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1(2 / 2)

最后面那个口中正喊着什么,话到一半当他抬起头一看,却是张大了嘴,再也喊不出什么。

在他眼前,数万禁军将士正排列得整整齐齐,每个人都用力握紧了手上的刀枪、火铳,那个城头高高站着的,是他们的大明皇帝。

良久,崇祯皇帝开口道:“此次出兵东征,我知道很多人心下害怕,也是,吴军和建奴,哪个不是威名赫赫,一个号称天下强军之首,一个号称野战难有敌手。”

“说句实在话,朕心中没有害怕,只有愤怒和可笑”

他提高声音喝道:“这些鞑子也是人,因为害怕,我们就能见死不救吗这个大明不是朕的,是汉家的,汉家都是血肉相连的一体兄弟,兄弟有难,我们见死不救,那叫什么”

“那是懦夫,连娘们都不如的懦夫”

“你们出京时,都听到了京师道路两旁父母妻小、平民百姓、官绅商旅对你们的夹道欢呼,你们身上穿的,手中拿的,也都是各匠户日夜劳苦才打制出来的崭新兵器、衣甲”

“你们的身上,带着朕和万民的殷殷期盼。今日,我们不拿回山海关,他日,鞑虏定然又会兴兵来犯”

崇祯皇帝从来不知道站在人前讲话是这么爽,越喊越起劲,几乎是把后世想对这些明末兵将想要说的,一股脑全都说了出来。

“我们缩在关内,就算能击败他们一次两次的进攻,但是毕竟常年处在守势,总有一天,会有更强大的敌人攻破我们的堡垒、城池,侵占我们的土地与家园,只需要一场失败,我们就会年年失败。”

“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存亡尚且不论,你们的妻女、父兄、亲旧,都将被这些凶残的鞑虏摧残。告诉朕,你们真的愿意见到鞑虏铁骑入关,踏破山河这一天吗”

“宋亡,暴元入关,我汉人生活如何”

“自太祖驱除鞑虏,复我汉人山河,我皇明立国至今二百七十九年矣,岂是区区鞑虏所能撼动”

城下鸦雀无声,不过每个人的目光中都少了最先前的畏惧和踌躇,取而代之的是怒火烈烈和满心自豪,下面总兵吴启华、千总李世遥等人的胸脯也是在剧烈起伏。

忽地,宁远伯李遵祖,如今禁军的一名小小棋牌馆,他站出来攥着拳头高喊道:“不愿意,我们要跟他们拼了”

“拼了”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李遵祖,厉声又道:“好,既然不愿意,那我们只有去跟他们拼了,杀光那些敢于入关踏入我汉人土地的鞑子,让他们知道知道,我大明将士的厉害”

“从今天起,我们京师禁军的名头,要让那些鞑虏听到就瑟瑟发抖,我们要用这一战,打得他们彻底不敢再踏足我大明的土地一步。”

“将士们,拿起你们的兵器”

喊到这里,崇祯皇帝猛地抽出自己的宝剑,直直指向天空,咆哮道:“这次朕要与你们并肩战斗,拿下山海关,才有跟着朕打出关的那天”

“拿下山海关,打出关外”

“打出关外”

城下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所有的禁军兵马都是挥舞兵器极力高呼,英国公张世泽也已经骑在马上。

看着缓缓走下城上马的崇祯皇帝,他们个个叫得声嘶力竭,那宁远伯李遵祖更是抽出家传过来的李氏军刀,带着三百家丁勇猛的列在最前面。

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害怕,没有畏惧,看着崇祯皇帝起码来到自己身边,李遵祖抱拳喊道:“末将愿意誓死追随皇上,杀光建虏,为我父兄报仇”

“辽东李氏军功赫赫,虽有私心,但不减当年边帅之功。若此战表现突出,再掌辽东,亦未可知”

崇祯皇帝拎着宝剑,看了他一眼,静静说了一句便转头离开。

李遵祖和身后几个李氏如今的族人互相对视一眼,眼中纷纷亮出熊熊烈焰,余下那些家丁更是对朝廷归心。

他举起刀,高声大喊:“兄弟们,杀鞑子啊。”

此时在城外,明军、已经投降的关宁军,正激烈的厮杀在一起,在山海关城内,约有千余巴牙喇正肃然列阵,大阵中,多尔衮的摄政王旗正高高立起。

在他的喝令下,这千余两白旗当中最为骁勇的巴牙喇兵只是静静看着前方即将结束的战斗,因为明军显然在垂死挣扎。

牟文绶率领的山东军此时已经伤亡大半,余下明军要么被击溃,要么正和山东军缩在一个圈子里苦苦支持,多尔衮踌躇满志,冷笑几声道:

“看来本王倒是高估这些明国人了,还是这么不禁打。”

“告诉额哲,攻破城池后,让他不要在关内留恋,这些明人来东征的兵马能杀一个是一个,最好不要放回去一个,若能抓住那明国狗皇帝,本王定奏请皇上,晋封他为我大清亲王。”

见令兵跑出去传令,多尔衮眯起眼睛,看着被图尔格逐渐逼到一个小圈子里的牟文绶,静静道:

“待山海关握在我大清手中,就传本王令旨回盛京,就说明国的京师,本王即将拿下,可以将小皇帝接到这里登基了。”

在他旁边,站着一员巴牙喇章京和几个两白旗的贝勒,此时他们面上也均是笑着恭维说道:“这都是摄政王指挥若定,力排众议出兵山海关,我大清兵才有如今之胜啊”

多尔衮自以为战况已定,听到这话后向来严肃的他,也是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

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

说话间,那些清军八旗贝勒贵族们都是附和般的大笑,多尔衮却眉头一皱,他分明见到西门瓮城方向,有一股黑影正往这边狂奔而来。

伴随着黑影而来的,则是一阵漫天的喊杀声,多尔衮毕竟是熟学汉语,听见这些明军喊出来的话,面色顿时拉沉下去。

不少两白旗贝勒大臣也多少学了汉话,互相询问几句,便是都明白这些明军是在喊拿下山海关,打出关外之类的话。

很快,这些黑影显露了真身,前头那些人的衣甲不少清军都认得,那是辽东李氏麾下辽东铁军的成色,为首的,更是李氏后人李遵祖。

这李遵祖如今是明廷的宁远伯,爵位很高,但官身特别低,和爵位根本不成正比,堂堂的宁远伯,却只是在禁军中做一个小小的旗牌官。

作为旗牌官,李遵祖的威望还是数一数二的,麾下跟着三百多名骁勇善战的家丁,就是一些参将、游击都比之不及。

如今承袭了祖上爵位的李遵祖,虽说还是个小辈后生,但提及他李氏一门,却无人不对他另眼相看,忌惮万分。

这李遵祖,乃是先辽东总兵李如柏的长子,辽帅李成梁的嫡孙,正儿八经的辽东李氏将门虎子。

李成梁就不多说了,八千家丁,至今都无人可比,仅有记载,如今有迹可循可循的头功便多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