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韩易摇了摇头,并没有发现金刚经藏在何处。
藏经阁实为六道轮回,变幻莫测,每一层都自成一方世界,想要寻找到金刚经,犹如大海捞针,难如登天
“浮云遮望眼,尘埃蒙心灵金刚经早已经在你的眼前”白袍老者悠悠说道。
“金刚经早已经出现在我的眼前”韩易心神一震,回想起白袍老者说过的一句话。
“藏经阁,阁藏经,阁中藏经,经中有阁”
六字真言能够引动藏经阁的变换,每一次喝出一个真言便能够进入下一层。
而六字真言又能够通金刚经之深意,甚至修炼到极致处可凝结舍利,六字真言和金刚经也有莫大的关系。
金刚经之中蕴含了佛道至理,一切变换、一切奥义都藏在这一卷上古经书之中,据说是佛界的大能记录佛祖毕生所说的佛语和佛祖所行的佛迹。这一卷经书早已经通了灵,可以有万般变化
“金刚经就是藏经阁”韩易灵台突然闪现一道亮光,“藏经阁,阁藏经,阁中藏经,经中有阁”
原来是这个意思
“现在你可知道了”白袍老者微眯着眼,依旧是满面春风,微笑着看着韩易。
“金刚经就是藏经阁,藏经阁就是金刚经,六道轮回,佛门至理,都蕴藏在其中”韩易开口道,双眼之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嗯”白袍老者欣赏地看着韩易,点了点头,道:“很多人以为,当金刚经变换成其他的形态之时,众人看到的是虚像唯有化作一卷实实在在的经书之时,才是真正的金刚经,实际上这种看法荒谬至极”
“当金刚经真的显化成一卷经书的时候,看到的才是虚像,而不是真实的显化,唯有亲身临六道之轮回,观六道之衍化,参悟佛理妙机,如此才能观真正的金刚经”
韩易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真正的金刚经蕴含了佛祖的全部意志,能够显化出六道,所有的经文记载、描述的东西都在六道衍化之中。道,即能通之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故名六道。”
白袍老者微微颔首,问道:“六道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韩易摇了摇头。
白袍老者又道:“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由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道。”
“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韩易仔细品读,随即明了了其中深意,若心生杂念便入了六道三界,若心唯我,便超脱了三界众生,“但是,为何佛祖还要入地狱,岂不是佛祖的心有杂念了”
韩易大惑不解。
“哈哈哈”白袍老者拂须笑道,“前世佛祖因一念心生,入了三界便决心自堕地狱,重塑因果轮回,今生彻底洗清罪孽”
说着,白袍老者伸出一只手来,在空中一挥,一个闪闪发光的金字在虚空之中凝结而成。
赫然是偌大的一个“佛”字。
金光闪闪,佛光普照,一个佛字烙印在虚空之中,如同穿透了六道三界,要渡化苍生
“何为佛”白袍老者一手伸出,指着虚空之中的金色佛字,道:“佛字由左边的“人”与右边的“弗”构成弗为何物上古之人,将下葬之时牵引棺柩入墓穴的大绳子称为弗,送葬者要执“弗”方显尊敬,“丿和丨”则是寓意着棺材,而“弓”就象绳子,“弗”就象绳子捆着棺材“佛”的意思,就是送葬的人”
白袍老者语出惊人,居然说“佛”寓意就是送葬之人
佛之名真由此得来
那么佛又是替何人送葬
韩易惊诧不已,开口问道:“佛祖是替何人送葬为何又要送葬”
“至于其中因果缘由,你日后便会知晓”说罢白袍老者凌空飞去,居然在空中显化成一卷经书。
此时,天地变得清明,六道轮回消失一空,出现在韩易眼前的,是一张张装纳着玉简的经柜,在其中一个经柜之中,一卷经书悬浮在一团金光之中,通体洁白如象牙一般,却是散发着淡淡的金光,在经书的中间,系着一根醒目的红绳。
“金刚经”
一个声音响起,是一个和韩易一同进入藏经阁的弟子,他指着那一卷经书,欣喜地说道。
陆陆续续又有弟子走了进来,他们全都看到了那一卷悬浮在经柜之中的金刚经。
这一次有奖问答的题目是:长生谣一书当中提到佛是送葬之人,那么请问佛是为何人送葬呢欢迎大家踊跃猜测,积极回答,将答案发在书评区,在答案揭晓之前,回答正确并能给出一定理由的,都有机会奖励纵横币2000名额不定
第383章唾弃、杀机起求收藏、求红票
第383章唾弃、杀机起求收藏、求红票
走在最前面的那名弟子一只手抓去,将金刚经抓在手里,其他弟子顿时围了上来。
“这就是金刚经,快打开来看看”一名弟子激动地搓着手,催促道。
“方丈说金刚经每千年才会显化一次,上一次显化在三十年前,怎么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金刚经了”一名弟子疑惑地问道。
“这到底是不是金刚经”
“我敢肯定这一卷经书就是金刚经洁白如象牙,腰系红绳,在整个藏经阁内仅有金刚经一卷经书是这样的”一个弟子道。
韩易一直站在一旁,疑惑地看着这些弟子,这些人进入藏经阁内,并没有踏入六道三界,看到的只是最普通的藏经阁。
“原来金刚经并非藏经阁,而是借藏经阁衍化出六道三界而已”韩易明白了自己看到的另外一番模样的藏经阁才是金刚经所化,而此时的藏经阁已经恢复了本来面貌,藏经阁化成了一卷经书,出现在经柜之中。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结合,虚实不定,金刚经完美的诠释了虚实,所谓的虚实不过是外物遮眼罢了”
此时,众人以为他们看到了金刚经的实际面目,而他们所看到的不过只是虚像
“没有什么好看的,金刚经也就这样,还没有师傅讲解得透彻”那一个弟子随手一抛,金刚经便被随意地抛在了经柜之上。
又有几名弟子先后将金刚经拿在手里,仔细看了一遍,终究是摇了摇头。
“想不到佛门四大至宝之一,居然是这样的东西”一名弟子大为失望的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