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相反,许多人还在交口议论,说这次西厂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不知道是哪家缙绅商人做出了危害深重的事被查到了。
“开门开门”
一名西厂档头带着十几个厂役敲响了位于南京棋牌街繁华之处的田家大门,不久之后,从门内跑出一个管家小老头,见到来人装束,一下子就不淡定了。
田家旧是金陵富商,以布匹起家,如今则主要京营粮食行当,自是因为粮食买卖如今在黄河以北的炙手可热。
天老爷正和小妾卿卿我我,忽然听见西厂登门,差点没吓得尿了裤子,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番子来了又怎么能是好事,只怕要遭大祸临头了。
“西厂奉旨拿人,田老爷,跟我们走一趟吧”这档头拿出一面腰牌,上书西缉事厂四个大字,凡商人富户见了,无不是颤抖战栗,寝食难安。
“这,这是要带我去哪儿,田某一向老老实实,从无违反乱纪之事啊,你们是不是抓错人了”
“这次是皇上要和你们聊聊。”档头见他实在害怕,其实也顾虑抓人费劲,便是冷哼几声解释起来,“你不必害怕,若是要杀你,小爷我何苦麻烦这么一遭,直接来抄家岂不快活”
“说的倒也是,那,那田某能否先托付家族事务,再与军爷启程入京”说着,田老爷朝管家看一眼,后者也是十分识趣的上前塞了几块银锭。
旁若无人的掂了掂分量,档头自是有些欢喜,带着番子向后退了几步,冷哼着道:“田老爷请便只是不要耽误了太久,不然上头怪罪下来,小爷可还是要拿您说事儿的。”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这番子话说的直白,有些张狂,但其实也是这么个道理,耽误太久他回去没法交差,肯定不能自己揽过去,是要把责任向田家这边推的,到时候倒霉的还是自己。
档头在田府中的时候,余下杭州、苏州等处的不少气派宅院之中,都有西厂的厂役在登门拜访。
这些番子或是强制拿人,或是如这档头一般给点面子解释清楚再带走,反正无论如何,这二十家的老爷们不出一炷香的功夫,就全都给他们给裹带着往京师去了。
由于朝中早有交代,沿途官府对西厂的厂役们没有任何盘问,所过之处都是开关放行,大约十几天之后,他们终于到了冬暖阁外的偏殿。
看着金碧辉煌的大殿,这些富商都是有些畏惧的咽了下口水,谁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居然会见到大明的皇帝。
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买卖
“哟,都来齐了,朕倒是没想到,快坐,都坐”
二十位涵盖了如今大明各个行业的巨商正在面面相觑,一方面为皇宫的守备森严和金碧辉煌所惊叹,另一方面也在想,当今这位皇爷请自己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没过多久,他们忽然从侧面听到这么一声,转身看过去,果然是一身黄色便服的崇祯皇帝来了。
为什么一眼就看出他是皇帝了呢,虽然眼前这人衣服和印象中的皇帝不一样,但身上那龙纹和金黄色的上等料子,却不是其他人能用得上的。
“草民见过皇上”
崇祯皇帝先坐到主位上,笑了笑,摆手说道:“不用这么拘谨,你们身上的事儿先不提,今日朕找你们来,就是想单纯的聊聊。”
这笑眯眯说出来的话,却是让二十位巨商冷汗直冒,看起来这位皇爷早就对自己做过些什么了如指掌。
“江南那块地方向来和北地不同,收税的时候是那儿最难收,八王之乱大多也都集中在苏杭金陵一带,去年大明发放的盐引多达两千万两,可从江南收上来的盐税有多少”
说到这儿,崇祯摆开手指头比了比,“不足三百万两。”
“至于矿税,那更是一个笑话,大明历代先帝不好意思从商税动手,以至于财政日益窘迫,神宗皇帝动了矿税,却被那些东林逆党说成是刚愎自用的昏君。”
“说到这儿,朕想起来了,甲申年的时候,朕曾亲自手书,让京师那些个官员捐款以输军用,可东林群贤是怎么做满朝文武捐款不过数十万两银子。”
“这还不仅限于文官,那不争气的国丈甚至不惜当街变卖家当,只为丢尽皇家脸面,最后朕含泪抄他家的时候,却足足有几百万两的进账。”
“也许你们不明白,朕今日叫你们来,难不成就是在旧事重提”崇祯皇帝呵呵笑了笑,冷嘲热讽地道:“旧事不重提,你们也不会长记性”
“朕本不想这么做,可那些所谓的群贤是朕往后退一步,他们就要向前逼一步,朕是皇帝,可更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没了法子,朕只好把他们全都一个不落的抄家灭族,这下好了,耳根子清净了,四年来的几千万两银子也有了,谁以后想这么做,朕也可以给来原样来一份。”
“想学国丈变卖家产的,朕还可以赐给他个狗牌子,就叫奉旨变卖,没地方卖,朕还可以专门在皇城底下给他划块地卖,兴趣上来朕没准还会去光顾一下。”
“大家觉得如何啊”
田老爷站在崇祯皇帝身侧,几番话听下来是眉毛直跳,心里扑通扑通的怎么都静不下来。
不过好在他方才瞧了一眼,没发现记录这次谈话的史官在场,不然这话传扬出去,自己祖祖辈辈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余下的十九个商人个个也都和田老爷差不多,面上看着惊心动魄,心里更是激起了轩然大波。
他们就算身家再富有,可只要遇上哪怕只是一个知府,那也只有小心陪笑的份,更别提眼前这位,便是知府见了都得跪在地上说话。
现在面对的是大明至高无上,一言可决数十万人生死的绝对主宰,这样的人物杀气腾腾的说出这番几乎是无赖的话,他们敢不听敢不信吗
这话意思已经明白的有些不要脸了,这二十个商人都是各个行当的顶尖人士,怎么可能听不明白。
看这意思,皇帝如今召他们来,倒不是真的要抄了他们的家产,不过很可能是上回抄家的银子快用光了,想和自己谈谈借银子的事儿。
许多人想明白以后,反倒是松了口气,现在看来,银子反倒是身外之物了,要再多,只要能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那也不是不能商量。
崇祯皇帝没管他们是如何想的,继续说道:“这常人言,天下暴利,一为盐,二为矿,依朕看,这两样都算不得是真正的暴利。”
“敢问圣上,天下暴利,除盐、矿之外,难不成还有第三种”田老爷和几个商人交换了下眼神,站出来小心翼翼的问道。
“你们可能都知道,朕早在三年前,就下旨在京师及各地修建皇家银行,不过这几年来用处不大,根本原因朕也看明白了,是老百姓不相信朝廷的银行,不肯存钱。”
“在朕看来,皇家银行如今的信用不及你们这些富商,所以重新培养信用势在必得,但百姓的信任短期内要想得到提高很难,朕却要立马见到白花花的银子充入国库”
“这样说,你们明白这次朕叫你们所为何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