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0(2 / 2)

当时正忙着办文武科举改制的崇祯皇帝听到是自己这个便宜皇亲在闹,压根连鸟都没鸟,直接命厂卫把他监禁在一处深宅大院了事。

相比福王,瑞王朱常浩、衡王朱常庶两人虽然支脉较远,但起码人家也是堂堂王爷,那也绝非一般的皇亲国戚所能相提并论。

然而他们两个就聪明得多,到京之后到处打听,得知就连朱由菘都吃了瘪,当时就多长了个心眼,并没有闹事,而且极为配合的锦衣卫工作,安安稳稳在驿馆住到今日。

本身瑞王朱常浩和朱由菘的心思一样,根本不信朱由检会有那个魄力一次性处置他们五个,这次多半是询问一下地方事宜,阵仗搞的大,那是朱由检好面子,不会出甚么事情。

至于平遥王和清源王,他们两个绝对是瞎猫碰着死耗子被崇祯一不小心顺带过来的,这次主要还是拿福王开刀试水,这两个远亲王爷在崇祯皇帝眼里其实已经是死人。

要不是厂卫报了,崇祯还真不想特意叫他们过来,这两位皇亲不仅后世很多人闻所未闻,就连时下都已经和老朱家嫡脉八竿子打不着儿,离的实在太远了。

以老朱家对子孙的各种特权而言,就算支脉远到没边儿的王爷,各自在封地也能混的跟土皇帝似的,这样两位血脉疏远到很多皇亲都忘了的两个王爷正是如此。

对于地方官民来说,人家好歹还是个王爷,就算血脉再远,那也是自己招惹不起的。

“皇上,自臣父被流贼杀害之后,臣就一直在金陵王府,待得好好的,什么地方上的大事小情可是都没过问,就等陛下亲自手刃李贼为臣父报仇。”

“可是皇上,为何你叫那李若链锁臣来京,这是何道理莫不是这犯上作乱的贼子生了僭越之心”

朱由菘话说的还是非常中肯,并没有任何依势的感觉,只见他义愤填膺的走到李若链身前揪住其衣领,怒道:

“皇上,且将这个贼子交给臣,臣必定好好替皇上清理门户”

朱由菘的表演不可谓不精彩,朱常浩和朱常庶对视一眼,本来要说话的两个人当即一声不吭,清源王和平遥王更是根本没打算说话,四人就看朱由检和朱由菘表演。

“福王,你是朕的兄弟,你先坐下说话,论辈分,朕还要叫你一声皇兄。”崇祯皇帝这话听得朱由菘很是高兴,这才松开李若链冷哼着坐下,只听崇祯皇帝又道:

“既是自家人,朕自然会替你主持公道。除福王以外,在座之中也有朕的叔伯,今日朕叫你们来,不是问封地事宜,也不是什么狗屁的家宴,是朕想要问问诸位近些年干的那些事儿。”

“什么叫近些年干的那些事儿,本王干什么了”瑞王朱常浩一脸懵,此时的他,已然觉察到崇祯皇帝话音微弱的变化,感到一丝危险的临近。

听朱常浩第一句话就是急于撇清关系,崇祯皇帝心中冷笑不已,说道:“这些事儿容后再议,李若链,挂上吧”

崇祯皇帝说完,李若链整理了下衣襟,这才阔步走到前面,带着两名侍殿大汉将军将一副地图挂在墙上。

看五王各自不解的神情,崇祯皇帝解释说道:“这是太祖皇帝分封图,这些个密密麻麻的藩卫,究竟是何用意”

“在座都是朕的自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如今朝廷形势危急至此,朕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这大明江山并非是朕一个人在坐,想想历代亡国的皇亲下场吧,朕的皇亲们要是朕完了,你们一个个都跑不掉”

其实这个问题要是明面上来看,真简单得很。

朱由菘就算屁事儿不知,自家祖宗如何想法还是明白的,并未多加思考的他当即起身回话,大致意思便是洪武皇帝是仿效周天子分封诸侯。

崇祯皇帝听到之后点点头,心道福王这只蠢猪倒不是完全愚蠢。

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诸藩,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中央朝廷力有不逮,诸藩可以率兵勤王,确实有些类似周天子分封诸侯,只不过这诸侯换成了朱家自己人的藩王。

其实朱元璋的想法多多少少有些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要是诸王有兵马和实权,就算将来天下再乱,争夺天下的还是他朱家子孙。

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然而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死了没多久,建文皇帝朱允炆特别心急的搞了一出削藩,被永乐皇帝朱棣从手上夺权。

朱棣是从藩王起家,自然明白藩王有兵有将又有权的弊端,当即决定,藩王争夺皇帝只自己一家,绝不能被其他人仿效。

朱棣的具体做法,就是把藩王们的兵权和在地方的政事全给拿回自己手上,加强中央集权,并且设置厂卫严格监视一切臣民和权贵。

明朝的藩王们自此断了争夺天下的手段和路子,一天屁事儿没有,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觉,彻彻底底变成只知道繁衍的种猪。

当然,这些种猪很快就把心思转移到如何侵占民田和私吞国库上去了,快三百年下来,整个大明国库不剩下什么,皇帝和老百姓都穷的叮当响,他们反倒个个富得流油。

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国事天下事中

自然,有明近国祚近三百年,还是会出几个不甘心一辈子被圈养的王爷。

可就算是有些远大志向的王爷,时间一长却也发现自己除了当猪还真就什么都干不了,明说要兵权别开玩笑了,难不成你想学朱棣,来一波靖难夺权

暗地里鼓捣这更不行,你当历朝的锦衣卫都是吃素的,一旦被发现又该如何解释,那可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大明的皇帝或许荒唐,但没有一个是傻子。

你敢要兵权,皇帝定然是会睡不好觉,睡不好觉那就要弄你,虽然贵为藩王,但皇帝要弄你,你又岂能有活路。

朱常浩倒是眼尖得很,见崇祯皇帝对朱由菘的话微微点头,轮到他的时候便直接照搬朱由菘的话,让崇祯皇帝也是摇头不已。

朱常庶、清源王和平遥王三人都差不多,回答都是千篇一律,什么太祖皇帝设诸藩是为拱卫京师,国难之时挺身相助云云,反正皇帝问话,捡好听的说就是。

“呵呵,拱卫京师,朕倒是不寄希望于你们能拱卫朕的京师。”这些话说的越是天花乱坠,就越是让崇祯皇帝心中厌恶,忽然话锋一转,正色说道:

“既然皇亲们都明白自己的位置,朕就该问下一个问题了。福王,论辈分你是朕的皇兄,该为国出力,可你福王府在洛阳和金陵干出的那些事儿,可是在拱卫京师”

闻言,朱由菘面色大变,忽地起身,许久后又坐下,摇头道:“臣,臣不知皇上在说些什么,臣为世子时不仅不问天下事,王府事亦一概不知”

“自从到了金陵,臣”

不待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