份,完全可以作为和延安方面接触的代表了,所以,这个时候是没有人敢把主意动到张心的头上的。
“没事情的,你现在是日理万机么,何况周围还有那么多的眼线需要摆脱,所以不是什么问题的,好了,先进去吧,主席正在里面等着呢。”周恩来看见张心一个人走进了,他的秘书陈媛没有跟着的时候,周恩来说话也就非常的随便了。
“好的,周副主席,你先请。”来到这里了,张心就知道自己不能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