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沿途文武官员,崇祯皇帝也只是与他们见了一面,并未停留许久,就算居住,也是留在城外军营。
到保定府境内以后,马爌与大军在安州一带分别,率部赶往府城上任。
三日之后,崇祯皇帝回到京师远郊,当天下午,大军赶到永定门外,见到了出来迎接的皇后以及文武一干臣子。
左侧站着的,是跟随英国公张世泽的一大批留守武将,右侧那些身有各色补子的官员,则是京师各部院的大佬,在这些人最后面成列的则是顺天府、五城兵马司、国子监、翰林院等一大批京中官员。
周皇后和袁贵妃不知为何,这次竟然直接出迎到永定门外,就在城防军和禁军的团团护卫之下,站在最前面,见到崇祯皇帝的龙旗之后,便是赶紧笑着迎上来。
“臣妾率后宫及京中文武,恭迎皇上得胜归来。”
今日周皇后穿着一身浅黄色的烟纱裙,微长的刘海刚刚及眉,盘起半头的秀发,清新典雅却一点也不张扬,面若芙蓉,说话间尽显皇家优雅。
说完,周皇后抬起头看到托娅正和崇祯皇帝在同一坐骑上,面上笑容顿时凝滞,不过下一刻她又恢复如初,静待皇帝下文。
崇祯皇帝放开托娅,下马将周皇后扶起来,说道:“皇后有心了,进城吧。”
“谢皇上。”
后头骑在马上的托娅本来脸上也是一副高兴的样子,见到崇祯皇帝拉着周皇后的手在两侧百姓敬畏目光中缓缓朝紫禁城方向而去,却是有些吃醋。
不过周氏毕竟是皇后,再吃醋她也不能怎么样,这口气出不去,托娅倒是撅起嘴狠狠拍了一下马屁股想发火。
这一拍不得了,马匹受惊,直接猛鸣一声,朝前面死命冲去。
“保护皇上,保护皇后”
“快快快”
第四百一十三章:转轮打火枪
“放肆,实在是太放肆了”
仁寿殿中,懿安皇后张嫣听闻方才城内发生的事,气的坐都坐不住,起身来回踱步,喘着气说道:“哀家本以为这个柔妃是蒙古人,不识皇家礼仪还情有可原,悉心教导便可以了,皇帝又喜欢,不想拂了皇帝的面子,这才对她一再纵容。”
“可是没想到,她竟然这般无礼,纵马于京,还险些冲撞到皇帝、皇后,简直太过放肆了,她还有一点我大明皇妃的样子吗不惩处一番,何以显德”
“传哀家的懿旨,让她到仁寿殿来见哀家,马上就来”
崇祯皇帝回到京师以后,却是没有着急直接回到紫禁城,对他来说,紫禁城那个地方就如同一个牢笼一般,而且一路太过乏累,不想就这么回去处理事务,还是在外面转转,更让人显得开怀。
“快看,那个不就是皇上吗”
“真的是皇上,老朽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的面啊”
来到鼓楼旁边,崇祯皇帝边走边看,但是因为自己回京的缘故,沿途街道都已经被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的差役、兵丁控制住,却也是根本看不见什么寻常时热闹的样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皇帝回京,各大衙门总不能毫无动作。
百姓和行人们放下手中各种活计,纷纷趴在街道两侧,胆子小的就全程缩着头,胆子稍大些的,则是不断抬头偷看皇帝的言行举止,心中敬畏不已。
但也仅限于此,没有人胆敢直面皇帝龙颜。
对于许多人,崇祯皇帝虽然一直就住在紫禁城,但却是极为遥远的存在,尽管距离很近,但却彷如天边之隔,是根本见不到也碰不到的。
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大明皇帝,对崇祯算不得什么,但是对许多人来说,这或许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事情。
“好好好”
“再来一个”
鼓楼之中,传出数道欢呼声,崇祯皇帝往里看了一眼,有些好奇的走进去,不过才刚刚走出几步,东厂番子们却是抢先一步冲了进去。
进门之后,番子们立即在楼内到处布置人手,将内中的表演者和观看者尽数控制,几个档头各自站在前面,用警惕的目光望着所有人。
鼓楼中是一场杂耍,总共就有五六个演员,周围满是各色围观人等,本是热闹非凡,他们听到番子的喊话,都是惊吓得将手中物件扔在地上,直接跪下。
崇祯皇帝见了,顿觉无趣,叹口气转身离去。
皇帝刚刚踏进门一步,便是直接离开,搞得内中所有人都显得手足无措,几个档头反应倒是快,立即指挥番子们收队,紧紧护卫在队列左右,仿佛所有人都在他们监视的范围之内。
沿途尽是如此,崇祯皇帝很快就没了任何闲逛的兴趣,决心哪日再出来学后世那康麻子,微服私访一波,便是匆匆回到紫禁城处理政务。
紫禁城还是一如往昔那般威严毕露,上下又都是严肃列队的禁军兵士,远远看去,一种天朝上国的大气若隐若现。
就连崇祯皇帝远远见了,都觉得这皇家宫殿群甚是巍峨,这等汉家瑰宝,若让鞑虏窃占了去,简直是太过糟践。
刚刚回到暖阁坐下,毕懋康、毕懋良两位兵仗局主事,以及焦勖这个火器局的主事,三人联袂而来,均是一脸大喜。
“陛下,得喜得喜了”
“前些时日,火器局来了一个佛朗机人,说是熟知各种遂发枪制作方法,这数月下来,已经试射成功,可以投入生产了”
“是啊陛下,若我大明军士全都装备上这种新式火枪,战力必然提升一大截啊”
说话间,三人都是面色潮红,若是常人有这种表情,几乎都是遇见了心爱娘子才有,可是眼前这三位,却是因为火器而激动。
“国朝设火器局、兵仗局已有数年,此时有了成果,臣等也是不辱使命,不负皇恩”毕懋康高兴地说道。
“你们说的可是真的”崇祯皇帝对火器一向很重视,这才将历史上这些火器的大拿全都集中到京师研制。
崇祯皇帝前世读的小说不少,写的也不少,穿越到明末来,所有小说里最基本的要素都有一个,那就是火器。
此时火器出了成果,自己终于能玩排队枪毙了,也算是连日以来唯一的好消息,当即起身说道:“速带朕去仗局看看。”
崇祯皇帝刚刚回到暖阁,屁股还没坐热乎,就立马跟着毕懋康等三人,带着一众护卫亲随,浩浩荡荡往京城西北角去了。
这一带原是大户们的仓房,这些大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全都是国之蛀虫,本来这些地方就算是闲搁着,他们也不会拿给朝廷去做什么实事。
崇祯十七年的时候,京师因为闹灾来了一群饥民无处安置,崇祯皇帝又是迫于保命,顾不得太多,这才打起了大户们的主意。
当时三厂一卫初设,势力还没有如今这种遍布天下,自然需要拿人开刀,在崇祯皇帝的明旨命令之下,第一批被厂卫番子们拿下的就是这些京城西北侧大户。
三年多过去,原本住在这些仓房的流民都已经陆陆续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