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5(1 / 2)

重铸天宫 伏醉 5898 字 2019-04-19

笑,朝着观内努了努嘴巴,小声地说道:“陛下,我怎么觉得我那表姐,对陛下”

“不许胡言乱语”赵青山两眼一瞪,很是认真地说道:“仙凡有别,这罗仙儿乃是阳间女子,朕身为堂堂玉皇大帝,怎可轻动凡心”

玉姜却不怕赵青山发怒,笑了一声后自语道:“世事无绝对,谁知道呢”

赵青山还能咋样只能装作没听到,直接走到了一旁,细细的打量起这座自己可能要住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道观来。

金沙观确实不大,但比起以前的青云观来,却是大了不少,整个院子大约有一百多平的样子,南北两侧种着两棵老槐树,有一块菜地,菜地边上还有一口年龄不小的水水井斜对过来,就是道观正殿的大门。

整个金沙观几乎是三角形的,越往里面越是狭隘,殿内供奉着东岳大帝的神像,直穿过正殿就是静心师徒三人生活起居的地方。

整体而言,金沙观已经相当破旧,大门的红漆已经掉了一多半,甚至连正殿的房梁都似乎都已经腐朽不堪了

像这种情况,如果要翻修的话,必然是一次大翻修,几乎等同于要在现有基础上推倒重建了,这个,似乎又违背了赵青山最初的设想。

就在赵青山站在院中来回打量的时候,玉姜走进了正殿,转了一圈后,她从正殿当中走了出来,喊道:“师尊,您来看这个”

赵青山闻言一愣,随即转身走向了正殿,一边走一边问道:“什么东西”

玉姜站在门口指着正殿上方主梁上悬挂着的一只铜钟,脸上饶有兴致地说道:“师尊您看,这只铜钟表面上刻有阵法,应该是件报废的法宝。”

“哦”赵青山心中一动,抬头顺着玉姜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一口直径约在三十五厘米上下的铜钟,铜钟上早已是锈迹斑斑,很难看出它原来的面貌,但是钟身的表面上,却还依稀能够看到一些断断续续的阵法痕迹。

见到这口铜钟,赵青山有些奇怪,这金沙观以前莫非是哪个道家真修的住所否则的话,一般道观当中,哪来的法宝

赵青山看了看玉姜,问道:“看得出来是什么阵法吗”

“拿下来仔细看的话,或许可以分辨出来。”玉姜也不是很确定的说道:“毕竟年代久远,钟身上的阵法都已经被腐蚀掉了但如果所猜不错的话,这只铜钟应该不是坤道使用的,而是一位乾道真修的法宝”

正当此时,进去里屋收拾房间的静心也出来了,听到玉姜的后半句话,她笑道:“玉姜道友不愧是真人的高徒,眼光就是尖你说的没错,这口铜钟是我金沙观祖师多妙真人的道侣留下的,金沙观传承了二十几代,几次翻修重建,这铜钟都一直保留了下来。”

“多妙真人”听到静心的话,玉姜愣住了,盯着这口铜钟看了有足足半分多钟,才忽然间扭头朝静心问道:“敢问静心道长,您这金沙观的祖师多妙真人,她的道侣可是闲云道长”

“咦”静心一听这话,当场就傻了,望着玉姜就跟见到鬼似地,满脸难以置信地说道:“怪了,玉姜道友怎么会知道我金沙观祖师道侣的道号没错我们祖师多妙真人的道侣,就是闲云道长。”

玉姜脸上忽然间闪过了一丝惊喜之色,她压下了心中的情绪波动,以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道:“静心道长,玉姜有个不情之请”

“道友请说。”静心点点头。

“可否让我取下这只铜钟仔细看看”玉姜看了一眼赵青山,不动声色地望向了静心道姑,说道:“金沙观祖师多妙真人的道侣闲云道长,可能与我颇有渊源”

“这”静心犹豫了片刻,看了看赵青山后,又看了看玉姜,足足迟疑了半分多钟,她才点头道:“好不过玉姜道友请小心一些,这口铜钟乃是祖师的遗物,对我金沙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赵青山在一旁看得有些奇怪,玉姜这是发现什么了

第031章 无上妙法

铜钟被取下之后,置放在了地上刚刚铺下的红布上,玉姜绕着铜钟走了好几圈,最后才在铜钟的边上蹲了下去,眉头紧锁,一副深思的模样。

静心道姑和赵青山都在一旁看着,根本不知道玉姜这是在看些什么,只能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最终答案的揭晓。

大约过去了三分多钟,玉姜忽然伸手在布满灰尘的铜钟上轻轻地擦拭了一下,在这一瞬间,赵青山分明看到玉姜打开了天眼,洞悉铜钟的每一处细节。

玉姜脸上隐隐有喜色闪过,抬头说道:“劳烦静心道长取来笔墨纸砚。”

“呃”见玉姜蹲在铜钟旁看了好久也没什么特别的举动,忽然间提出要笔墨纸砚,静心倒是难免地愣了一下,接着才点头道:“好好的玉姜道友请稍等片刻,贫道这就去取来笔墨纸砚。”

静心转身进了内堂,赵青山这才看到玉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铜钟从地上抱了起来,反过来盯着铜钟的内壁看了好几秒钟,又放下了铜钟,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好像什么都没做过似地。

看着玉姜这种古怪的举动,赵青山还真的有点奇怪了,看看静心还没出来,他干脆压低了声音,问道:“玉姜,你在干什么呢”

玉姜难掩喜色的扭头看了一眼赵青山,正待说话的时候,静心却已经取来了笔墨纸砚。玉姜到了嘴边的话,也只能临时咽了回去。

“玉姜道友,这是你要的笔墨纸砚,观中条件不好,道友就将就着用吧。”静心拿出了一叠质量非常糟糕的白纸,脸上的神色显得有些尴尬。

玉姜倒是没说什么,接过笔墨纸砚后便将白纸铺在了地上,半跪在铜钟旁执笔于白纸上写下了一行如同鬼画符一般的图案。

一张纸很快就写满了,紧接着就换上了第二张纸,静心在一旁凝神细看。却根本搞不懂玉姜在纸上写下了什么东西。

只有赵青山明白,玉姜在白纸上写下的内容,并非是天书一般的鬼画符,而是一种盛行于仙佛之间的上古文字,正好,赵青山也看的懂这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