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穿越到三国去和刘大耳编草鞋,到处编瞎话感动关羽张飞也行啊,为什么留在明朝当皇帝”
明朝的皇帝除了最开始洪武、永乐那两个文治武功样样都行的,其余由于内阁制度几乎没几个是自由的,就连花银子都要编个好点的理由,不然就要被各种讽刺,这皇帝当起来什么意思。
看看人家鞑清,皇帝出游浩荡的场面,那可真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杀你还得乐呵呵说着菌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奴性教育之下出“忠臣”啊,想想都觉得刺激。
崇祯皇帝恨恨的一脚踹在白石柱子上,自言自语道:
“就算是明朝,来个好点的时候不行吗,非得穿到崇祯十七年一月,还有不到三个月李自成就打进来了,这他吗不马上就玩完了”
当然了,踹是不敢用力的,因为皇宫大内的白石柱别说你用脚踹,就算用刀去砍一时都不能有什么损毁,质量非常好,气大伤身啊
崇祯皇帝抬起头一看,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东暖阁。
说来有些可笑,门前几个太监见到皇帝来了,立时惊喜的很,其中一个立马机灵的道:
“参见皇上,东暖阁的折子,奴婢已经为皇上备好了”
“”
这叫李春的小太监心思鬼精,一句话就引起崇祯注意。
不过崇祯皇帝听到后一脑门子的黑线,自己心乱如麻,就是碰巧路过,根本没什么批阅奏折的心思。
不过看这几个太监开心成这个模样,就连门都给自己开好了,当下也不好意思拒绝,崇祯皇帝咳咳两声,故作端庄之态,背着手一脚迈了进去。
当看见御案上堆积如山的折子和奏疏,崇祯皇帝步子一顿,立马就生出调掉头走出去的心思。
“不就是看个折子吗,又不会死人,就当小学老师批作业了。”
犹豫半晌,最后崇祯总算是硬着头皮坐了下来,古人折子上繁体倒竖的字尽管仔细看能明白,但却比较费劲,怎么都感觉非常别扭。
只是看了一眼,崇祯皇帝的眼睛便离不开这些塘报,顿时感觉自己脖子凉飕飕的,菊花都在隐隐作痛。
“闯贼于西安建国大顺,改元永昌,竟甚称帝,正月二日,号称百万东进”
“山西阳曲各州、县,官民无不迎降,闯贼声势浩大,直逼汾州汾州若失,太原危矣祈切圣闻”
第二章:着吴襄提督京营
“这些都是什么狗屁消息,哪怕有一件好事也行啊”
看了一上午,崇祯皇帝就算没有担忧国事的心思,也变得愤怒不已,一把将御案上的折子扫落,说什么也不看了。
这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举动,但却引得门外几个太监宫女急忙跑进来又跪又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崇祯皇帝要治他们的罪。
“你们这是干什么”
这些折子,说白了就是这边被流贼攻打,那边闻风投降李自成,其它的则是某地官兵眼看着朝廷要不行了,在那边闹饷作乱,趁火打劫,云云此类。
反正崇祯皇帝看了一上午,没发现一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怪不得历史上的崇祯会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
现代的时候之所以对明朝感兴趣,因为这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朝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
说起来,那是何等的骨气
不过真正坐到崇祯这个位子上的时候,才能体会究竟是到了何等无法挽回的地步,曾经五征蒙古,七下西洋,万国来朝的巍巍大明,眼下却日薄西山,窘困至此。
可悲,可叹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可以死社稷,但说实话,穿越过来的这位还没活够,根本不想做这个替死鬼,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该考虑一下退路了。
忽然间,一直在门外候着的李春迈上小碎步跑了进来,十分熟练的跪在地上,说道:
“启禀陛下,吴老将军来了。”
听到这个,崇祯才忽然想起来这回事。
吴襄,天启年间武进士,曾担任过辽东总兵的要职,是明末著名汉奸吴三桂之父,多年以来,虽然败多胜少,但起码也算是久经沙场。
本来历史上的崇祯是打算询问一下调吴三桂进京的事,但现在这位显然不同。
崇祯皇帝心乱如麻,并没有什么心思,直接就想让吴襄回去。
但转念一想,自己现在好歹是个皇帝,说出去的话也算是圣旨,人家接旨颠颠来了,自己再给推回去也不是那么回事,意思意思就行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伸了伸懒腰,随口说道:
“让他到武英殿等我,咳咳,等朕。”
李春满脸的欣喜,并没有留意到崇祯皇帝浑身的不自在,应了一声接旨就跑出去通传。
武英殿,历来是皇帝接见臣子的场所,此刻一名身穿武将常服的中年大汉得到大内公公传来的旨意,正襟站在这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忽然间,李春换了个面色,来到门外咳咳几声,低声的道:
“皇上来了。”
吴襄浑身一个激灵,听着脚步声逐渐接近,没什么犹豫,立马趴下去山呼道: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前生今世,崇祯皇帝都是头一回受这样的大礼,尽管事先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还是下意识的弯身把吴襄扶了起来。
说实话,手刚碰到吴襄身子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后悔了。
这可把吴襄吓了一跳,心道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错,皇上对自己这么好,难道是要杀自己不成。
吴襄会有这个想法也无可厚非,因为往常那些崇祯皇帝亲自扶的人,现在都已经没命了。
“臣惶恐,臣有罪”
不过仔细一想,吴襄倒也不知道自己哪里犯了错,只是不断的说自己有罪。
崇祯并不知道吴襄在想什么,只是摇摇头,大摇大摆的走到御案后面坐下,拿起奏折翻着,头也不抬的道。
“爱卿是有功之臣,何罪之有”
来之前吴襄就听人说过了,这位崇祯皇帝虽然年轻,但是喜怒无常,此番召自己前来,多半就是为调兵入关勤王一事。
其实吴襄心里早就有个谱,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辞。
吴襄仔细斟酌,但归根结底,他也就是个资历老点的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