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7(2 / 2)

“谢过总督大人,末将定不负厚望,为朝廷再立新功”

“大同总兵白广恩,你阵杀巨寇刘希尧,这是一大功,本督亦会向圣上如实禀明,为你轻功”

听了这话,白广恩心里乐开了花,赶紧道:“总督抬爱了,全赖总督守城十四字谶言,要不然,末将怎么会想到这个突然袭击的法子”

“哈哈哈,你小子倒是实诚”高杰上前拍了拍前者肩膀几下,大笑着说道,堵胤锡微微一笑,对白广恩恭维之言不置可否,转念道:

“高总兵,此次你守城有功,不过流贼还未伤筋动骨,必会再来,你们南侧的城墙,依然凶险哪。”

“不怕。”高杰拍着胸脯喊道:“只要总督一句话,我高蛮子愿意为朝廷上刀山,下油锅我宣镇军的人,哪个不是铁骨铮铮的真汉子”

听见这话,便是连一旁保定总兵马爌也点点头。

宣镇军这个大熔炉,吸纳了刘部至少几千的兵将,这些人原本都是战力平平,可自打进入宣镇军以后,就都变了副样子。

作战的时候非但没有临阵畏缩,反而死守城头,用蒙古人的话说,那就是从一群绵羊,变成了嗷嗷叫的饿狼,这高杰可真是奇了。

俗话说冰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高杰的勇猛善战世人皆知,手下必定也都是一群疯子,能有如今的成就,现在看绝非偶然。

这次战斗算奇招制胜,但一点也不轻松,结果是好的。

但根据总结来看,虽说官军损伤极少,但本身体量就没有流贼众多,流贼可以损失个把万人毫无动容,官军却不行。

个把万人,那就是一个宣镇军或大同军,李自成甚至可以损失了刘宗敏这个助力,但堵胤锡就连一场都输不起。

一六四二年的孙传庭和一六四四年的堵胤锡,如今这两个人的心情堵胤锡终于明白了,正因为一场也输不起,所以陈奇瑜才会规划的如此长远。

所以他才会殚精竭虑,为大明的中兴大业死而后已。

陈奇瑜留给堵胤锡的局面相比自己的,已经可以称得上地狱和天堂的区别,可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虽说号称五省官军,可实际上堵胤锡这个新上任的五省总督,也就只能调动山西一部分兵力与山东、宣大几地而已。

真定的戚元辅,保定的马爌,都是请求兵部调令自愿前来的。

河南全境没有收复,山西刚刚收复又开始和流贼进入鏖战,湖广一带除了左良玉,基本是降的降、逃的逃。

就算还在抵抗的,那也零星分布各处,根本联系不上朝廷,都是自主作战。

便是这样,前不久堵胤锡还接到消息,那号称武昌屯兵三十余众的左良玉左家军,被高一功和张可望打得丢盔弃甲,接连败退。

如今不仅丢了武昌,又开始到处窜逃的亡命生涯,就连部众都散得差不多干干净净。

堵胤锡的心情极为舒畅,这一战过后,流贼起码不敢再随便来犯,这就给了自己整顿和准备的机会。

肃清残敌,和巡视周边的工作都不是什么太复杂的工作,在营帐之中的众将都是颇为闲适,特别是经过这一仗之后,把许多人的自信打了出来。

很多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流贼越是声势浩大,便越是不堪一击。

众人所说的有不少都是白广恩亲领大同军出城野战的勇猛事迹,看到堵胤锡的态度之后,更是为白广恩将要获得的大功垂涎欲滴。

白广恩知道自己的表现赢得了总督大人的欢心,而且在众将之中威望也会更上一层楼,虽说还不如高杰,但已经很不错了。

那出城奇袭的战功,传回大同之后,相比说三道四的人也会少很多,白广恩心中更如大石落地,无论如何,朝廷也能由此见到自己的能力了。

事实上,这次消息传回京师以后,崇祯对白广恩大同军的表现极为满意,盛赞称他骁勇敢战。

大同军收到皇帝的亲口嘉奖,这让许多人更觉得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却像一直就在自己身后,看着自己杀敌建功一样。

这次的战斗让许多官兵见识到了流贼的孱弱,和官军如今战斗力飞跃般的提升,增长了自信的同时,也让堵胤锡看见了守城时的不足。

护城河虽说能将流贼大部分割开来,利于防守,但陈奇瑜在世时流贼还没有打到这里,他并不会知道,在河边的流贼步弓手抛射,刚好能射到城头。

而城头的弓箭手和火器手往往由于城墙的低矮而深陷近战,无法自拔,这就给了流贼不断消耗己方的机会,会令战场处于被动。

所以堵胤锡很快决定,派韩奇瑞和李泽的部队出城,尽量在流贼再次攻城之前,在护城河周围埋下各种陷阱。

并且他派君子营和勇士营的督标兵,将各种守城时作用不大的远程火炮拉下去。

白广恩也在带着大同军的兵士,在城内中心地带收整出一块空地,明军将在这里建立火炮阵地,这样就能不受流贼的威胁而随意发射。

除此之外,堵胤锡还干了一件所有人都想不通的事,那就是让高杰的宣镇军,将流贼败退还没来得及的尸首收拢起来。

他们在城外挖出一个大坑,将这些尸首堆放在其中,并且立上简单的墓志铭,用以铭记。

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陈仓

“老赵,你说说,督师怎么能让咱们安葬这些流贼,还给他们立墓志铭呢”

“就是啊,啥意思,咱怎么搞不明白呢”

“这些大人物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啥。”

城外,几个大同军的兵士拿着铁锹,将土坑一点点填上,十分不理解的互相讨论,听了他们的话,旁边那个把总老赵笑了几声,应声道:

“你们几个泥腿子也管这么多,督师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立墓志铭,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你说的也有道理,这督师看来也是挺有两下子的,就连咱们兴平候都很少说他什么事情,看来朝廷中兴有望。”

“嗯。”另一个兵士点点头,看着正在安放陷阱的寿阳兵,笑着道:“真有意思,咱们在这埋坑,他们却在那挖坑。”

这话随即引得周围不少大同军兵士大笑起来。

军议结束得很快,这个时候城内的明军虽说刚刚击退了流贼,却也一丁点都没闲着,每个部分都被堵胤锡安排了任务。

宣镇军和寿阳的刘部在城外处理流贼尸体,安放陷阱,大同军眼下就在城内寻找最佳设置炮兵阵地的地点。

马爌和戚元辅则带着兵马上城,一面和民壮一起搬运各种守城物资,一面帮助匠户紧急修缮损坏的城墙,堵胤锡则带着督标左右营巡视各段城墙。

一来探望军士,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