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2 / 2)

李若链对此不以为然,将绣春刀收回鞘内,正当朱由菘松口气,还以为李若链被吓住要服软的时候,却见他和其余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从腰后取出沉重锁链,高声说道:

“陛下有旨,若福王不从,锁拿入京”

“李若链,你不过是刁民出身,竟敢冲撞本王,到底有几个脑袋够砍”朱由菘大惊失色,一众王府侍卫听到李若链的话后也是纷纷近前护卫,目光不善。

见到这些侍卫上前,大批锦衣卫随之纷纷抽出佩刀,进围上前,李若链毫无惧色,手持锁链冷冷说道:

“神武军的周都督可就在外面等着,福王我们还不敢动,可你们这些人要是敢有什么僭越之举,只怕阖家上下,全族老少都剩不下一个活口可要想仔细了”

这些侍卫各自面面相抵,纷纷垂头放下兵器,压根不敢和锦衣卫火拼。

说来也是,自己在王府当差虽然面子光鲜,但总归也还是为了混口饭吃,怎么招惹得起这些锦衣卫。

见到此情此景,朱由菘总算是有些慌张,跳下椅子就想逃。

李若链冷哼一声,心道“哪里逃”,找准时机一个箭步冲过人群上去锁住朱由菘,不理会他的大喊大叫,直接带出王府。

“李若链你竟敢锁拿本王,你不要忘了,你只是我朱家的一条狗就是那朱由检也不敢对本王如何待本王到了京师,定要诛你九族”

朱由菘虽然肥胖,但其实就是虚胖,被身材魁梧的李若链拿住后无论怎么使劲都挣脱不开,只能任由宰割,不断破口大骂,话也是越来越难听。

“好”

“抓得好,早该抓了”

“福王真的被抓了,厂卫真是干了一件为民除害的大好事”

围观人群此时已经相当多了,几乎站满了整条街,见到那恶贯满盈的福王被锦衣卫锁拿出府,纷纷拍手叫好,甚至有的花甲老者激动地浑身颤抖,连声询问,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罪过罪过,这章下午三点就码完了,一直忘发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举

这次涉及的五位亲王之中,福王、瑞王是宗室中比较亲近于皇室的,各自买卖做的很大,算是其中比较难抓的。

其实福王还好,毕竟是在金陵,厂卫如今已经渗透到城内,再加上近期发生的刀光剑影,那些地头蛇倒也不敢做什么出格之事。

更何况,就算他们想武力拒捕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毕竟有周经武统带神武军镇守在南京。

瑞王朱常浩的情形可就不同,封地之内,这货几乎算得上是半个土皇帝。

崇祯十六年孙传庭战死潼关,当时就藩汉中的瑞王朱常浩甚为惊恐,慌忙给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上疏,请求调到重庆暂避锋芒。

当时崇祯皇帝准许,朱常浩便在赵率教之子,汉中总兵赵光远的护卫下抵达重庆建府至今,说起来也是有意思,按历史规律的发展,这个时候朱常浩早已死在了张献忠的大西军之手。

可这厮现在还好端端活着,并且在蜀地混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福王朱由菘在金陵,瑞王朱常浩跑到了川蜀,衡王朱常庶氵庶就藩于山东青州,其余清源王、平遥王和各有关宗室、权贵们都是天南海北。

虽然崇祯皇帝已经命令锦衣卫和地方官军配合将宗室尽数锁拿入京,但距离在这摆着,锦衣卫总不能直接飞过去再锁着飞回来吧

就从最远的瑞王朱常浩来说,能否从战火纷飞的蜀地安全到这边已经是两说,就算运气好安全抵达了,那也至少是十天半月以后的事儿了,急是急不得的。

崇祯皇帝也想尽快处理了这批蛀虫一般的便宜皇亲,毕竟多留一天,损失的那可都是朕的钱,败坏的可都是朕的名声。

历史上的那位顾前顾后,可朕却跟你们没有半毛钱关系,当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处置,心里也根本没什么负担。

尽管如此,崇祯皇帝的当务之急,却还是解决眼下新冒出来的麻烦,这个麻烦是什么,正是在数日后就将举行的科举。

这是每三年一度的会试,由于刚好在春季举行,又被时人称作“春闱”,这次考试分三场,每场三天,共持续九天。

每当这个时候,各处前往参加会试的举人和监生们都会千里迢迢的赶来京师,为的正是一展平生所学,成就功名。

说起来,这也是三年之内商贩们最喜欢的九天。

前来参加会试的读书人会在这九天内暂时居住在京师,也会购买大量的日用品和衣物,继而带动整个京畿一带的商贸发展。

这科举制度延续了这么多年,条条框框当真是不少。

简单来说,大明朝对延续千年的科举进行了明确规定,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试内容千篇一律,基本是所谓的儒家经义,规定以“四书”文句为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还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为了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全天下的读书人首先要在各地参加院试,时人又称之为“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便为生员,又称为生,俗称秀才。

到了秀才这一步,往少了说是已经拥有了读书人最基本的“特权”,往大了说,这就他们殷殷期盼“功名利禄”的起点。

当然,朝廷为了能让这些读书人得到良好的培养,一直都是下足了本金,仅官办最著名的就有府学、州学和县学可以让他们进入学习。

生员选择地点“入学”后,即受朝廷指派的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人管教。

生员又分为三种,说白了,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名额有限,但由朝廷发给粮食资助,其次是增生,名额依然有限,资助较少,新“入学”的则称为附生,没有资助。

每年各处由学政负责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严格来说,其实院试根本算不得正式的科举,顶多算是个入门考试。

正式的科举考试只分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