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待群臣站好班次,山呼万岁之后,崇祯皇帝看了看下面某些因为太过焦急而官服不整的臣子,却也是满意的笑了笑,杀心一下子就去了不少。
待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德化宣旨以后,群臣一下子就炸了锅。
崇祯皇帝又要御驾亲征,群臣就看不明白了,怎么老朱家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呢,不上朝的有,干木匠活的也有,武宗之后,这又出来一个整天玩亲征的。
真当自己是神武大将军了,穿上金色铠甲,就能上阵杀敌了良乡之役有很多侥幸成分在里面,这次你说要和鞑清硬碰硬,这不是找死去了么
太祖是马上皇帝,天下都是人家打出来的,御驾亲征自然没甚么好说,成祖皇帝也是跟着太祖皇帝走南闯北,这个也不算甚么。
后头除了英宗以外,正德和武宗一样有两把刷子,起码打起来能伦着刀上阵砍人,您呢若是臣等没记错的话,上次良乡之役,您可就是一直在后头站着当吉祥物来着吧
要么后世有某个不要脸的人说老朱家基因有问题,这时候的文官们若是东“基因”这个词,怕是也得这么认为,这可真是越来越奇葩了。
以前那些皇帝就算是武宗,那也做样子给自己封了个甚么大将军,放着皇帝不做才跑出去亲征,像这样二话不说直接亲征的,还是头一次见。
等等,这已经不是头一次了,这是第二次了
不过要是说去找死,崇祯皇帝要是真的死了,下面群臣中不少人自然乐得开心,心道上次良乡之役让你捡了个便宜,这次和摄政王硬刚,看你怎么死。
尽管朝中群臣听到这旨意后议论纷纷,但奇怪的是,没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帝党们是之前在养心殿通过气,商量过了,其余人么,那就是各有各的心思了。
当然,盼着作死大帝崇祯死在外头的,肯定是不在少数。
第三百五十六章:宪之逆鳞,天子豪言
“朕率大军离开以后,京城内外防务悉数交予英国公,若遇变乱,可奉旨调通州、营州、定边卫等处官军平乱,至于巡捕、缉拿贼人等事,仍由五城兵马司、顺天府衙门共同掌管。”
“兹令:即日起,京师戒严,皇后监国,太子视朝,蒋阁老与内阁冯爱卿共同辅政,其余人等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待崇祯皇帝说完话,群臣一下子就把目光洒向前头站立的内阁首辅蒋德璟与大学士冯铨二人,他们两个则是一副并不知情的模样,根本没有出头的任何打算。
从六科廊言官到六部尚书,再到内阁辅臣,敢跳出来找死的在前两年都处理得差不多了,眼下但凡稍微重要些的职务,几乎全部都换成了帝党在供职,皇帝旨意,又怎会有人出来唱反调。
经过前任魏藻德的事情之后,蒋德璟对这位皇爷非但没感觉如何了解,反倒有些更摸不着头脑,不过他却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位皇爷做事不按套路出牌,看起来像想一出是一出,但仔细思量,内中却又有很深的考虑在里面,可能这就是帝王心术,自己又哪里会懂。
如今皇帝要御驾亲征,而且连让“皇后监国,太子视朝”这等话都已经说出口,想必亲征之事已成定局,如今自己能做的,也不过是查缺补遗,尽量把事儿给办漂亮点儿。
再者说了,内阁首辅自打前任那儿开始,就已经不如皇权了,想把如今崇祯皇帝决定好的事儿驳回去,就算不要命那也是不可能。
“陛下,臣觉得御驾亲征一事,还需做好万全准备。”蒋德璟捋了捋头绪,站出来说道:“鞑虏素以野战闻名,而我大明缺少战马,三屯营城为新建,防备究竟如何,尚未可知。”
“况且国朝中有不少鞑虏细作,若半途遇贼骑截杀,陛下又当如何”
崇祯皇帝想了想,这家伙倒是比魏藻德强不少,说的是朕没想到的,鞑虏细作这种事儿的确有够烦人,眼下这个年头可是历史上汉奸最多的时候,不可不防。
缺马的事儿倒是没什么,兀良哈镇是白设的
把他们迁进关内,就是料定了多尔衮会因此发难于兀良哈余部,想必此时兀良哈镇内乌尔迈等人听闻朵颜三卫各部被鞑清屠戮的消息,也会和鞑清势不两立。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却是失笑,不知多尔衮有没有考虑到屠杀朵颜三卫兀良哈余部会彻底把入关的兀良哈人推向大明这个后果。
多尔衮没想到的几率很低,可他若是想到了,却为何还要这么做呢
甩了甩头,将这没用处的考虑抛诸脑后,崇祯皇帝看了看蒋德璟,心道这家伙在猜测圣意上做得的确不如魏藻德。
若是魏藻德,此时该早就点头同意了,又哪里会说甚么其它话。
“战马的事儿,蒋阁老不说朕倒还没想起来,传朕旨意,诏乌尔迈率兀良哈镇本部骑兵到京师集结,既然已经是我大明的子民,那就无分甚么一二,一定要把族内最勇猛的战士都带出来。”
说完,崇祯皇帝没理会群臣的窃窃私语,话锋一转又问道:“户部尚书与兵部尚书何在”
“臣在”倪元璐和朱大典赶紧共同出列。
“户部拟派钱粮,征民壮随军,钱粮的预算一定要充足,朕今日就把话撂在这儿,若是谁敢趁着朝廷大军出征蛮夷之际在背后捣乱,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王承恩、李若链,朕接下来说的话,每一个字你们都要记清楚。”
“商人哄抬物价的,抓了抄家,灭其满门朝臣中饱私囊的,抄家诛九族蛊惑、煽动百姓造反作乱的,有一个杀一个”
“还有,京师大内要看住了地方官府,良乡之役时有地方官府借用出征之名增添苛捐杂税的事,上次就算他们走运这次但凡厂卫查到的,无论多大的官儿,就算是地方上的知府、巡抚,也要给朕革职,抓回京师拷问”
“还有,皇亲国戚那头该如何办理,不用朕多说了吧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为天子,尚且以身作则,何乎他人”
王承恩赶紧带着李若链走出来,憨笑着说道:
“老奴都听明白了,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的都记到心坎儿里去了,陛下放心去吧,就算豁出去这条老命,老奴也要为陛下护住这后方安宁。”
相比王承恩和崇祯皇帝推心置腹的话,李若链就显得颇为正式,只见他站在那里抱拳,正色说道:
“陛下尽管放心,锦衣卫弟兄们手里的绣春刀许久没见血了”
“嗯,那就这么办,散了吧”崇祯皇帝满意的点点头,转头正要离去,可却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有人敢出来找事。
“陛下,三思啊”都察院佥都御史史可法忽然站出来,只见他直接把头顶的乌纱摘下放到地上,一副正派模样,叩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