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巡城兵丁和士人联合在一起,硬生生把前来抄家的东厂和锦衣卫人员挤兑回去,的的确确是一桩奇闻。
不过很显然这事还没有完,生员们趁热打铁的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人流朝承天门方向蜂拥而去。
远处的酒楼二层雅间,工部尚书薛凤翔看着人流离去,啧啧称赞道:
“好个龚鼎孳,今日给咱们上演了一出好戏啊”
可见龚鼎孳是老早就安排好了这一切,就知道厂卫回来抄家,攥住崇祯皇帝不敢亲自出面的把柄,用大义之名逼走厂卫,紧跟着顺势来一招进逼宫禁。
然而从始至终,这个龚鼎孳都没有任何一次露面。
“老爷,这东厂和锦衣卫是奉了皇命办事,他们如此顶撞过去,会不会”听到管家担忧的话,薛凤翔冷哼一声:
“你管他那么多,反正这事儿和咱们没关系,顾好自己就行了”
“不过话说回来,本部堂还真是想看看当今圣上面对这种场景会不会吓坏,要是一次性再把东厂给关了那可再好不过。”
“好一个龚鼎孳,这小手段可是耍的滴水不漏啊,佩服,佩服啊”
坤宁宫内,崇祯皇帝听到李若链的奏报是勃然大怒:
“饭桶,这么点事儿都办不明白,朕要你们何用”
气出完了,崇祯皇帝就要想一想解决的方法了,孝陵卫在南京,就算轻装前来,速度再快也要十天半个月,不过以眼下京城的形势来看,已经等不起这十天半个月了。
要是再等下去,这些东林党甚至有可能聚齐一堆生员来逼宫,这些猴子占着大义之名,暗地里的勾当却比谁都阴,就连东厂番子都比之不及
“朕还就不信了,这龚鼎孳区区一个侍郎,难道比国丈府还难抄李若链,你再派人去抄传司礼监拟旨,把那个巡城御史给朕撤了,闹事的生员通通押到东厂大牢,一个也别放过,直接动刑,死一个少一个”
皇帝震怒,宫内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出,可偏偏此时李春从外面匆忙跑来,跪在地上喊道:
“不好了皇上,生员们跪在成天门外要见驾,还说”
“说什么”崇祯皇帝皱了皱眉,“他们都说了什么,朕要一字不落的听完,说”
李春跪在地上,惶恐万分的说道:“他们说如果皇上不让他们进宫,就是万民唾骂的昏君”
“好啊,好得很哪”崇祯皇帝怒极反笑:
“既然他们这么想见朕,朕就跟他们见见,有些事儿,朕若是不亲自下旨,他们能一直闹下去,摆驾”
承天门外,董琦和一应京营兵将正在尽忠职守的拦着那些生员和士子,没想到聚过来的文人越来越多,推推搡搡的想要强闯进去。
“咚、咚、咚”
忽然间,一阵鼓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原来是一名芝麓书院的生员还有国子监的监生一起敲响了登闻鼓。
登闻鼓旁边聚满了生员和士子,人人都想上去敲两下。
“来来来,赵兄下来,在下也上去敲一敲”
“到我了到我了”
明朝设立登闻鼓之初,就是鼓励百姓有“大冤及机密重情”可以敲鼓直面皇帝,而且专门安排有值班的御史,只要敲,就必定立即受理上报皇帝。
所谓“击即引奏”,而一旦皇帝对此有批示,锦衣卫的军官就会拿着驾帖将当事人押到大牢处理,有敢拖延阻挡的,如上所言,一个字,“罪”
这登闻鼓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首创,身为平民皇帝,朱元璋设立这样的制度,一来是对汉唐宋传统的回归,如他在洪武三十年所言:“朕仿古为治,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要恢复蒙元纵驰懈怠的法纪。
二来是朱元璋根本不信任以士大夫阶层为主体的官僚体系,是他为后代皇帝留下的一种提防措施,登闻鼓是在正常司法管理之外的特殊通道,民情可以上达,以形成对官僚集团的监控和震慑。
然而到了现在,登闻鼓形同虚设不说,反倒成了东林党威胁皇帝和手段之一,这些士子仗着人多,敲登闻鼓就像是在过家家,根本没有一点惧怕之情。
众所周知,崇祯皇帝好面子,你一个人敲登闻鼓他可能治罪,但你要是一群人去敲,非但不会治罪,甚至有可能得到嘉奖。
想想看,老子可是敲过登闻鼓打皇帝脸的人,而且因此受到朝廷嘉奖,这是多么风光无限的事啊
第三十章:诛其九族
“今日众位一定要舍身取义,规劝陛下裁撤东厂,尽诛阉奴以谢天下”
“说的不错,当今天子遭阉人蒙蔽,我等清白忠义之心苍天为证,日月可鉴,在下愿效前驱,若陛下仍旧固执己见,就算敲碎了登闻鼓,亦在所不惜”
“说的好,仁兄真是当今天下少见的人杰”
在承天门外形势愈演愈烈的时候,崇祯皇帝总算带着一群随从来到门外,张世泽和李若链带着京营兵将和锦衣卫小心的护卫在左右,就是怕前几日刺帝的事件重演。
方正化起初还打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现行出面规劝道:
“尔等不好好在书院念书,跑到这承天门敲什么登闻鼓,你们可知道这东西是要死人的”
崇祯皇帝虽然早就打着血流成河的心思,但方正化既有此意,让他去敲打敲打也行,方正化说完后生员和士子们并不领情,厌恶的推开方正化,欢呼起来。
“陛下来了”
“定是苍天显灵,使陛下听见了我等的呼声”
在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后,崇祯皇帝总算是露面了,虽然皇帝的面色阴沉得好像能滴出水来,但这并不影响士子们怀着一颗表现自己的赤诚之心。
一名监生急忙跳下登闻鼓,躬身说道:
“陛下久居宫禁,近日厂卫在城中所作所为,您在宫内一向不知,他们的种种欺人之举,您又知道哪些”
“天子糊涂至此,怎可为天下主”
另一名生员喊道:“所言极是,王承恩自提督东厂以来,迫害我等士子数以百计,今日厂卫竟然当街持械行凶,其心可诛”
“陛下,不杀王承恩、李若链、方正化三人,不足以安定民心”
“不杀此三人,何以治天下”
“此三贼之行径,于国无益,陛下若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