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如今高杰已是四面被围,就连炮营都被李过给拿下了,要是咱们顺利撤到临汾,凭借手中力量,大帅可就成了各路官军当之无愧的头一把交椅。”
说着,这参将嘿嘿一乐,又问道:“这种事儿,难道大帅不心动”
“心动,本帅自然心动极了。”白广恩笑了几声,这参将正以为有戏,却见他上前猛然踹出一脚,跳脚怒吼道:
“这小子怎么混到老子手下来的,他娘的还是个参将”
“老子做大帅还用你教,砍了祭旗,若再有人图谋不轨想劝本帅撤军的,看看他的下场”
“宣镇军要是完了,就凭咱们能抵挡得住李闯吗,山西一旦失陷,下一个就是大同,到时候你们和本帅的亲人怎么办,都想过吗”
见众人支支吾吾的没人吭声,白广恩冷笑几声,“你们没想过,可本帅要替你们想,朝廷对大家不薄,本帅对你们也不薄”
“这个时候要是不干他娘的,那咱们可就真的不是男人了”说到这里,白广恩举起刀,大声喝道:“大同军的,跟老子支援宣镇军,和流贼拼了”
“拼了”
山头之上,李过的马踏在原本宣镇军立着的炮营阵地上,他望着满地宣镇兵马的尸体嗤笑了几声,说道:“这高杰也不过如此,看来此番,这翻山鹞是插翅也难飞了。”
“制将军说的不错,小的也是这么想的,这炮营没了,高杰也就是瓮中之鳖,权将军在下面亲自督战,又没有援军,高杰今日是死定了。”
说这话的,是李过属下的老营马队总管高立功,他看着下面不断被压缩越来越小的明军高杰所部,心中也是没了什么担忧。
李过闻言侧目看了一眼高立功,虽说对高立功靠亲姐上位的行为有些不满,但后者毕竟是李自成皇后高桂英的亲弟弟,一直以来备受重用,纵是李过倒也不能明着说什么,只能嗯一声示意自己已经听到。
“杀贼”
忽然间,从两个方向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李过在山头上看得一清二楚,无数扛着大明旗帜的官军掩杀过来,一下子就冲散了刘宗敏的包围圈。
“明军怎么会还有援军,白广恩难道没跑”看着冲在最前面那个熟悉的人,李过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这特么不就是白广恩吗
这厮一向胆小如鼠,李过和刘宗敏商议时都将他排除在外,根本没把他当回事儿。
在他们看来,大同军和宣镇军火拼许久,又闻襄陵失陷,必定惊惧崩散,按以往经验来看,这也是铁定的事。
怎么这次这厮吃错药了,不仅没跑,反而重整旗鼓带人杀了回来,更让人不可置信的是,白广恩这次竟然冲在第一个,这还是白广恩吗
不过无论如何不信,集合了宣大两路兵马的明军在逐渐反攻,这也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在白广恩的带领奋勇下,一向唯唯诺诺的的大同军整支部队都换了副面貌,个个变得骁勇敢战,一路都是势如破竹。
宣镇军就不说了,本来是苦苦支撑,就连他们都没想到大同军会掉马杀回来救援自己,一下子就是士气大振,倒杀的人数占优的大顺军有些溃败趋势。
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尧斩将,高白大捷
喊杀声中,宣大明军逐渐开始汇合,“高”、“白”两杆帅旗高高举起,各代表着宣府和大同两路兵马,中间一杆金色玄鸟大明国旗份外引人注目,被一个彪形大汉稳稳持着,旁侧又有不少兵士护卫。
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是没有上帝视角的,从每名战场上奋力搏杀的将士眼中看过去,便是这些杆大旗最为瞩目,只要旗帜还在,那就说明弟兄们和自己一样,还在战斗。
在此前的战斗中,宣府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流贼,即便每个人都是奋勇上前,那也终究只是拖延覆灭的时间罢了,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变了,因为援军到了。
大同军中冲出上千骑兵,他们由游击将军王牧领头,往李过所在的山头呼啸而去。
沿途路过正在围攻宣府军的流贼,他们便一面飞马撞过去,一面又是借着马势左砍右杀,由于全是骑兵的原因,沿途倒是望风披靡,一派的流贼四散场景。
“快围过去”
上千骑兵的冲劲让这些衣甲单薄的流贼无法招架,鲜少有人迎上前去,更多的都是下意识的纷纷避让,这也让王牧非常顺利的冲进纵深。
这些大同骑兵忽然到来令刘宗敏不知所措,幸好李过布置在前阵的刘希尧领着几百老营马队仓促之间顶上,这才没让这上千大同骑兵直接杀到李过眼前。
被这么多骑兵一下子冲了这么远,刘宗敏是又惊又怒的指挥部下围拢过来,刘希尧则是奋力拖住王牧,等待后续马队的跟进。
“放箭”
这个时候,后阵的流贼将领组织起弓箭手,开始成列的向这些大同骑兵倾泻箭雨。
虽说流贼的弓箭攻击力很弱,而这些大同骑兵又都是由大同镇各路明军精挑汇集而来,个个披挂着精制衣甲,在如此四面围攻之下却也还是有些伤亡。
伤亡倒是其次,主要是这么一被堵,冲锋过来的劲头全然不剩下什么,王牧虽然干着急,但愣是怎么都冲不过去。
刘希尧统带的老营马队衣甲和刀枪装备上不如大同骑兵,然若单论马上功夫,他们却一个能顶得上两个。
明军各部的骑兵,虽说也都是奉了朝廷上的意思由各处汇集的精锐组成,并且日夜操练,供给更好的军械和衣甲,可战斗力提升还是很慢。
崇祯皇帝一直用蒙古人做骑兵主力,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自己的骑兵在一朝一夕之间根本培养不起来,就算是三五年,那也难。
相较于这些阵战骑兵,还是火器骑兵成型快,而且往往能发挥更大的用处,东征一役上新组建的禁军火枪骑兵当真是令贼军闻风丧胆。
骑兵甚至不需要近身,单用阵势就能让很多人从心底产生一种惧怕感,要是再加上威力强大的火器,就更如虎添翼,对敌军士气是极大的打击。
崇祯皇帝尝到了甜头,正打算在各镇都搞上这么一支。
骑兵不是步兵,这东西急不得,尤其是此时王牧率领这种用来冲阵和冲脸的,更是要靠打仗砍头来养,这才几年的功夫,骑兵本来是明军的短板,怎么可能有太大的改观。
同这些转战南北多年的大顺老营相比,明军骑兵底子终究还是太薄。
数百老营阻击王牧率领的近千骑兵,起初是杀了个难解难分,很快刘宗敏部下的大将辛思忠带步兵包围过来,形势就更加危急。
其实王牧看得出来,就算辛思忠不带流贼围拢过来,自己这些人面对流寇的老营,迟早也还是要崩溃。
王牧看准那些刚刚组织起来的弓箭手,他们射来一轮箭雨的同时,便带着骑兵猛地冲击过去,虽说不少人都被截杀在了途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