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兵显然不是开玩笑的,几个大头兵直接抽刀上前拦住永昌号的伙计和账房,京营兵眼中的杀意让人相信,只要自己敢有所妄动,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
军兵和官差这两个字眼有所不同,所代表的东西也有所不同,按理来说,京营那向来都是勋戚和权贵子弟度假的地方。
军兵一旦动刀,那就代表着事情已经升华到另外一种地步,这些大头兵向来都是杀人不眨眼,并且京营和一般的卫戍兵马还不同。
郝万福并不知道京营中已无权贵,他只知道这次带队来的是新建伯王先通,而掌管京营的也是京城勋戚之首“英国公张世泽”。
“这京营后面极有可能站着京城勋戚,不然也不会这么大胆。”
拿出售卖的米面都是比较粗糙的,实际在数量上也并没有多少,兵士们很快就全部搬完,但这些数量还远远不够。
王先通知道时间不等人,情急之下,便是直接噌地一声抽出钢刀,架在一名账房脖子上,嘶吼道:
“快带老子去内仓,不然砍了你”
这账房虽然害怕得尿了裤子,但起初也并没有直接出卖郝万福,因为谁都不相信京营敢当众杀人。
“好”
王先通大叫一声,手中钢刀加大力度,直接将账房的脑袋砍了下来。
霎时间,永昌号铺子内血光四溅,而王先通并没有就此罢手,又转身抓住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恶狠狠吼道:
“我只问一遍,内仓在哪”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小的这就带你去”
这管家显然是个贪生怕死的货,见到方才那一幕已经是腿软,此刻感受到钢刀在脖颈之间的寒意,当时就赶紧带着王先通等人前往内仓。
不多时,王先通和千总、百总看着眼前这一幕,呆立当场。
其实这所谓的内仓就在永昌后后面不远,天知道永昌号究竟富裕到了何等地步,这足足一条长街,原本该都是百姓的居所,现在却都被改造成了他们用来囤积粮米的内仓。
“仅仅一个永昌号,所囤米面竟数倍于朝廷,该死”
王先通带着千总和一队兵士怒气冲冲走回铺子里,直接揪起郝万福的上衣,怒道:
“你等奸商,祸国殃民,残害百姓,真是死有余辜”
郝万福看见王先通脸上浓浓的杀意便知他是动了杀心,这位新建伯再怎么说也是勋戚,更是当今崇祯皇帝的心腹,即便是郝万福,也不得不低头对待。
他强自讪笑,手从怀里掏出一块大金锭,双手奉上道:
“新建伯劳苦功高,就先收下这些,稍后还有更多,在下都会差人送到阁下府上就请高抬贵手,我永昌号帮助五城粥厂施粥,自然是义不容辞啊。”
看着眼前黄灿灿的金锭,王先通呵呵冷笑不止,但却没说出什么话来。
郝万福摸不透他的心思,也只得跟着嘿嘿傻笑,但下一刻他的脸色猛然间凝固住,感觉身体里忽然多了什么在乱搅。
“噗”
郝万福感觉喉咙一甜,顿时不可抑制地喷出一口浓血,他勉强抬起头,却见王先通仍旧冷笑,阴着脸着说道:
“永昌号的米面,全部充公”
“怎么还不到”
“是啊,都几个时辰了,朝廷又在诓骗我们不成”
南城粥厂外聚集着至少几百个难民,不少差役还在周围维持秩序,主持施粥的粥厂大使急的满头大汗。
面对眼前密密麻麻难民的责难和数落,粥厂大使脸都急成了猴屁股,只能是双手摊开,说道:
“大伙别急啊,粮米马上就到了,再等等看,最多就有半个时辰了”
“放屁,这话在半个时辰前你说过了”一个瘦成麻杆的猴子顿时蹦起来,指着大使和粥厂官员破口大骂。
“这家伙在忽悠我们,朝廷根本就不会施粥”
实际上五城粥厂的内仓自崇祯七年开始便一直都是空空如也,偶尔会靠城内大户们施舍性的救济开启施粥,但却是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大使毫无办法,到最后难民又是逐渐暴躁起来,开始冲撞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的差役,眼看着又要酿成一场祸端。
忽然间,一个衣衫破烂的难民指着城门处,大声喊道:
“快看,那是什么”
“米到了,米到了”
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
伴随着一阵吱吱呀呀的声音,京营军兵总算是在火药桶即将再次爆炸的紧要关头推着一车车米面及时赶到。
“来了来了,大家稍等,粥食马上就有”
大使松了口气,擦擦汗迎上前,心道总算是来了,不然这些刁民还不得把自己这粥厂给拆了。
周围顺天府和兵马司的差役们也都是如此,毕竟难民数量太多,要是再乱起来根本制止不住,一番议论之下,纷纷上前帮京兵卸下粮米。
这个结局算是皆大欢喜,粥厂官员们保住乌纱,百姓则只要再稳当等上一会儿,就能吃到热乎乎的粥食。
事到如今,这场闹剧也算是告一段落,随着京城的逐渐稳定,到处都忙碌起来。
除了五城粥厂逐步开始恢复施粥以外,养济院也是在崇祯皇帝的严令之下重新开张,官吏们在厂卫的监督之下开始对难民逐一造册排查。
在这个空档,又有专人去清理多年堆积的养济院下属院落,本意是用来给难民居住,对于这些难民来说,有个地方能遮风避雨就行了,挤不挤都无所谓。
但是城里城外难民这么多,大部分人都是根本查不到什么真正信息,所以对于能进入养济院的难民朝廷自然也有要求。
崇祯皇帝就明令规定,现如今养济院还处于重新开办阶段,资源不多,所以想要在养济院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必须要满足一些条件。
比如必须有至少三个亲属存活,并且其中还要有个是孩子的才能入册,入册之后就相当于有了一个身份证,会得到朝廷的适当救济,起码会有吃有穿,不至于饿死冻死。
话说回来,排查养济院下属院落、房屋本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但这过程却算不得很顺利。
平日这些院落空置着倒还看不出什么,但这种需要用到时候让人一查,却发现屋子院落大部分都已经被大户豪强霸占,根本就不在朝廷名下了。
大部分朝廷批给养济院的房屋地契都握在京城的豪强和大户手中,甚至有不少是和朝廷重臣们有瓜葛。
顾及于此,养济院的官员位卑职低根本没辙,最后也只能报上去等待处置。
不过为了缓解燃眉之急,养济院还是强行开放了不到三成的房屋,算是初步稳定了大乱之后的京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