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6(2 / 2)

而且最主要的是,决策方面的大事,他现在只负责提供意见,都有崇祯皇帝亲自手拿把攥的去管,轻松了不少。

“不必,潼关战况如何”

自己才刚到,怎么可能屁都没放就回去观战,起码得和良乡之役时一样,就算不上阵,也得站着装逼装到最后才行。

堵胤锡道:“回皇上,本还需要些时间,但刘将军及时反正归我朝廷,很是减少了将士们的伤亡。眼下大部流寇都已归降,只有李过与部分老营还在城头顽抗。”

“嗯,做得好,大家都辛苦了。”崇祯皇帝点点头,转头看向刘汝魁,斜倪着道:“你就是李自成从西安派过来的援军主将”

说实话,刘汝魁现在心虚得要命。

不得不说,这正统皇帝和李自成那种冒牌货一比,的确不可同日而语,光气势上就不一样。

李自成说白了还是闯王那股劲,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纯靠部下兵多的暴发户,就是自己兵比他多,他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但眼前这位,刘汝魁真心是又敬又怕。

敬在哪儿

崇祯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帝王的气息,也便是后世俗称的王霸之气,这是皇帝当惯了当出来的一种感觉,毕竟朕最大。

那又怕在哪儿

有的皇帝是空名,有的则握有实权,崇祯显然属于后者,不仅朝堂上是一句话定乾坤,便是在军中,那也说一不二,军政一把抓。

蛊惑人心的东林群贤全让他砍了,维系千年的孔家店,说办就给办了,至于地方上不听调令的刘良佐、刘泽清等一干军阀,现在你看还活着吗,坟头草都不少了。

这么一个皇帝,真真正正一句话能让你死无葬身之地的人就站面前,而你还是个贼寇,你慌不慌

刘汝魁是慌得一批,听到崇祯问出来这第一句话,更是直接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连声道:

“罪徒自知罪孽深重,愿迷途知返,归顺朝廷,负荆请罪,还望皇上能给个立功赎罪的机会,罪徒感激不尽”

听他滔滔不绝的说着,崇祯呆了,而后有些无奈的摆手,淡淡道:“朕就问你是不是,扯这些没用的干甚么”

刘汝魁立即打住,有些忐忑的道:“是”

“嗯,既然你有这份心,此前之事朕也不记着,就一笔勾销吧,本朝不拒报效之士,尽快散了部众,朕授你福建泉州参将之职。”

“还不快领旨谢恩”堵胤锡忙在旁边推了他一下。

刘汝魁这才反应过来,顾不得地上全是泥水,慌忙磕头喊道:“罪将谢过皇上不杀之恩,必舍生忘死,为朝廷建功以赎”

崇祯摆摆手,“尽快上路赴任吧。”

“谢陛下”

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劝降

“收拾收拾,上路了”

“将军,我们不想走”

听见这话,许多跟着归降过来的闯兵都是互相看了看,满脸为难,却没有一人率先走动一步,因为他们是真的不想就这么各奔东西。

说来也是,多年以前,在场这些人大部分还都是青壮时,他们因饥寒交迫而不得已做了流寇。

多年以后的今日,大明中兴,皇帝宽宏大量,饶恕了他们这些年的违逆之举,并且让他们自由选择。

许多人如今都和刘汝魁一样,已是三十而立,有家有室的汉子,不想继续做贼寇,也不想打打杀杀,选择了回乡老老实实种田,了此一生。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他们大多选择听从朝廷的安排,前往各处从底层干起,在这百废俱兴的年代,做一番大事,建功立业。

听见这些老兄弟的话,刘汝魁沉默了,其实他又何尝舍得,但其中原因实在很繁杂,阻力不是他们所能抗衡。

皇帝能让他们分散各地继续效力,这已经是没有想到的大度,个中缘由很多人也明白,就是害怕他们这些曾经作了贼的人再聚到一起,为祸地方。

这也没有办法,朝廷对归附的流寇向都是这么处理,高杰、白广恩还有蔺养成和张鼐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想到这里,刘汝魁拍了拍说话这兵士的肩膀,苦笑道:“皇上待我等已隆恩备至,若不分开,只怕许多人都不会容得下我们。”

“其实日后也未必再不会重聚,只要咱们如高杰、白广恩、张鼐一样,证明自己不会再从贼,好日子早晚都会来的。”

“说不定日后,你们之中会有一个大将军,到了那个时候,我还要跟着你们混饭吃。”

“要是真有那一天,俺这辈子也无憾了”一个兵士大笑几声,余的也是纷纷附和。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兄弟们,归顺了朝廷,也算走上正路,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我刘汝魁,祝大家都能出人头地”

说着,曾身为首领的他,却向这些闯兵鞠了一躬。

短暂告别后,刘汝魁身边围着的数千老卒,最后就只剩下了十几名亲卫,他若有所思地盯着最后一人身影消失,转身默然道:

“走吧,咱们也该去泉州上任了。”

“刘爷,泉州是郑家的地盘,朝廷派咱们去,只怕是别有深意”一个亲卫有些担忧。

提起这个人,刘汝魁倒没什么惧怕,冷笑道:

“郑芝龙,哼,那是个比李闯还心思不良的货,依我看,朝廷早晚都要收拾他只要咱们把这趟差事办好了,前程不会差了。”

“只怕这趟差事好听不好办哪,莫说泉州,如今只怕整个福建,都在郑氏的掌握之中,咱们几个突然去了,能不引起怀疑吗”

“老王说的是,咱们在路上要制定个周密的计划才行。”

几人热切的讨论着,已经完全进入了从贼寇变为朝廷官军的角色转换。

忽然从后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刘汝魁警惕的一转身,却见是君子营的坐营官李元胤来了。

他迎上前去,抱拳道:“李营官这是来送我上任吗”

李元胤笑了笑,“也是,也不是。”

“方才皇上在,督师不好询问,特派我来追赶刘将军,询问一下闯贼在西安附近的部署,还有陕西内的情形,也好审时度势,向皇上进献战策。”

“原来如此,倒还是督师想的周全,不然我就忘了。”刘汝魁带他来到侧面,小声道:

“其实陕西内部,早就乱成一锅粥了,前几年北进的时候还行,败退回来以后,就一直不怎么样了。”

“勉强撑了这些年,连续又败了数次,更人心惶惶,就我出西安那日,已经连续多日没见闯王,闯贼出来了。”

“还有这等事西安防备如何。”李元胤有些吃惊,这就是号称大顺皇帝的李自成么,怎么有点穷途末路的感觉呢。

“呵,什么防备,自己斗都来不及。”刘汝魁失笑几声,“李营官,就以