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4(2 / 2)

山东虽说不如京畿,但毕竟山高皇帝远,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为官办事有些慢症,山东府如今是牟文绶为总兵,副总兵邱磊也是战功卓著。

这两位都不是好招惹的对象,只要自己配合他们,内部该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这样也就能在任上多做几年,如果地方上不出什么大乱子,终老于任上也说不定。

换一种说法,这正是崇祯皇帝对他一种特别的恩赦。

林惟佑这个人,虽说大能力没有,但是做个太平知府还是绰绰有余的,把他硬留在山海关实际是难为他了。

在府内晃了一圈,吴三桂的家人没见到,崇祯正为府内的豪华装修所惊异,倒是被李遵祖跑来,说是在地窖里发现了二十几个被掳来的女子。

此时抓来府内那些男女仆人多半都已被遣返回家,而这些女子年纪几乎都在二十岁上下,最小的也不过才十六七岁。

李遵祖说他已经粗问过几句,这些女子大部分都是山海关本地人,有几个则是关外宁远带回来的。

听完这些,周围的军将们没什么可怜的心思,都是哈哈大笑起来,道是这吴三桂从这一点看上去倒像是个男人,看来是因为妻妾都不在身边,这才抓她们过来顶一顶。

笑归笑,对于这些女子的处置也还是要尽快解决,不过这些事就和崇祯皇帝没什么关系了,堂堂一个皇帝,总不能事必躬亲什么都过问上一遍。

张世泽对于这种事情也懒得多说,也就是几句话。

这些女子能找到家人的,送到家里去和家人团聚,没有亲人的也好办,军中没有家人的兵士弟兄可有的是,就直接做主给成亲拜堂成个家,也好让这些小子收收心。

正好这些女子都被吴贼坏了名节,再回去想找个好男人也难,这么做也是一箭双雕之举。

这些兵原来大多数也都是流民和苦哈哈们,啥都没有,本来说门亲就难,如今也不好再要求女方点什么,见模样差不多顺眼的,也就半推半就了。

虽说现在没感情,但女方可对他们可都服帖的很,毕竟是朝廷得胜大军,击溃了吴军将她们救出火海,用她们的话说,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汉。

没感情,那不是都可以后天培养么,这个年代的人观念不一样,就算以前根本不认识,俩人一旦成了亲,那可就什么都不一样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兵士上阵打仗是把好手,但看见女人却一下子都成了腼腆的大孩子,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在这入洞房英国公你可别逗俺们玩儿了”

“老子闲着没事儿干了逗你们玩,行了,我多的也不说了,李遵祖,搞定这事儿,真是头疼。”张世泽也懒得多管这些事,跟着崇祯皇帝就走了。

李遵祖笑着喊道:“哎,英国公您老慢走”

他们一行人离开以后,李遵祖指着自己部下更是笑骂不已:“你说说你们几个,是真没出息看上阵那功夫勇猛的样子,现在咋了,一个个都成怂包蛋了,战场上得,女人肚皮就上不得了”

“皇上和英国公都没说啥,你们还顾忌什么,赶紧把姑娘们八抬大轿娶过门啊,我都替你们着急”

第四百九十二章:这可太乱了

既然已经打下了山海关,崇祯皇帝也就没急着回到京师。

不用回去都知道,自己离开这段时间那折子和各种事务肯定堆积如山,还是留外面多浪几天,趁机也好看看风景什么的。

现如今朝廷里也没什么紧要的事,不然李若链他们早就传过来了,回去也就是应付那些琐碎之事,真是想想都烦心的很。

话说回来,崇祯皇帝觉得兵部在山海关增设分司这个政策还是很有用的,没有取消,而是将兵部随军的侍郎马嘉植留在山海关,作为第九十一任的分司主事官员。

原本那一批在此处的兵部官员,都是马嘉植负责筛选,留下极少数的一部分提拔上去,其余的要么辞退,要么就是迁到其它地方供职,这分司的事就不再是崇祯关心之处。

那些女子的安置很快在军中掀起了一股浪潮,都说当今皇帝宅心仁厚,亲自主婚,就连为朝廷奋勇战斗的将士们成亲都考虑好了。

李遵祖似乎对这种事非常热忱,崇祯也不知道这口风是怎么传出去的,没记错的话自己当时随口一句不久交给张世泽了吗,甚至都没多问几句,如今怎么还能传出这种话来。

回头想想,这话倒是百利而无一害,传也就传了,堂堂皇帝给兵士主婚,说出去也显得自己平易近人不是。

山海关是京东第一重镇,无论战略地位还是政治意义上都十分重要,崇祯皇帝这才会生出将黄得功调任到山海关来的心思。

起码在他的手中,自己放心,不怕这小子成第二个吴三桂,况且蓟镇兵马也是跟着黄得功南北转战过来的精锐,除却他们倒也没有其它兵马可堪当如此大任了。

山海关向内的一大堆关隘和卫城,崇祯皇帝自己觉得非常鸡肋,留着用处不是很大,拆了又怕没这些东西会对山海关造成影响。

思虑半晌,最后崇祯还是觉得拆就算了,毕竟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还真没有人从里外攻破过山海关,古人这么设计,自是有他的道理。

对关宁军降兵的处置也很简单,在战场上立有功勋的,会根据功勋大小决定,想胡国柱、夏国相这种的一定要委以重任。

那些因顽抗而被活捉的,都杀了影响不好,不杀还是个隐患,将他们扔到各处去做苦力劳改,不叫他们集中到一起就行了。

实在不行,京中不是还有他们的家人吗,这就叫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山海关之战以后,崇祯皇帝曾有直接追杀出关外的心思,不过也就是想想,现在关外辽左还是鞑子的地盘,冒昧追出去浪输了可就不好玩了,还是稳一稳等下一波。

毕竟现在整个京畿已经成了铁桶,流贼们打不过来,鞑子们也不能闲着没事就配合他们来一次入寇。

等自己腾出手来,就是一个一个收拾他们的时候了。

崇祯皇帝是在这里看风景,不想回到京师处理累积下来那一堆屁事,可很快就赶上了个好玩的事情,镇守东门的兵士发现有人来了。

崇祯皇帝赶紧登上城楼去看,果真见到一队人马洋洋洒洒的从东北方向过来,不过这些人倒不像是来攻城的,因为他们举着白旗。

白旗,这是想投降的意思。

不少来到城楼上的军将见了都是指指点点,这些鞑子们竟然想要来投降,会不会是有诈。

山海关西门叫做“迎恩门”,意思应该就是说朝廷的恩赐,北门叫“威远门”,这已经很霸气了,就是威慑远东的意思。

可这些和东门的名字上头的匾额一比,那就都成了小孩子,因为这上边直接写着“天下第一关”,这可太牛叉了。

直到看见这个匾额的时候,崇祯皇帝才知道这居然是明代就有的匾额,后世旅游来这里见到的时候,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